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阮元(1764—1849)在中国首部自然科学家传记《畴人传》中提道:“欧罗巴人自明末入中国,嗣后源源而来,相继不绝,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于推步一事,颇能深究,亦当为之作传。”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外交流助推科技发展

    B.史学创作体例实现不断更新

    C.西学东渐冲击传统观念

    D.科技发展局面得到根本突破

  • 2、中国先民将黏土制作成坚固的陶器,下图是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稻穗纹敛口钵”局部), 钵体上绘画的是稻穗在微风中摇曳,稻谷沉甸甸的以致稻穗“弯了腰”。这反映了

    A.水稻种植技术始于长江下游地区

    B.陶瓷制作是河姆渡人的主要生计来源

    C.中国先民对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

    D.农业是南方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基础

  • 3、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说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文字的发明,单偶制家庭的确立和阶级的产生为标志的,是人类或达到智慧水平之形式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是指一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存在形式。下列对文明产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原始采集和渔猎 ——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发展——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B.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始农业畜牧业——阶级出现——私有制产生——文字出现

    C.原始采集和渔猎——早期城市出现——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D.原始农业畜牧业——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 4、宋元自画像多将人物融入山水背景或群像中。明清时期,画中人物从背景中独立出来,画家借助像赞、题记表达自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画家蔑视权威和教条、

    B.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C.明清画家在批判专制体制

    D.出现追求个性化潮流

  • 5、下图为1934年4月刊登于中央苏区报刊《红色中华》上的一副宣传画,这一宣传旨在(     

    A.壮大红军推翻北洋政府统治

    B.发动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

    C.发展生产保证抗日物资供应

    D.动员群众巩固苏维埃政权

  • 6、1927年1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国民党的政治影响主要局限在城市中上层,而乡村地区由于共产党的深入工作,其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国民党可能会在广大农村失去支持。“由此可知,当时(     

    A.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

    B.国民党开始注重农民运动

    C.国民党的政策受到城市居民欢迎

    D.国共合作存在分裂的隐患

  • 7、原始社会时,有食即餐,无食挨饿,无所谓一天多少餐;到夏、商时,实行比较规范的两餐制;春秋时期,逐步向三餐制过渡。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的发展

    B.礼制的规训劝导

    C.养生思想的流行

    D.小农经济的形成

  • 8、从康乾盛世后期起到19世纪前期,清朝人口急剧增长、农民起义屡屡爆发、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这总体反映出清朝

    A.人地关系紧张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族矛盾激化

    D.统治危机初显

  • 9、佛典认为,双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孩子并没有义务为父母奉献一切。而在公元4世纪的中国,则把孝敬双亲视为佛教教义之一,只有孝顺父母和忠于君主才可以得到善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释道融合渐成主流

    D.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 10、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以下是关于秦国实现统一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B.制定“远交近攻”的战略部署

    C.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D.消除了游牧文明的势力和威胁

  • 11、明清时期是中国小说的繁盛时期,大量通俗、白话小说不断涌现,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知识的普及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D.百姓生活的富足

  • 12、有学者认为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燕山南北等地区已经进入文明时代,如大汶口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

    A.特殊性

    B.多元性

    C.曲折性

    D.完整性

  • 13、北宋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中提出:“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这说明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

    A.引发了地方割据

    B.造成了社会混乱

    C.导致了北宋灭亡

    D.加剧了积贫积弱

  • 14、《新唐书·宗室传赞》把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作用加以区别:“建侯置守,如质文递救……救土崩之难,莫如建诸侯……削尾大之势,莫如置守宰。”据此可知,郡县制(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体现了华夏认同的加强

    D.导致了政令的渐趋弱化

  • 15、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 16、隋朝粮食储备为中央政府储备、地方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相结合。唐朝中央储备包括太仓,转运仓,地方储备包括正仓、常平仓,民间储备的主体是义仓,诸仓的粮储来源与用途各有不同。这段材料主要叙述的是,隋唐时期

