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防城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作为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其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为每首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

    C.“这激动人心的一幕,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一幕印在脑海里。

    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这个句子中的“耸起”做谓语。

  • 2、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野生动物被杀殆尽,人类就像是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就是自己。(句子成分残缺,应当在“人类”前加“使”)

    B.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两面对一面,删去“否”)

    C.香猪产业合作社引进了先进的养殖培育技术,使香猪的死亡率比原来降低了两倍。(不合逻辑,“降低”后不能用倍数,可将“两倍”改为“一半”)

    D.今年昭通多地暴雨导致发生洪灾,市委要求做好救灾工作,防止不再发生次生灾害。(删去“不再”。)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性格怪异,言谈举止总与别人不同,在大家面前显得鹤立鸡群,格格不入。

    B.三峡的山可真高呀!隐天蔽日,如果不是正午时分,根本看不见太阳。

    C.校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周末走进各小区发放宣传单,劝慰居民实行“垃圾分类”。

    D.我们享受着幸福的生活,由衷打心底感谢父母为我们创造的一切。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

    B.报告会上,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给同学们讲述了有关许多“神舟”六号的故事。

    C.教师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人才的重任。

    D.黑暗中,还听得见连滚带爬的脚步声。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完成古诗赏析任务。

    临江仙(1)·夜归临皋

    宋·苏轼

    夜饮东坡(2)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3)?夜阑风静縠纹(4)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1)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2)东坡:子啊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3)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竞逐钻营。(4)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1开头两句,借________________把苏轼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请用原文作答)

    2“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寄托了苏轼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情怀?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

    (1)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6)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7)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名著,完成下面小题。

    选段一 蟹蛛自从产了卵之后,比以前消瘦多了,差不多完全失去了以前那朝气蓬勃的样子。它全神贯注地守护着,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全身紧张,进入备战状态,挥着一条腿威吓来惊扰它的不速之客,它激动地做着手势,叫它赶紧滚开,否则后果自负。它那狰狞的样子和激动的动作的确把那些怀有恶意或无辜的外来者吓了一跳。把那些鬼鬼祟祟的家伙赶走以后,它才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选段二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以选段一为例,结合阅读体验,请概括应从哪些方面观察描写昆虫。

    【2】巴金评价《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请结合选段一内容,举例说明作者是如何在虫性中体现人性的?

    【3】说说你从选段二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理直何必气壮

    张穷

    ①理直气壮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不好,我有理呀,怎么就不能气势足一点呢?别忘了,我们老祖宗还有一句话呢——有理不在声高,得理还须饶人。如果是对待敌人,对待那些居心叵测的小人,我们当然要理直气壮。现实中,这样深仇大恨的对立毕竟很少。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指出: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因此,发现了别人的不足,理直气壮地直接指出,不如理直气和地巧妙指出。后者既容易被人接受,也能够体现出批评者的涵养和气度。

    ②人人都爱听好话,谁也不愿挨批评。既然如此,批评就成为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有技术的人会做得很好,既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又让对方乐于接受,使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当年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他亲眼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另一名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接受批评。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摸出一块糖给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着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谈话也该结束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陶行知先生不愧人民教育家,在批评这件事上,没有理直气壮、盛气凌人,技术含量相当的高。

    ③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既然太阳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人和事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面对他人的错误,我们不宜死揪不放,不依不饶,而要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这样说出来的话才具有客观性、公正性,从而更好地评价人。明代思想家吕坤说:心平气和,而有强毅不可夺之力。可见,和气是一种力量,是一种直抵心灵的力量,而那种盛气凌人靠粗暴打压的力量,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④理直不必气壮,这需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处且饶人,需要有一种自律自我控制的修养。义正需辞婉,理直也语柔,这不但是一种宽容与谦让,更显示了一种风度与涵养,能够让你有一个更为和谐友好的人际氛围。

    【1】下列句子中,能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对待敌人、小人,我们应当要“理直气壮”。

    B.人人爱听好话,谁也不愿挨批评。

    C.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D.理直不必气壮,义正需辞婉,理直也语柔。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①段洪应明的话告诉我们:发现别人的短处,不要以短攻短,以顽济顽,要巧妙指出。

    B.本文第②段举陶行知批评教育学生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民教育家。

    C.面对他人的错误,我们要辩证、全面地分析,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D.本文告诉我们,要想创造一个和谐友好的人际环境,就应该有一颗宽容之心,得饶人 处且饶人,真正做到理直不必气壮。

    【3】下列对本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采用的是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和名人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B.本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总结归纳论点。

    C.文章开头用一个反问句,引出论题“有理时究竟如何待人”,语气较强,能引起读者注意。

    D.文章结尾处归纳了全文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了如何做到这一点及其意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种子不论被风带到多么贫瘠的地方,它总会想办法破土发芽,冲破黑暗,迎接阳光,获得新生,是它的使命。

    袁隆平院士说:人就像一粒种子。

    请你以“我是一粒种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或展开想象,写一篇记叙文。(2)写具体事,抒心中情,内容不空泛,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出现真实校名、班名、人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