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泸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所示为义和团揭帖,其中写道:“君非桀纣,奈有匪人。最恨合约一误,致皆党鬼殃民。”这体现了义和团(     

    A.旨在推翻清政府

    B.具有爱国与迷信的双重性

    C.有广泛群众基础

    D.开启了中国救亡图存进程

  • 2、在宗法制度下,西周的政治体制其实就是一种由天下到诸侯国,由诸侯国到家(族)的政治体系。这反映出当时的国家治理特点是(     

    A.君主专制

    B.血缘维系

    C.家国同构

    D.垂直管理

  • 3、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吴汝纶在《深州风土记》中谈到,“光绪十年后,花生之利始兴,外国购之,用机器榨油,转售中国取利。以此种者沾其赢余,相习益多。”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C.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D.对外贸易处于逆差的地位

  • 4、汉末三国时期胡人内迁,西晋灭亡,王室东迁。十六国中最早建立政权的匈奴贵族刘渊,自称汉朝皇室的后裔,其建立的政权以“汉”为国号。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分别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四个国家。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为谁是正统而激烈争执,一些臣僚以东晋为“华夏正朔所在”为由劝谏君主慎重考虑南征行动。这可以说明当时(     

    A.少数民族政权完成了封建化

    B.国家统一趋势初显

    C.民族之间斗争激烈征战频繁

    D.华夏认同氛围浓厚

  • 5、南宋风俗宝典《梦粱录》有云:“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在南宋都城临安府,小商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其方式都是“歌叫关扑”。所谓“歌叫”,就是用唱腔来叫卖,吆喝出来如同唱歌。至于“关扑”,则类似于有奖促销。这反映出宋代(     

    A.城市商业的发展

    B.市民文化的丰富

    C.经营模式的突破

    D.音乐艺术的革新

  • 6、如图是著名版画家胡一川1940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军民合作》,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该作品重在(     

    A.宣传木刻版画的艺术和色彩

    B.倡导军民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C.激励军民团结合作抗击日寇

    D.动员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

  • 7、黔西州在明代属于水西土司管辖,其行政范围内生活的几乎全是当地苗民。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后“客民”开始进入该地区,到乾隆时期,该地区的汉族人口总数已达129585人,而当地苗民总人口为45263人。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是(     

    A.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的政策

    B.高产农作物品种从美洲引进

    C.中原人口增加激化人地矛盾

    D.设立理藩院缓和了民族矛盾

  • 8、以下选项以时间先后排序准确的是(     

    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②毛泽东主席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③中国与英国就香港问题签署联合声明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 9、如图为西汉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图。这些工程在当时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构建京畿区的军事防卫圈

    B.保障政治中心物资供应

    C.加强关中各地的经济交流

    D.利用黄河资源灌溉农田

  • 10、“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广开言路

    C.轻赋省刑

    D.任用贤良,提高行政效能

  • 1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 12、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

    B.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

    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制瓷技术

    D.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 13、读下图,以下符合此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生产关系出现重大调整

    B.土地私有制开始瓦解

    C.官僚政治已经形成

    D.郡县制在全国实行

  • 14、新中国成立后,义乌早期乡村集市的“鸡毛换糖”曾被举报“投机倒把”。1982年义乌县政府正式开放“小商品市场”,1998年国家外贸部特批给义乌小商品城自营进出口权,此后义乌小商品享誉全球。义乌的发展变化得益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活力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 15、民国初年,政府采取的一些鼓励垦荒的措施,刺激资本主义土地经营的发展,新式资本主义农场在辛亥革命前垦殖公司的基础上边有了扩展。1912年,全国有农垦公司59家,资本为286万元;至1919年增加到100家,资本为1244万余元。这些新式农场的出现(     

    A.有利于冲破封建制度对农村经济的桎梏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D.得益于社会环境的根本改善

  • 16、孙中山曾经说过: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为此,孙中山主张(       

    A.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民主政治

    C.国共合作 开展北伐

    D.平均地权 关注民生

  • 17、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人在中国“遇有交涉词讼”,中国法律不能管理,“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交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此项规定破坏了中国 (     

    A.关税主权

    B.司法主权

    C.领土主权

    D.贸易主权

  • 18、秦汉时期的姓名呈现新变化,以武、勇命名的有蒙武、苏武等;以胜、广命名的有陈胜、吴广等;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的有赵广汉、张安世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B.主流思想文化内涵发展变化

    C.尚武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D.选官制度影响社会阶层流动

  • 19、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作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提升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B.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C.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D.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

  • 20、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区别于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这一改变的背景是(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创建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

  • 21、口号反映了时代特征,下列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 22、据学者统计,到明朝后期,苏州府有40%~50%的人住在苏州城里,有30%~40%的人住在苏州城附近,住在乡下的人只有10%~20%,当时的苏州府已经高度城市化。对此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B.城市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城市化潮流在当时已席卷全国

    D.苏州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23、下表为1895年5月2日十八省举人组织的“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其根本出发点是(     

    一、请皇上发罪己、明罚、求才之诏

    二、迁都西安,以对日赔款改充军费,决不求和

    三、选将、练兵、购械,与日本续战

    四、变法,以成天下之治,力行富强、养民、教民之法

    A.拒签《马关条约》

    B.学习西方技术

    C.推进变法革新

    D.挽救民族危亡

  • 24、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了反对愚昧与专制的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A.求同与存异

    B.人文与博爱

    C.浪漫与现实

    D.科学与民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国民素质和文化程度显著提高。文化事业增速较快,文化产业持续发力,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________

  • 26、1997年7月1日中国对________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号,中国对_______ 行使主权。__________的回归,标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背景

    ①1908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准备立宪,但因皇族内阁的组织,使许多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②1911年________运动,为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

  • 28、长沙会战:________年12月,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 2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________理念,________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1)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国际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________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

    (3)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________________的大国关系框架。

    (4)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5)对非洲关系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形成中国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6)中国同________________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 30、抗美援朝: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________,1953年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志愿军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 31、6月21日,________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

  • 32、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________错误发动,被________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________

  • 33、后来,在________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 34、经过:义和团提出“________”的口号进行反洋斗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他所提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________,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实属下策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辛丑条约》带来怎样的影响?

  •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

    ——蔡上司《中国科举史话》

    材料二: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三: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请回答:

    (1)列举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

    (2)从察举制度的名目来看其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这种制度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造成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科举制度下也有许多科目,为什么“唐朝进士科特盛”?

    (4)简要评论材料三的观点。

  • 37、什么叫“春秋五霸”?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 38、鸦片战争前,世界形势和中国的社会状况?

  • 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

    请回答:

    (1)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请列举近代前期三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及战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于国内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