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政府规定,建州、海西女真的入贡时间为每年的冬季;野人女真因为所居偏远,入贡时间不定。负责这一规定落实的地方机构是( )
A.奴儿干都司
B.行都指挥使司
C.理藩院
D.澎湖巡检司
2、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官府出榜招募百姓租佃荆襄两淮的官田,并订立租佃契约,如果佃人不愿承佃,则许退田别佃,政府另外招人承佃。这反映出当时( )
A.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均田制得以继续维持
D.官府与百姓矛盾尖锐
3、1947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罗荣渠在日记中写道,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需四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同月,全国各地学生陆续掀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其直接原因是( )
A.国共关系破裂引发学生不满
B.全面内战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C.长期战乱导致经济严重衰退
D.美国经济掠夺导致物资匮乏
4、元代中期,吏部统计结果显示,汉人、南人在中央政府官员中占比超过50%,在地方官员中占比超过70%。这反映出( )
A.蒙古贵族控制了主要官职
B.南方政治影响力持续上升
C.选官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
5、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制度是 ( )
A.四时捺钵制
B.猛安谋克制
C.南北面官制
D.四等人制
6、考古工作者在距今5000年前后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发现坛、庙、冢等遗迹,同时期其他地区还出现了以城址、祭坛、王陵、玉礼器和陶礼器为标志的遗址。这说明当时( )
A.国家初始形态显现
B.奴隶制经济达到繁盛期
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宗法等级体制得以确立
7、商朝时,一些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可通过占卜的方式参与王朝的决策,一些的“尹”甚至可以适当情况下将商王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朝( )
A.受原始民主遗存的影响
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8、明后期思想家李贽在批判和否定程朱理学“天理之公”与“圣人无我”的禁欲思想的同时,还重构了一套理欲观。他不仅强调穿衣吃饭这种人们的物质欲望就是“人伦物理”之“天理”,还提出“私欲即为公利”“正义即是谋利”的观点。李贽的这些思想( )
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治学特点
B.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和发展
C.导致了社会风气的逐渐堕落
D.深受“西学东渐”风气的影响
9、1979年5月,国务院宣布首钢等八家大型企业进行改革试点。首钢率先采取了让人耳目一新的管理法——“三个百分百”:每个职工都必须百分之百地执行规章制度;出现违规违制,都要百分之百地登记上报;不管是否造成损失,对违制者要百分之百地扣除当月全部奖金。改革后的头三年,首钢利润净额年均增长45%,上缴国家利润年均增长34%。这一做法( )
A.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
C.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
D.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
10、北宋都城汴京每年三月都会在金明池举办各种水戏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东京梦华录》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人水”(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北宋( )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崇文抑武,革故鼎新
C.中外交流,社会繁荣
D.城市繁华,文体活跃
11、在将准噶尔势力驱逐出西藏之后,康熙皇帝对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进行改组,任用藏地上层人物协助达赖、班禅治藏,并继续尊崇黄教(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这些做法(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B.首次实现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加剧了西藏地区的宗教矛盾
12、如表是新石器时期我国部分文化遗存及其主要成就。由此可知( )
新石器文化 | 区域 | 主要成就 |
大汶口文化 | 黄河下游地区 | 红陶;白陶;快轮制陶技术 |
龙山文化 | 黄河下游地区 | 黑陶;玉器;祭坛神庙 |
河姆渡文化 | 长江下游地区 | 水稻;养蚕缫丝技术 |
良渚文化 | 长江下游地区 | 玉器;祭坛神庙 |
仰韶文化 | 黄河中游地区 | 彩陶;粟 |
A.自然环境决定文明发展程度
B.新石器文化发展渐趋一致
C.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D.史前文明具有多元性特点
13、如表反映了1937—1945年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数的变化,对此解读恰当的是( )
年份 | 1937 | 1939 | 1940 | 1942 | 1945 |
八路军人数 | 80000 | 270000 | 400000 | 340000 | 1028893 |
新四军人数 | 12000 | 50000 | 100000 | 110960 | 268591 |
A.军队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B.中共领导的军队数量持续增长
C.皖南事变导致了当年八路军减员
D.抗日战争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14、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秘密成立,19位发起人中有16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2年参会的152名会员中有超过1/3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A.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B.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
C.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D.有利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5、19世纪40年代,晚清政府及官员们称西方事务为“夷务”,60年代称其为“洋务”,20世纪初称其为“外务”,并于1901年设立“外务部”。这反映了( )
A.社会各阶级开始了国家出路的探索
B.维新变法日渐深入
C.清政府对世界的认知逐渐发生改变
D.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16、武昌起义后,军政府以“十八星旗”为国旗,意在建立一个以中原汉地为核心的单一民族国家。后来,孙中山顺应形势发展,改国旗为“五色旗”,强调“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孙中山意在( )
A.宣扬新生政权的合法性
B.推动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吸引群众积极参与革命
D.追求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17、下图是1913年—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状况信息,导致该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护国战争取得胜利
B.西方列强忙于一战
C.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D.南京国民政府推动
18、秦朝建立后,以嬴政一人之力远不能包揽全国所有政务,为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质量,他在中央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
A.设立三公九卿
B.确立皇帝制度
C.建立户籍制度
D.推广郡县制度
19、据记载,在南宋都城临安形成了产销中心,当地的民谚曾这样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并且还有记载说,自东门外放眼望去,全都是菜地,根本就没有民居。这说明当时( )
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明显发展
C.经济领域出现了区域性分工
D.商业成为社会经济主要部门
20、下列内容是近代史上中国各地民众抗击侵略军的斗争,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广州城厢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 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 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史记》纳“四夷传”(四夷,是古籍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我的合称)于“七十列传”之中,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民族史撰写体例体现了( )
A.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
B.家国同构的基本理念
C.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
D.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
22、为了求富,洋务派开办的官督商办民用企业是( )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23、清朝设置“十三行”后,中国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但在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质茶叶、丝绸、土布等仍大受青睐,其中茶叶的出口量位居第一。18世纪初,英商购买的茶叶不过500担,到18世纪中叶增至5万担,到19世纪初更增至20万担。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十三行”制度基本被废除
B.对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C.英国强行打开了中国大门
D.闭关并未断绝对外交往
24、近代小说家包天笑回忆说,年轻时有人给他看相,说他以后收入会以百万计。未曾想民国三十七、三十八年(1948、1949年)间,“我偶然写写小说、杂文,一摇笔稿费就是百万元,或不止百万元呢”。该话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当时作家经济地位提高
B.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C.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
D.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25、同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______________,取消______________,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26、金朝建立1114年,________的首领________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________府,也称上京。
27、连线题
28、________,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________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________
29、武汉会战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________月下旬武汉会战结束,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沦陷。与此同时,南部重镇广州也被日军占领。1938年10月,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________阶段
30、________年,女真族首领________称帝,建立________定都会宁府又称________
31、高潮:“________”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
(2)标志:光绪帝颁布“________”诏书。
(3)内容: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________、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32、_______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_____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既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______________的最早尝试。
33、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________逐渐统一女真各部,________年称汗,国号________,并对明朝展开进攻。其子________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________,并于________年称帝,改国号为________。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________和________
34、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时间轴。
A. _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 G. _________
35、如何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36、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有何表现?(从农业技术、水利建设和工商业思考)
37、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38、宦官专权的表现?
39、简述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走向世界,屹立东方。请同学们简述我国在建国初期和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