    A.社会经济繁荣

    B.储备体系多元

    C.防灾能力强大

    D.崇尚民本思想

  • 17、《中国科学技术史》记载:“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却不如后来宋代那么有意义。这两个朝代的气氛完全不同。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则较重于科学技术方面……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察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宋代科技的发展(     

    A.是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的结果

    B.对宋朝的社会发展转型产生了根本影响

    C.突出变现为宋词等人文文化非常发达

    D.统治者并不关心其对社会生产的作用

  • 18、如图为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的笔记,推测该同学学习的主题应是(     

    天竺高僧来华

    玄奘西行取经

    空海大师求法

    鉴真东渡日本

    A.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较少

    B.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互鉴

    C.中华文化影响周边国家

    D.异域文化影响中华文化

  • 19、唐初的科举考试进士科以诗赋为主。但中唐以后,进士科几乎每次开科内容都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达于吏理可使从政”、“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等为主题。这种变化体现了(     

    A.政府放松了对科举的管理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

    C.现实需要促进科举的改革

    D.科举考试程序日益完善

  • 20、下表是唐代部分出身可考的地方官员司法参军与司户参军的来源统计,据表可知唐代选官(     

    出身

    科举

    门荫(凭借祖先功勋循例做官)

    其他

    总计

    司法参军

    65人

    47人

    9人

    121人

    53.7%

    38.9%

    7.4%

    100%

    司户参军

    24人

    39人

    13人

    76人

    32%

    51%

    17%

    100%

    A.科举出身占绝对主导

    B.方式上的多元化倾向

    C.仍为门阀士族所垄断

    D.立足于强化中央集权

  • 21、据《史记》记载,商代名相伊尹放逐暴虐乱德的商王太甲三年,直到太甲悔悟才归政于他;《周礼·小司寇》记载:西周自由民(国人)有议政的权利,国家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征询国人的意见,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迁都),三曰询立君(国君废立)。材料反映出(     

    A.国人舆论影响国家大政

    B.君主专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约束

    D.原始民主传统约束皇权

  • 22、如图漫画选自1911年11月9日出版的《盛京时报》(日本人创办于沈阳),题为《疮痍满目》。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革命形势的快速发展

    B.清朝黑暗统治彻底结束

    C.瓜分中国狂潮的兴起

    D.北洋军阀集团陷入分裂

  • 2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 24、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这一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     

    A.促进辛亥革命爆发

    B.冲击传统伦理道德

    C.激发民族意识高涨

    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全民族抗战:在________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共同抗战。海外华侨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 26、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_______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_______

  • 27、背景

    (1)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________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段铁路的________________的优先权,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________

    (2)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________发动起义。

  • 28、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1)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________________讨伐袁世凯。

    (2)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更激起________的强烈反对。

    (3)________年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________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

    (4)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________

  • 29、在15-16世纪的海洋上,涌现了数位优秀的航海家,请在表格中相应位置写出他们的名字。(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数字后的横线上)。

    出航时间

    主要航海家

    主要成就

    1405年

    ①____

    自中国到达东非沿岸

    1487年

    ②____

    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年

    ③____

    多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

    1497年

    ④____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519年

    麦哲伦

    其船队完成人类历史第一次环球航行

  • 30、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 31、结合所学知识填注下表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共和制

    行政权

     

    皇帝、宰相

    总统

    总统、内阁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议会

    权力中心

     

    皇帝

     

    议会

    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相同点

    ⒈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⒉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 32、由于守旧势力仍很强大,而维新派缺乏可靠的________基础,没有严密的________,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________身上,导致这场运动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以________告终

  • 33、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 34、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倡导________,支持________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思想理论

    中国共产党

    代表大会

    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

    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中共十七大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 36、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有哪些?

  • 37、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新现象?(P41)

  • 38、简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走向世界,屹立东方。请同学们简述我国在建国初期和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

  • 39、元曲的发展

    (1)元曲的内容是什么?

    (2)元曲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