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的五项外交基本原则,成为我国处理一般国际关系的准则,并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下列选项中,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发展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准则
B.中国已彻底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为了发展同世界新兴民族国家关系而定
D.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关系作出贡献
2、春秋时吴国贵族虽自称是太伯之后,但在西周之后很长时间内却并未表现出亲近华夏的一面。而在春秋时期他们开始强调自身的华夏血缘,则并非偶然。吴国毗临楚国,通过强调与华夏的血缘关系,吴国获得了华夏(如晋国)的支持,增强了吴国与楚国等同抗衡的实力。由此可见( )
A.政治利益影响华夏认同
B.血缘联系保证华夏认同
C.接受华夏文化推动融合
D.楚国排斥在华夏族以外
3、明中期以来,“福建、广东近海之地,多行使洋钱”,官民交易、完粮纳税、商业记账等多以外国银币结算。明末,福建商民乃至地方官府依外洋形制、重量、成色,仿铸银元。由此可知,明朝( )
A.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D.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4、商朝时,一些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可通过占卜的方式参与王朝的决策,一些的“尹”甚至可以适当情况下将商王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朝( )
A.受原始民主遗存的影响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5、2012年6月17日人民网针对孟子关于“民贵君轻”思想常被引证为先秦儒家“民主思想”的范例,提出了《孟子“民贵君轻”是“民主思想”吗》讨论命题。下列网民对“民贵君轻”的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立场
B.以维护君权为前提
C.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D.具有反君主专制的民主平等内涵
6、它“一方面将自己的支点建立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学的“致用”基础上, 一方面将另一个支点奠基在西学的“实用”价值上”。它是指(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东南互保
7、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中外交流活跃。如表中①所对应的史事应该是( )
序号 | 史事 |
① |
|
② | 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
③ | 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
④ | 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 |
A.文成公主入藏
B.唐玄宗重用贤能
C.鉴真东渡日本
D.安史之乱被平定
8、有学者指出,商代法律是在继承夏代“奉天罚罪”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根据“天”和“神”的 名义制定的,统治者对人的处罚都特别强调鬼神和上帝的意思。据此可知,商代
A.沿袭了夏代的官僚体制
B.政治领域神权色彩较浓厚
C.民众普遍崇信天神意志
D.统治者借助神权实现集权
9、酒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占较大比例,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罌、瓿等。这说明商代( )
A.青铜文化灿烂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主政治凸显
D.君主专制加强
10、了解历史事件,需要掌握事件的各个要素。下图是某历史事件的相关要素,据此可知,该事件是( )
时间 | 1937年9月 |
地点 | 山西 |
主要目的 | 阻止日军逼近太原 |
意义 | 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 |
A.喜峰口之战
B.台儿庄之战
C.平型关之战
D.忻口会战
11、下图所示为某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的示意图。该图体现的学习主题是( )
A.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B.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C.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
D.渡江战役胜利进军
12、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B.南方政治局面稳定
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D.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13、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冲杀上来。波兰历史学家记载此战时称波军败于“妖术”。这段话反映了火药( )
A.出现于元朝时期
B.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C.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
D.运用于军事战争
14、下图为保存于中国钱币博物馆的一张纸币,据图中信息判断,其最有可能出现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清初的票拟和明朝不同,不是阁臣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提出处理意见供皇帝采纳的,而是阁臣揣摩皇帝的旨意起草谕旨,不可丝毫专擅。这一变化反映了清初( )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中枢机构的异变
C.盛世局面得到保障
D.官僚机构被控制
16、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民族企业信息表。这反映了民族企业( )
时期 | 代表企业 | 企业口号 | 企业行为 |
19世纪60—90年代 | 继昌隆缫丝厂 | 还哺祖国 | 施米、施药、赠诊、开办义学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南通大生纱厂 | 振兴棉业、实业救国 | 办学堂、资助革命 |
20世纪30年代 | 民生事业公司 | 宁举丧,不受奠仪 | 关闭工厂、捐助抗战 |
A.重视人才发展教育
B.内外挤压经营困难
C.关注民生履行责任
D.技术受限轻重失调
17、青铜器相对于石器来说是有绝对优势的,也正因为如此,青铜铸造成为夏王朝的机密。其他方国是没有掌握铸铜技术的,在战争中落于下风,才臣服于夏王朝,从而让夏王成为“各方国之王”。这主要说明( )
A.夏文化优于其他部族文化
B.夏朝在国家管理上实行内外服制度
C.青铜器出现是时代的进步
D.先进的青铜技术助力夏王成为共主
18、1960年,鞍钢公司创造出“鞍钢宪法”,指的是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实行工人群众、技术人员、领导干部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该制度体现了( )
A.工人阶级的主体地位
B.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C.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D.生产技术的革新意识
19、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北至黑龙江流域,南抵珠江流域,东起东海之滨,西达青海高原的地域内,均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此外,在迄今发现的多达七千余处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经正式发掘的也有四百处以上。这可以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 )
A.呈现一体化趋势
B.具有多元性特征
C.依赖生产力发展
D.体现兼容的特色
20、下图中变化所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疆域历经变动基本定型
C.民族间差异逐步消失
D.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
21、傅奕(555—639)认为,佛教僧徒“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赋”“于百姓无补,于国家有害”,主张废除佛教。这说明,傅奕反佛的出发点是( )
A.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B.加强对民众的管理
C.佛教自身的欺骗性
D.维护封建政权稳定
22、《宋史·职官志》所载,转运司职责主要在于“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这反映出北宋设置转运司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地方机构权力
B.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保证州县财政供给
23、“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讲这段话是在( )
A.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B.与缅甸总理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24、1936年12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全力“剿共”。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反复劝说蒋介石应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容纳抗日主张的努力失效后,发动“兵谏”。这一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
A.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中国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C.爱国民主运动达到高潮
D.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
25、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6、发展
(1)背景:_____________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内容:1832年,__________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席位。
(3)意义: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__________经济迅速发展。
27、根据地实行_______政策,建设成效显著。以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开展_______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_______”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仿照_______边区,实行民主选举。
28、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________。世宗被誉为小尧舜
29、金朝建立1114年,________的首领_______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________府,也称上京。
30、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引起________和________结构的变化。随着________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31、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凿的意义:________
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背部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32、《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赔款________银元、接受________以及开放________等
33、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三大改造。农业: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_________),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者也纷纷参加(_________);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_________)的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_________)在我国基本建立。
34、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过是国民党_______统治和_______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_______和_______的真面目。
3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内容是什么?
36、罗马法的影响有哪些?
37、清朝疆域版图是怎样的?
3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中国近代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指出1840年至1900年间日本侵略者直接参与的战争有哪些?
(2)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3)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是哪个条约的哪一条款?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列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
39、思考点
为什么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