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太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据记载,中国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B.共和体制推动社会习俗革新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 2、和宋代的路相比,元代行省的管辖范围非常之大,权力也相应增大。行省作为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据此可知,行省制(     

    A.导致了宰相权力的过度膨胀

    B.壮大了地方分裂割据势力

    C.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

    D.解决了中央政令不畅问题

  • 3、下图为敦煌莫高窟第23窟壁画《雨中耕作图》,反映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的生动画面。这一作品可以用于研究当时(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民族交融的开始

    D.农业生产的发展

  • 4、下表所示为史书记载的几段南朝时期史事。这反映出南朝(     

    时间

    概况

    宋文帝元嘉时期

    “四境之内,萎安无事,户口蕃息;出租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

    ——《资治通鉴·宋纪五》

    齐高帝至

    齐武帝时期

    “府藏内充,民鲜劳役,宫室苑囿,未足以伤财,安乐延年,众庶所同幸。”

    ——《南齐书》

    梁武帝时期

    “夔乃帅军人于苍陵立壤,溉田千余顷。岁收谷百余万石。”             

    —《梁书》

    陈武帝至陈宣帝时期

    出现“良畴美柘,畦畎相望”的景象。

    ----《陈书》

    A.人口数量剧增

    B.政治局势稳定

    C.经济发展向好

    D.得到普遍开发

  • 5、下图是《解放画报》第15期(1921年)的宣传漫画,描绘一女子被锁链捆绑在“经济”的石柱上,她的一旁放有标注“实学”和“职业”的斧头。其题字为:“打器在她旁边,一味的不用,难道不要解脱这束缚么?”这幅作品旨在(     

    A.控诉封建礼教束缚压制人性

    B.强调男女地位和权利的平等

    C.倡导女性经济独立走向社会

    D.宣扬反抗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 6、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材料旨在说明

    A.商人自觉承担传播文化使命

    B.中阿文化交流活跃

    C.阿拉伯成为文明交流的桥梁

    D.亚洲文明领先世界

  • 7、东汉时期豪族收恤宗族中的贫困者,蓄养宾客,收留破产流亡的农民,向他们提供救济和保护。豪族对依附农榨取高额地租,多为收成的50%。据此可知,东汉时期豪族势力的发展(     

    A.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B.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

    C.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导致门阀士族迅速崛起

  • 8、1906年,孙中山解读三民主义时:欧美各国“文明进步”却引起“社会革命”,“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据此可知,孙中山的目的是(       

    A.明确提出了反帝救国民族主义

    B.倡导实行国民共享的民生主义

    C.实现资产阶级掌权的民权主义

    D.主张摒弃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 9、大汶口出土墓葬中,有的墓穴仅能容尸,空无一物;而大型墓中随葬品多达数十件甚至百余件,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这反映出当时(     

    A.墓葬规模大小不一

    B.私有制已普遍存在

    C.早期国家雏形显现

    D.出现社会等级分化

  • 10、处于红山文化晚期的辽宁牛河梁遗址发现了用石块修筑的40多个方形积石墓。其中,大型积石墓随葬玉龙、玉龟、玉鸟等动物形玉器和玉璧、玉玦、玉镯等装饰品,个别墓葬还随葬玉人,而中小型积石墓几乎没有随葬品。据此可知,红山文化晚期(     

    A.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B.具有早期国家特征

    C.手工制作技术先进

    D.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 11、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A.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D.巩固了周王的专制权威

  • 12、张海鹏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这是中国政府发起禁烟运动、维护国家主权的一个郑重宣示。这个宣示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的道德心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与该事件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林则徐

    D.徐继畬

  • 13、与西方个人主义以自我回归、以个人为本位的倾向性原则不同的是,早在1916年,陈独秀即明确提出,个性解放者当“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傅斯年也提倡“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与西方相比,当时中国“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文化激荡与民族危机的双重影响

    C.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D.青年学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锋

  • 14、为防止袁世凯专制,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的临时参议院制定的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钦定宪法大纲》

  • 15、内廷指的是皇宫里面皇帝的私人随从组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一开始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首领是“大司马”,大司马奉命可以领导尚书,他在政府里的实际权力就超过了丞相。这反映出(       

    A.“汉承秦制”已被放弃

    B.皇权得到了加强

    C.完全破坏了三公九卿制

    D.新行政中枢确立

  • 16、1848年,徐继畲“荟萃采择”中西文献资料,撰成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该著作是(     

    A.《四洲志》

    B.《瀛寰志略》

    C.《海国图志》

    D.《资政新篇》

  • 17、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春秋》

    B.《楚辞》

    C.《诗经》

    D.《史记》

  • 18、永乐年间,明政府在贵州部分地区设置机构,拉开了贵州“改土归流”的序幕。1725年,雍正帝在贵州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土司制度。其采取的措施应是(     

    A.朝廷派官员到土司府任职辅佐土司

    B.土司任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给予当地民众推选土司首领的权力

    D.由中央政府任命流官直接管理

  • 19、如图是著名漫画家张谔于1944年创作的作品。该漫画讽刺了(     

    A.日军的“三光”政策

    B.国民党反共倾向的滋长

    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

    D.国民政府四大会战溃败

  • 20、《新唐书》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外戚专权

    B.朋党之争

    C.藩镇割据

    D.宦官专政

  • 21、日本学者所著的《太平洋战争史》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中国还两度派军入缅作战。这说明(     

    A.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B.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量的日军

    C.日本侵略者深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D.中国坚定支持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抗日斗争

  • 22、1935年10月,陈云介绍某次会议“建立了坚强的领导班子来取代了过去的领导人,党对军队的领导加强了。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该会议的召开地点是(       

    A.嘉兴

    B.汉口

    C.遵义

    D.延安

  • 23、明政府经略边疆的机构中,明朝政府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的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是(     

    A.宣慰司

    B.奴儿干都司

    C.元帅府

    D.宣政院

  • 24、下列年代尺所列历史事件反映了清王朝(     

    A.强化边疆治理

    B.抵御外来侵略

    C.加强思想控制

    D.监察地方吏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

  • 26、公元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双方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 27、____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__。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复土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 28、郑和下西洋

    (1)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概况:15世纪前期,________派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__沿岸。

    (3)影响

    ①积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________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 29、重庆谈判

    (1)重庆谈判历时_______天。

    (2)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____》。

    (3)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中国。

  • 30、尧舜禹时期部落推选首领的做法称________

  • 31、张勋复辟失败后,________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________》,拒绝恢复国

  • 32、新旧石器时代的主要区别________

  • 33、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___________国家元首,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__________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____________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阁名义上对_____负责,实际上对______负责;实行________,即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首相由议会中__________担任,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 34、被发现的历史意义: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_________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采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二 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贵义贱利,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晚清社会的发展却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的价值观,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深远持久的社会思潮,而且也改变了清王朝的国策,由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表现在社会风尚方面,……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在绅与商的交互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在社会交往中,也出现交往重衣冠而不问出身的时俗。……同时,社交应酬也带有明显的商业利益,而不再以联络友情为主。

    材料三  受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等级身份的界限也开始趋于模糊。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回答: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晚清习俗中所表现出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后,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

    请回答

    (1)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的决定?

    (3)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有何重大意义?

    (4)中共十四大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 37、读图旨要

    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支援,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抵柱的作用。

    问题导引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抵柱的作用?

  • 38、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

    ①过程(写出哪个朝代):

    建立时期:

    巩固时期:

    完善时期:

    发展时期:

    顶峰时期:

    ②并写出在“建立时期”的这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

  • 39、魏晋南北朝文学流派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