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时期,从湘军走出来的总督、巡抚、尚书有26人,三品以上大员52人;淮军将领中出任地方大员者4人,文职僚属中担任疆吏枢臣者34人。这反映了( )
A.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B.清政府统治危机解除
C.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实现
D.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
2、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 明代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
B | 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 | 清初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 |
C | 《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 | 明代小说文学蓬勃发展 |
D | 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士大夫合译西方书籍 | 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
A.A
B.B
C.C
D.D
3、西晋时,南方冶铸业并不发达,到东晋时,扬州发展成为冶铸的中心,建康有左右二冶,荆益二州的冶铸业也有相当规模。除官府冶铁作坊之外,民间鼓铸也有发展,冶炼技术还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南方冶铸业的发展得益于( )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古代经济重心的转变
C.小农经济的衰退
D.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
4、武昌起义消息传到广西后,当地旧官僚连夜制作“广西全省人民恭请沈大都督领导广西独立”三角旗。随后,广西咨议局开大会推选广西旧官僚沈秉垫为都督,王芝祥、陆荣廷为副都督并通电各府、县广西独立,成立军政府。这一现象的出现最能说明( )
A.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革命赢得大众支持
C.清朝统治陷入孤立
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5、蒙古汗国灭云南大理国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其地内属本朝,立为藩府,设置如内地”,后设置云南行省进行管辖。 由此可知,元朝统治者对边疆的治理( )
A.阻碍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C.加剧西南地区民族矛盾
D.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6、1949年1月15日,《中央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中指出:“你们派人去接收官僚资本企业,必须严格地注意到不要打乱企业组织的原来机构”“只要不是破坏分子,应令其担负原来职务,继续工作,军管会只派军事代表去监督其工作”。这一指示( )
A.延续了抗战时期的经济政策
B.表明党把工作重心转向了城市
C.适应了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
D.意在彻底消灭农村的反动势力
7、《礼记·表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初期,周人将天命与“德”相结合,强调要维系天命,就必须“明德”,具体包括敬天、孝祖、保民等内容。这反映了( )
A.民本观念的萌发
B.华夏认同的产生
C.天命内涵的变化
D.儒家思想的兴起
8、下列书刊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政治民主化尝试
C.新兴阶级崛起
D.晚清政府的自救
9、有学者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说:“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与根深蒂固的自我压抑习性进行战斗;这种习性乃是由家族权威而非神权专制所支持……要将中国从数个世纪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纲常名教中解放出来”。该学者意在( )
A.表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制的目标
B.说明国人思想的愚昧与落后
C.强调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的紧密联系
D.抨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10、1935年冬,国民政府开始大规模构筑国防工事。1936年,军政部重新拟定兵役法规,设立师团管区掌管征兵事宜。1936年7月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前后,南京国民政府以整编军队为核加快推进备战建设,与此同时,许多重要的铁路和公路建设也在这几年内完工。这些举措
A.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有利条件
B.体现了国民党誓死抗战的决心
C.直接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D.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大力支持
11、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记录表。由此可知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
时间 | 部分活动 |
1922年1月 | 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
1922年5月 | 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
1922年7月 | 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
1922年9月 | 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A.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B.以罢工形式反抗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C.注重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D.在农村中广泛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12、《明夷待访录》记载:“为君也……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据此可知,黄宗羲( )
A.提倡工商皆本
B.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C.提倡个性自由
D.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13、1887年,在李鸿章的支持下,漠河金矿成功筹办,并制定了相应的公司章程。如:在财政管理上,规定主厂者不可兼管钱财,每日所得金沙须由主管刊刻清册,分送各股东审阅核实;在分配制度上,实施“四六分金”,即企业得四成而矿丁得六成,若有盈余,则在厂之人“均沾酌赏”。由此可知,漠河金矿( )
A.经营理念具有一定近代化特征
B.已摆脱封建化的商业管理模式
C.属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民族工业
D.标志民用股份制企业开始出现
1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该词中的“靖康耻”是指( )
A.北宋痛失燕云十六州
B.宋代“以钱财换和平”
C.金俘虏北宋两位皇帝
D.岳家军北伐受到阻挠
15、学者李昌舒认为,靖康之难并非经济与军事的力量悬殊所致,恰恰相反,当时北宋的军队在数量和战斗力上均强于金兵,但由于思想的禁锢、士风的萎靡,面对社稷存亡的危急时刻,大多数士人或是避祸不言,或是互相攻击,导致战机一误再误。这一观点强调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集团墨守成规
B.贵族阶级奢靡腐败
C.专制集权统治措施
D.前线将领贻误战机
16、清朝某一机构初因军事而设立,后来其职能却越出军事之外,举凡军国大计的机要事务莫不总览,其大臣主要职责是“承受谕旨,回堂拟写”,经皇帝认可后下发谕旨。该机构是( )
A.枢密院
B.兵部
C.内阁
D.军机处
17、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材料反映的侵华战争为
A.八国联军侵华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列强瓜分中国
18、下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A、B、C处对应正确的是( )
