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昌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是江西省宁都县王璜乡苏维埃政府颁发给农民温立坦的《耕田证》,上面写有:“温立坦,人口四丁,自耕流坑底中田1号十二担,马济塘下田乙号六担,分到亦仁木子山下上田1号六担。”该《耕田证》(     

    A.满足了全国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B.为研究国民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提供佐证

    C.反映了农民与中国共产党鱼水情深的关系

    D.是土地革命时期土地分配制度的重要见证

  • 2、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下列施政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行科举制

    B.大兴文治

    C.戒奢从简

    D.虚怀纳谏

  • 3、在非洲,古代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当时阿克苏姆王国是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之间最强大的国家,其版图一度包括今天埃塞俄比亚北部、苏丹和阿拉伯半岛南部的大片土地。据此判断,阿克苏姆文明(     

    A.深受伊斯兰文明的影响

    B.与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同源

    C.继承和发展了埃及文明

    D.应该具有混合型文明的特征

  • 4、“面临着亡国灭种还是继绝兴灭的抉择,近代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民族凝聚力取代离心力成为主流的局面。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民族凝聚力空前强大”。最能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A.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D.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达成

  • 5、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各经济类型面粉生产量的发展变化情况,这反映了(     

     

    1913年

    1921年

    面粉总产量合计(千包)

    213642.03

    247197.28

    商用面粉

    总量(%)

    45.64

    45.15

    机器产品(%)

    10.24

    19.49

    土磨坊产品(%)

    35.40

    25.66

    自用面粉(%)

    54.36

    54.85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前景良好

    B.机器面粉业的竞争力差

    C.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D.近代工业在艰难中发展

  • 6、1936年1月1日,毛泽东电告朱德:“政治局在国际指示之下有新策略决定,另电详告,其主要口号为:民族统一战线,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土地革命民族革命相结合,国内战争与民族革命相结合。”这表明当时中共(     

    A.逐渐放弃反蒋抗日主张

    B.彻底摆脱共产国际束缚

    C.努力构建民族统一战线

    D.注重加强革命的领导权

  • 7、下列书刊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政治民主化尝试

    C.新兴阶级崛起

    D.晚清政府的自救

  • 8、1839年起,林则徐收集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编成《四洲志》等书稿。魏源的《海国图志》成书于1842年,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徐继畬《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西方民主制度。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       

    A.要求变革社会制度

    B.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C.主张开展实业救国

    D.积极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9、“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是热播的电视节目。节目中介绍过的四幅油画如下,按其反映的革命活动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 10、随着粮食生产的增长,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加工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宋朝农村中出现了从事个体小商品生产的专业户,专门经营蚕桑、茶、菜、漆、花、果、蔗等。嘉泰《吴兴志》说“山乡以蚕桑为岁计,富室育蚕有致数百箔,兼工机织”;陈旉《农书》记载湖州农家“唯藉蚕办生事”。材料反映出(     

    A.江浙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的趋向

    D.商税收入成为重要财源

  • 11、1914年至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先后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森林法》《造林奖励条例》等多部法律。这些法律的出台(     

    A.加速了专制统治的终结

    B.推动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C.意在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 12、解放战争初期,由华中野战军第1师第1旅第2团率先开展了立功运动,团党委在指战员立功后发“功劳证”,做到功劳随人走,调到哪里都光荣;连队建立“功劳薄”,有了功劳随时记;向立功指战员的家乡寄“功劳状”,一人立功全家光荣。这一做法(     

    A.确保了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B.加强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C.激发了指战员的高昂斗志

    D.构建了完善的奖励体系

  • 13、魏源提出“沿海商民有自愿仿效厂局以造船械,或自用或出售者听之”的主张。他还说,美国总统“总无世袭终身之事”;选官举贤自下而上公举,“可不谓公乎?”这意味着魏源(       

    A.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有一定的近代资本主义思想

    C.呼吁兴办中国近代新式工业

    D.表达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憧憬

  • 14、张謇在《追悼孙中山演说》中说到:“从历史上看来……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不足为异。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据此可知,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     

    A.推翻了清王朝

    B.结束了君主专制

    C.打击了帝国主义

    D.终止了封建制度

  • 15、1848年,徐继畲“荟萃采择”中西文献资料,撰成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该著作是(     

