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居易的《无名税》诗云:“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妨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这主要反映了( )
A.均田制被破坏
B.租庸调制废止
C.土地买卖盛行
D.两税法的弊端
2、如表是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表,通过此表所示内容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项目 | 收入总额 | 支出总额 | |
中央提成额 | 地方留成额 | ||
钱税 | 3139.8万贯 | 1089.8万贯 | 2050万贯 |
粮税 | 1615.7万石 | 215.7万石 | 1400万石 |
合计 | 4755.5万贯石 | 1305.5万贯石 | 3450万贯石 |
A.税法改革成效巨大
B.唐朝政府名存实亡
C.地方财权显著增强
D.社会经济迅速恢复
3、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
A.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C.中国在两极格局下实现了科学技术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4、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各族都述说、记录祖先的起源故事,形成纷杂的古帝王、英雄传说。在各民族的竞争与融合中,这些故事、传说彼此串联起来,到汉代后,逐渐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入主汉地的各少数民族往往自称是炎黄之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国家形成统一基本格局
B.儒学正统地位正式确立
C.西周的政治秩序被破坏
D.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
5、据如表可知( )
不同时期学者对武则天的评价
706年崔融 《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慕化”“九夷禀朔”。 |
南宋朱熹 《通鉴纲目》 |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
1929年振之 《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
A.学者素养制约历史研究
B.历史评价难以形成共识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标准
D.时代需要影响历史评价
6、下列对封君封臣制与西周分封制的相同点描述错误的是
A.都是维护统治
B.都是权利与义务相互交织
C.都是等级森严
D.都是以契约来维系
7、历史图示是对客观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反映。下面的示意图更有助于我们了解( )
A.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
B.国民革命的主要进程
C.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D.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8、在服饰上,唐代宽袍大袖,无论男女都爱着胡服;宋代则相对修身适体,尤其是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背子的“遮掩”功能加强。这反映出宋代( )
A.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
B.社会重理的审美意趣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追求个性的思想意识
9、“圣人意味着什么?人如何顺应自然规律?”对此问题某派思想家认为:“复归于无极”“复归于婴儿”“复归于璞玉”;人要想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学不学”。下列诸子思想中,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克己复礼
B.清净、无为
C.民贵君轻
D.兼爱、非攻
10、桑海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1492年,格拉那达被西班牙人攻占后,从那里逃出来的许多学者、思想家、艺术家、医生和科学家,都被它收容下来,让他们在桑科尔大学任教,从事科学研究。这一措施( )
A.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C.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D.为军事扩张提供了常备军
11、如表为西汉时期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行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西汉王朝注重( )
皇帝纪年 | 公元纪年 | 直接管辖的郡级行政区 |
汉高祖十二年 | 前195年 | 15郡 |
汉文帝前元十六年 | 前164年 | 24郡 |
汉景帝中元六年 | 前144年 | 68郡、国 |
汉武帝元封五年 | 前106年 | 108郡、国 |
A.吸取秦亡教训
B.加强中央集权
C.鼓励发展经济
D.积极开拓疆域
12、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曹魏时由政府委任中正,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此变化
A.受佛教不断传播的影响
B.反映世家大族不断衰落
C.是推行科举考试的结果
D.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3、鸦片战争后,洋纱及进口染料大量输入安徽,皖南的大量土纱业和染料业陷入破产,但当地织布业却选用进口上等色料,多取用东、西洋名厂最上等之双股线,故其织成之布,不但花样翻新,且能紧密均匀、耐久,诚中国改良土货之大特色也。由此可知( )
A.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
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当地织布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D.列强经济侵略具有双重影响
14、关于“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中央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习近平形象地指出,“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这说明“一国两制”的核心内涵是 ( )
A.优先保障两种制度
B.建立大国特色外交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维持和平统一方针
15、“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北上,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大防因之完全崩溃。”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17、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 1005年 | 1038年 | 1044年 | 1125年 | 1127年 | 1140年 | 1141年 |
北宋建立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 西夏建立 | 宋夏达成和议 | 金灭辽 | 金灭北宋 |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
A.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B.民族交融大为增强,完成封建化过程
C.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D.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18、大诗人杜甫不仅有“诗圣”之名,其作品还被誉为“史诗”。他的作品真实而细致的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绘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下面对其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
A.杜诗的史料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B.杜诗情感彩浓厚,无法作为史料使用
C.杜诗作为文学史料可以证史、补史
D.杜诗作为二手史料,可以起到诗文证史的作用
19、电影《长津湖》重现了70多年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血战的一幕。长津湖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反映了美国霸权主义开始衰落
B.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殖民斗争
C.为我国赢得了和平的建设环境
D.极大地改变了联合国力量对比
20、汉武帝时期频繁的进行货币改革,从四铢钱到三铢钱,再改为半两,又改回三铢。元狩五年(前118年),汉武帝又“废三铢钱,改铸五铢钱”。这些改革( )
A.造成了商业经济凋敝衰败
B.加剧了币制混乱局面
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导致了社会矛盾激化
21、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
A.放弃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B.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增强
C.强调改革政治制度的意图
D.反对与列强协商解决问题
22、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姜寨遗址中,小房子占绝对多数,屋内既有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又有火塘、炊具等生活用具,表明他们独立消费。北首岭、大地湾等遗址也发现类似情况。据此判断,当时( )
A.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B.生产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D.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生活形成
23、唐玄宗时期“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人居翰林,供奉敕旨”,“将陆坚、张九龄等 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召。王者尊极, 一 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 从中出。”唐德宗时期,陆贽任翰林学士,被时人称之为“内相”。这反映唐朝中 后期( )
A.中书权力遭到削弱
B.门阀土族垄断朝政
C.决策与行政权分离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4、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呼呼,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此主张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C.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25、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________,评价:进步性——反映了农民要求_____的强烈愿望,是农民_____的思想结晶。
26、俄、德、法“三国________”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索取3000万两白银。随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俄国租旅大,英国租________,德国租________,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________和工矿利权。
27、目标:“________”“求富”
28、抗美援朝战争
(1)________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2)________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________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3)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________”,越过“________”,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4)________年________月,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__开赴朝鲜,抗美援朝,________,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5)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________被迫同意进行谈判。
(6)志愿军入朝后,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________运动,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7)经过边谈边打、反复较量,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________》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8)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________和________,提高了新中国的________。
(9)志愿军涌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________,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29、理学比较注重_______,具有包括宇宙观、认识论、人生观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
①它认为“___”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_______”。
②人生的目标,应当是“_______,_______”,即通过_______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③理学还提出“______________”,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_______的认识。理学带有______________倾向。
30、按照“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针,新中国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
31、中共中央准确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_______、以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
32、近年来,希腊等欧洲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这表明西方原有的福利政策
A. 对社会和谐稳定弊大于利
B.忽视低收入阶层利益
C.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D.造成有关国家财政困难
33、西学东渐
(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________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________。
34、宗法制是用__________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5、 默写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概括。
3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深远。请回答:
(1)革命前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怎样?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建立了哪些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37、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是怎样的?
3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开始对民主革命进行深入的探索,20世纪20—30年代,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驾驭着民主革命的航船在政治斗争中的汪洋大海上乘风破浪。这期间,由于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也由于党在政治上的幼稚,走了不少的弯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哪些成就?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
(2)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两次重大的转移,请就这两次转移及其影响加以说明
(3)从大革命失败到长征胜利,中国民主革命走出了低谷。请予以说明
39、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局限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