A.中书省、财政、太尉
B.尚书省、三司、三衙
C.中书门下、财政、三衙
D.门下省、三司、太尉
19、如图所示是民国八年《新申报》的一则报道,其中有“各校学生游街”“章宗祥在曹宅受伤深重”等相关表述。与这一报道相关的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武昌起义
C.国民革命
D.五四运动
20、观察历史地图有利于形成时空观念。对下列如图和如图战役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是进入相持阶段后取得的最大胜利;图2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序幕
B.图1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图2的胜利,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图1是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次大捷;图2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图1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图2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21、在古代漫长的封建史中,有一些英明的君主,其执政时期,将国家建设成了一个清明、富裕、安定的国家,历史学家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将这些君王统治下的繁荣的社会冠上了治世、盛世等名号,下列的盛世、治世与其出现的背景匹配正确的是( )
A | 东汉初年统治者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社会出现繁荣景象 | 光武中兴 |
B | 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 开元盛世 |
C | 元世祖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 | 大定之治 |
D | 康熙、顺治、乾隆在位期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 | 康乾盛世 |
A.A
B.B
C.C
D.D
22、唐初的科举考试进士科以诗赋为主。但中唐以后,进士科几乎每次开科内容都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达于吏理可使从政”、“军谋宏达材任将帅”等为主题。这种变化体现了( )
A.政府放松了对科举的管理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
C.现实需要促进科举的改革
D.科举考试程序日益完善
2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
A.1919年5月4日
B.1921年7月1日
C.1922年7月23日
D.1921年7月23日
24、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致知在格物”。对朱熹的“理”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
B.在社会中体现为儒家的伦理纲常
C.通过内心的体验而被发现和践行
D.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
25、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_______阶段。
(1)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声势浩大的_______战役。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万余人,_______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_______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2)11月初,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规模空前的_______战役。淮海战役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南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3)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发动_______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解放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在河北平山_______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_______的完全胜利。
(5)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_______,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基本摧毁了_______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_______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6、经过:义和团提出“________”的口号进行反洋斗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评价: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他所提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________,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实属下策
27、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朝廷在科举考试中采取________制度。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28、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和《________》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9、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________需求量剧增。北宋开始出现________
30、公元前________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31、后方大迁移——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水平都落后于日本。东部沿海工业大学、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规模向________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32、三省六部制当中的____负责审核、封驳
33、________后半个多世纪,________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________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法国从________打开侵入亚洲的缺口。俄国势力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地区,美国也积极参与到侵华活动中
3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家之口( )
35、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6、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
37、西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工具的革新,而中国的手工业虽然成就突出,却未导致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未实现生产力的极大飞跃。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38、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以及在交通运输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请各举两例。
(2)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要求从三个方面回答:生产力、社会关系、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方面。
39、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大汶口文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