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人物经历中,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与彭德怀的相处中,斯诺对他的印象是说话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B.贺龙在当兵之前,当过放牛娃,鞋匠,当过矿工,也修过水渠。
C.周恩来个子清瘦,平易近人。他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D.毛泽东在童年时代,反抗心理和自尊心极强,不服父亲的管教。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是( )
A.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C.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D.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拍抖音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的原因是人们追求时尚生活的意愿不断增强的结果。
B.春天的黄山湖公园,树木葱茏,暖风微醺,真是我们春游踏青的好季节。
C.我鬼使神差地把久挂于墙的古琴摘下来,拂去琴面灰尘,弹了一遍《阳关三叠》。
D.这部动画片中的小鼹鼠天性胆小,而且勇于探索,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B.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C.为贯彻落实“书香校园”行动计划,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我与经典》读书。
D.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有无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5、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诗人于延安写的,当时诗人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不合适呢?
6、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5)__________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
(6)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7)__________,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8)《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傅雷家书》中体现了傅雷对儿子的浓浓爱意,细心的叮咛、耐心的教育、彼此的探讨……请选择书中打动你的地方,写下你的读书心得。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湖南方言,指家里最小的儿子)”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地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天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cc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作者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父亲形象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爹疼满崽(湖南方言,指家里最小的儿子)’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3】作者刻画人物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结合语境,分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1)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
(2)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得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
【4】如何理解“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哲学家梭罗说:“给予是唯一永远不会失败的投资。”
英国哲学家边沁说:“一个人给予别人的越多,他自己能够得到的也就越多。”
请你以“给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感情真挚,内容充实;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字数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