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淮剧表演及手工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滨海传统文化的熏陶。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在周末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我原打算介绍小明向小华借阅《长征》,没想到他已经出去旅游了。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
A.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作者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C.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是西汉戴圣编纂而成。
D.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北冥有鱼》选自《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逍遥游》。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说明事理有很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
B.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C.她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初一吃饺子。这句有语病,“描绘”应改为“讲述”。
D.陕北民歌“信天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形式活泼,一般两行一节,节内押韵。
4、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家眷(juàn) 褶(zhě)皱 追塑(sù) 叹为(wéi)观止
B.缄(jiān)默 恬(tián)静 亢(kàng)奋 戛(jiá)然而止
C.枯燥(zào) 斡(hàn)旋 思慕(mù) 海枯石烂(làn)
D.沟壑(hè) 争讼(sōnɡ) 携(xié)带 熙(xī)熙然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水槛①遣心
杜甫
去郭杆楹敞,无村眺望赊②。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②赊:远。
【1】下面诗句中哪一项与本诗所写季节相同( )
A.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己繁。 B.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微风燕子斜”一句中“斜”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结合全诗,说说“此地”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吸引了杜甫在这里定居。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故园渺何处? 。(韦应物《闻雁》)
②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 》)
③为迎新燕入, 。(葛天民《迎燕》)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策之不以其道, , 。(韩愈《马说》)
⑦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他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衣服破烂得像乞丐一样的人,不久以前还是她所爱的!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
冬妮亚不久之前结了婚,现在随同她丈夫到一个大城市去。她丈夫在那里的铁路管理局担任要职。她想不到竟会在这样的情境下遇到她少年时代的恋人。她甚至觉得不便和他握手。他竟潦倒到如此地步,真叫人心痛啊。显然,这个青年锅炉工除了挖土之外不会有更大的长进了。
(1)“炯炯有神”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文段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段中“他”的经历,谈谈你对这部小说题目的理解。
8、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全球新冠确诊病例数仍在快速攀升。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9月17日发布的疫情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3000万例。疫情肆虐下,对新冠疫苗的冀望越来越大。目前全球有超过100家药企加入新冠疫苗研发的队伍中,但进入研发后期的新冠疫苗企业不超过10家。他们研发出的疫苗种类繁多。那么普通人一定会有这样的疑惑:这些疫苗都是怎样的种类?更重要的是,哪种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更高?
②【甲】据了解,主流的新冠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非复制性病毒载体、基于RNA的疫苗这三类。灭活疫苗(Inactivatedvaccine)是最为传统、技术最为成熟的疫苗制备方法,即培养病毒,再用“杀死”的病毒注入体内。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制品即为该类疫苗。非复制性病毒载体(Non-replicating viralvector)是把没有毒性的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蛋白基因,再注射到体内。这种病毒的活性大大降低,其本身不会致病,却可以,对插入的基因引起强烈的细胞免疫应答,激发人体产生抗体。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疫苗Ad5-nCoV就属于这一类。而基于RNA的疫苗(RNA-basedvaccine)本质上是给人体注射编码抗原的核酸(DNA/RNA),从而产生抗体。这种路线最快的原因是只要知道分子序列即可,制备方便。容易大规模批量生产,并且成分相对简单,相对安全。今年3月初,美国首家在人体进行疫苗一期实验的生物制药公司莫德纳(Moderna),就是采用这一开发平台,其候选疫苗为mRNA-1273。
③那么这几类疫苗哪一种更为安全有效呢?专家认为,不能简单判断某种路线最为有效,从疫苗的种类和作用机理来判断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违背科学精神的,因为一种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终是看实验结果数据,即在人群中大规模临床注射使用之后,再做采样调查、收集数据,最终做出判断。需要强调的是,既然疫苗开发不一定都有效,那么世界各国多重路线同时开发、同时进行,无疑能最终加大疫苗的成功率。
【文本二】
疫苗在人体是怎样起作用的?
①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疫苗并不能保护人体,能保护人体的是人自身的免疫系统。那么为什么人类还要打疫苗呢?这个要从细胞如何与病毒作战说起:人体有两种强大的卫士——T细胞和β细胞,它们都出生于骨髓,T细胞在胸腺里生长,β细胞在脾脏和淋巴里生长。当病毒入侵时,T细胞接受到信息后几小时内不断自我分裂,分裂出成千上万个T细胞:上部分和病毒展开激烈的斗争;另外一部分则去找救兵β细胞。β细胞战斗力很强,但平时比较沉稳,只有在T细胞发出求助后才会出兵,乱用反而会给人体造成伤害。β细胞出兵后会自我分裂,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β细胞,参与到病毒的斗争中。
②当病毒入侵时,还有部分T细胞和β细胞会留在原地,是不参加战斗的。但不要以为他们是在偷懒哦,他们是在形成记忆细胞。简单来说,就是默默观察敌人的样子,并将之深深地刻在脑海里,使自身具备免疫系统识别的特点。以后有同样的病毒来袭时,他们就会迅速辨认出它们,自我激活、分裂,大战一场。例如,记忆细胞的存在使得过天花、麻疹的人,不会再得同样的病。
③但通过感染获得记忆细胞,通常令人感到不适甚至非常危险,于是,人类就想到采用注射疫苗的方法来诱使人体产生记忆细胞。疫苗能够欺骗我们的身体产生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疾病免疫。【乙】科学家首先对病毒进行特殊处理,比如杀死病毒以后保留它们的残躯,把病毒关进特制的牢笼里以降低它们的活性,采用高超的技术手段做出人体都难以区分出来的高仿赝品,又或者把它们撕成碎片。这些被特殊处理过的病毒作为疫苗被注射进人体,它们假装是一种危险的敌人,我们的免疫系统对付这些“敌人”很容易,并且能迅速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从而使人体获得对抗某种特定病毒的免疫能力。
④但遗憾的是,疫苗绝非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首先,记忆细胞的寿命是有限的,所以疫苗也是有时效性的。所以大部分的疫苗接种都不是一劳永逸的,在首次接种之后,都需要后续进行定期强化接种。另外,由于人体免疫系统的个体差异,并非所有的人在接种疫苗后都会产生抗体,任何疫苗的有效性都达不到100%。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与疫苗种类有很大关系。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进行接种非常重要。
B.文本一第②段在说明新冠病毒疫苗的类型时,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C.新冠疫苗采用多重路线同时开发的策略,提高了疫苗的成功率。
D.当入体遭遇病毒入侵时,所有的T细胞和B细胞都会参加战斗,迅速消灭病毒。
E.文本二第④段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让文章显得更加科学、严谨。
【2】文本二是怎样逐步说明“疫苗在人体是怎样起作用的”?请简要分析。
【3】同样是说明疫苗的种类,【甲】【乙】两处画线句的语言风格和详略安排有何不同?
9、题目“________,其实很简单”
要求:补充完成题目,并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文体自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