    A.《四洲志》

    B.《瀛寰志略》

    C.《海国图志》

    D.《资政新篇》

  • 16、据载,雍正帝45岁登基,在位13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吃饭很简单,也不出去游玩,连承德避暑山庄都没去过。他批答奏章从不假别人之手,有的批复一千多字,一气呵成。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雍正皇帝的勤政

    B.宰相制度的废除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奏折制度的施行

  • 17、武昌起义后,军政府以“十八星旗”为国旗,意在建立一个以中原汉地为核心的单一民族国家。后来,孙中山顺应形势发展,改国旗为“五色旗”,强调“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孙中山意在(     

    A.宣扬新生政权的合法性

    B.推动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吸引群众积极参与革命

    D.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 18、开国元勋朱德有首诗写道: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称颂的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 19、《史记》记载陈胜、吴广起义原因是失期当斩,但1975年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徭律》则规定如因天气原因而失期至多罚款,与《史记》记载相去甚远。由此可知(       

    A.秦的暴政并不存在

    B.历史研究要对使用的材料辨析、考证

    C.《史记》相关记载没有研究价值

    D.历史研究必须借助考古的成果

  • 20、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曾经强调“经过认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正确方针,进行了大量的艰巨复杂的经济调整工作,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已经摆脱了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困境,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价格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税收、财政、信贷、汇率、工资、奖金等各种经济杠杆的综合运用。”这些方针适用于(  )

    A.1961—1965年

    B.1979—1991年

    C.1992—2012年

    D.2012年至今

  • 21、西汉初年,国家将土地作为赏赐,赐给某些重要的朝臣或其子孙私有,交换他们的忠诚,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学者称其为封建领地制。这一制度(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推进了土地兼并制度

    C.与采邑分封制紧密相连

    D.推动国家统一的实现

  • 22、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红山·良渚文化展”,精选260多件文物进行对比展示,共同见证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这两种文化的相似处除了精美的玉器,还有(     

    A.采用青铜农具劳作

    B.种植水稻和南瓜

    C.使用马拉战车作战

    D.建有祭坛与神庙

  • 23、宋朝的城市中出现了比较发达的劳动力市场,“邛州村民日趋成都府小东郭桥上卖工,凡有钱者,皆可雇其充使令担负也”“汴京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这说明宋代(     

    A.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B.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C.农业劳动力受到保护

    D.商业时空限制已打破

  • 24、1919年5月28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关于“学生罢课之后”的新闻:一、每逢单日印刷白话传单,随地分发;二、组织露天演说团,唤醒同胞发挥爱国精神。这说明当时(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机成熟

    B.中共积极组织学生运动

    C.五四运动注重唤醒民众

    D.知识分子反思西方文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一五时期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渐建立起比较完整的_________

  • 26、历史局限

    (1)表现: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____,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原因: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________,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 27、

    (1)起源:辽朝的建立者________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2)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建立________,定都________,后来改国号为辽。

    (3)统治(因俗而治)①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②皇帝和宫廷依然________,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4)与宋的关系: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 28、________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

  • 29、近代思想与社会的变迁

    根据提示,完成“15-20世纪的世界历史演变”时间轴

     

     

  • 30、目标:“________”“求富”

  • 31、然后,太平军________________,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________上达到鼎盛,但领导集团日渐________

  • 32、谁设内阁?内阁的性质?职权?(P37)

  • 33、提出“八字”方针

    (1)时间:________年冬。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4)成效: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 34、将下列制度、政策或事件填入勾之相应的时代(填括号)

    A推行均输平准       B党锢之祸       C设立中朝       D设置安西都护府

    E增强尚书台作用       F实行两税法

    西汉____东汉____唐朝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抗日战争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31年,日本为了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制造了什么事变?

    (2)卢沟桥事变发生在什么时候?有何重大影响?

    (3)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采取怎样的抗战路线?

    (4)在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和最大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5)在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一次大规模战役叫什么?

    (6)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 36、史学

    (1)《史记》出现的时间、作者、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2)《汉书》出现的时间、作者和地位是怎样的?

  • 37、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38、“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近代西方人奉希腊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之源泉。

    请回答:(1)试述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历程。

    (2)罗马法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内容各是什么?

    (3)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是怎样影响近代西方的?

     

  • 39、简答。

    (1)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面对列强的侵略,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进行了哪些抗击斗争?

    (3)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