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朝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汉字姓氏以祖先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占很大比重。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划界建国。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 2、1919年以前,中文报刊较少使用“劳工”一词。1919年以后,“劳工”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中文报刊标题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民族开始觉醒

    B.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中国共产党的宣传

    D.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

  • 3、“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是时人对康雍乾时期政治状况的描述。这反映出(     

    A.思想控制严密

    B.君主专制加强

    C.统治危机严重

    D.世界变化冲击

  • 4、下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属于明朝的是(     

    ①设土司   ②册封俺答汗   ③建羁縻都司   ④设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5、在敦煌壁画中菩萨的形象一开始是男性,深目高鼻,留着小胡子;之后变成了女性,体态婀娜,仍然是深目高鼻;再到后来变成了身材丰腴、脸庞圆润的中原女子形象。敦煌菩萨形象的变化反映了(     

    A.外来宗教本土化

    B.中华文化远播海外

    C.儒家思想宗教化

    D.中土名僧西行取经

  • 6、下图为保存于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一张纸币,据图中信息判断,其最有可能出现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7、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更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

    B.神权具有至高地位

    C.贵族垄断祭祀权力

    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这些现象反映了(     

    A.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然丧失

    B.统治者喜好影响社会文化

    C.儒学借佛道理论迎来新生

    D.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

  • 9、下面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两幅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预备立宪实为加强专制集权

    B.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慢

    C.清末新政客观推动了近代化

    D.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 10、1929年4月,毛泽东《前委致中央的信》中说到:“大要说来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很大的群众。”这表明毛泽东主张(       

    A.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

    B.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

    C.推行先发制人的战略

    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 1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此后,为应付繁重的政务,明成祖设立了(     

    A.东厂

    B.军机处

    C.内阁

    D.理藩院

  • 12、马球,又称“击鞠”、“击球”,源于中亚波斯。唐朝初年,这项运动传入中原地区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百姓,甚至妇女都成为参与者。这说明唐朝(     

    A.政府重视体育运动

    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C.开放与兼容的氛围

    D.民族政策的灵活性

  • 13、鸦片战争前,龚自珍发出了堪为当时最强音的改革呼声:“一祖之法无不弊,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材料表明(  )

    A.清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B.西方的侵略引起士人警觉

    C.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D.学习西方的思想开始出现

  • 14、2023年4月23日,旅美20年的大熊猫“丫丫”回到祖国怀抱。1972年4月我国也赠送美国两只熊猫“玲玲”和“兴兴”,中美“熊猫外交”从此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促成“玲玲”和“兴兴”赴美的直接因素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提出

    B.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亚非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15、南宋时期,南方士人在政府中占压倒性名数,与东晋南朝“侨人”掌权之格局大为不同。到元朝时,有南人抱怨“今世之士,生于南方者,为时所弃,恒不得为显官”,甚至有人为求仕不得不“诡籍于北,而讳弃父母之邦”。这种变化说明元朝(       

    A.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重合

    B.士人价值观念的根本改变

    C.统治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D.南人被排斥在统治阶级外

  • 16、《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讲述了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以下典籍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诗经》            ②《史记》             ③《齐民要术》 ④《天工开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②①

    D.④③②①

  • 17、如表可用来揭示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是(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

    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

    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

    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

    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

    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

    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

    颁布“方田均税法”“保马法”

    A.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

    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D.变法损害农民利益

  • 18、下图为1842—1856年中英双边正当贸易总值变化情况图。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当时(     

    A.中国保持对英经济竞争优势

    B.近代民族工业抵制外来商品

    C.协定关税未对外贸产生影响

    D.英国对华侵略诉求日益增强

  • 19、“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师生们背井离乡,辗转奔波,常常要忍受饥饿和疲劳……艰辛难言。但师生们士气高昂,一路高唱《在松花江上》等救亡歌曲……他们在沅陵演出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民族萌芽》等剧,轰动了整个山城。”师生们的壮举(       

    A.声援了东北民众的局部抗战

    B.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D.掀起了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

  • 20、1875年2月,英国人马嘉理擅自带领英军闯人云南,因枪杀当地居民被民众反击打死。李鸿章处理该案时说:马嘉理未经中国同意,擅领军进中国内地,“不独有违条约,亦显悖万国公法。中国自主之国,岂容他国无故调兵入境?”可见,李鸿章在处理马嘉理案时(     

    A.借国际法实行妥协退让

    B.揭露了英国的侵略野心

    C.竭力维护中国民众权益

    D.已经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 21、《大金得胜陀颂碑》于1185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立碑,发现于今吉林省扶余市拉林河,碑文为女真字、汉字双面刻写,共有金文约33行字。该文字创立于(     

    A.金

    B.辽

    C.蒙古

    D.西夏

  • 22、福州船政局从建立到1905年,共造出兵商轮船40艘,其中前4艘,轮机均购自西洋,自第5艘“安澜”号开始,轮机由船厂自己制造。虽然仍是仿照外国样式,但具体制造全由中国工匠完成,质量与外国同类产品相比也不逊色。这说明洋务运动促使中国(     

    A.摆脱了对列强工业技术的依赖

    B.提高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C.具备生产大型军舰装备的能力

    D.自主制造能力得到提升

  • 23、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上述规定(     

    A.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C.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

    D.符合了社会过渡性质

  • 24、有学者认为,权力是跟着土地走的,一旦一块土地分封出去,无论它是大是小,权力就从封主那里转移出去,转到接受土地的人手里,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特点。在这种制度下

    A.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B.西欧陷于长期分裂

    C.基督教的权威丧失

    D.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战国时期,各国为________________,纷纷进行变法,变革已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 26、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_____________、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全党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_____________ 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1997年__________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三个代表

    1989年后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___________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

    2007年_________上,科学发展关被写入党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17年_____________上,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

    2018年3月11日,第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 27、边疆压力

    (1)宋辽关系

    ①北宋建立前,________族建立的辽朝在北方草原崛起,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②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③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________”,内容: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________”。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夏关系

    ①北宋与西北________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屡战屡败

    ②双方最终达成和议。“庆历和议”,内容:西夏保持________,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________”。

  • 28、自秦以后,中国出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皇帝位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任命各级官员处理全国政务,从而建立起较完备的中枢权力体系。随着________的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的组成也不断发生变化。

  • 29、到宋朝,________阶层的数量显著减少。前代的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________。宋朝________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________束缚

  • 30、金朝制度基本沿袭________ 制度,但却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________

  • 31、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先后在英、美等国确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该表: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联邦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行政权归属

     

     

     

     

  • 32、以   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 33、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_______,到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作家以豪放派的______________和婉约派的______________成就最突出。

  • 34、结合所学知识填注下表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共和制

    行政权

     

    皇帝、宰相

    总统

    总统、内阁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议会

    权力中心

     

    皇帝

     

    议会

    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

     

    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相同点

    ⒈都有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

    ⒉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在辛亥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两部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宪法。据此回答:

    (1)这两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时候制定或通过的?

    (2)两部宪法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从这两部宪法的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 36、简答。

    (1)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面对列强的侵略,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抗击斗争?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 37、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是怎样的?

  • 38、史学

    (1)《史记》出现的时间、作者、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2)《汉书》出现的时间、作者和地位是怎样的?

  • 39、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并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