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张家口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作为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辽、西夏和金巩固政权的措施中有很多的共同点,主要是(     

    A.实行南、北面官制

    B.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C.学习中原王朝制度

    D.向宋王朝称臣纳贡

  • 2、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数量猛增的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推动

    B.纸张的普遍使用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北人的大量南迁

  • 3、下图选自2006年《中国物价年鉴》中的数据,这反映了(     

    A.国家宏观调控下规范的市场主体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效果明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D.国家的分配体制影响商品物价

  • 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采取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当时陕甘宁边区采取的措施有(     

    ①肃清土匪和反革命武装   ②开展大生产运动

    ③实行“三三制”原则       ④没收地主的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5、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     

    第1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第2节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3节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4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开放的社会

    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 6、中共一大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废除资本家私有制”。在政治斗争中,党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这表明,中共一大(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

    B.明确提出大力开展工人运动

    C.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D.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步

  • 7、《韩非子·定法》曰:“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商君死而秦法存的根本原因是,变法(     

    A.剥夺和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B.顺应了历史潮流

    C.为秦统一法律奠定了基础

    D.得到统治者支持

  • 8、汉武帝时,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向北推进到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与阴山以及长城一线。而魏晋南北朝时,农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部边沿致汾水中游一带。据此可知(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南方经济已超越北方

    C.游牧文明取代农耕文明

    D.战争不利于民族交融

  • 9、1979年来,中国发表了很多国际法方面的学术论文。如表是中国期刊网检索系统统计的1979年﹣2011年中国以“国际法”为关键词的全部期刊论文。2001年以来论文数量的猛增反映出中国

    1979年到2000年

    871篇

    2001年到2011年

    2573篇

    A.把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优先目标

    B.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对外开放

    C.开始意识到国际法的极端重要性

    D.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国际法研究

  • 10、今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同学们参观了当地举办的建国后英雄模范人物展,看到以下一组图片。对他们所作贡献和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A.为国防事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楷模

    C.勇于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D.成为过渡时期各条战线的英雄

  • 11、宋代的地方行政区域“路”虽建立在唐代“道”的基础上,但其划分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路”的划分(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凸显了君主专制

    D.奠定了省制基础

  • 12、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但“城市中心论”又以新的形态对党和革命事业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这反映了当时党中央(     

    A.受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

    B.对国情认识不到位

    C.受欧美革命道路的影响

    D.受国共对峙的影响

  • 13、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主张圣人、侯王“抱一”、“得一”,儒家主张工者“定于一”,墨家主张天子“一天下之义”,法家主张君主“作一”,杂家主张王者、天子“执一”。材料充分表明

    A.士阶层心怀天下

    B.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C.统治者开放包容

    D.诸子百家争论共鸣

  • 14、在树立党的理论旗帜上,有四次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会议,分别是(   

    A.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B.党的一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C.党的一大、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D.党的七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 15、下面是西方报刊于19世纪90年代刊登的一幅名为《文明的胜利》的漫画。该漫画描绘了张牙舞爪的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正与手持双管火枪的巨龙缠斗;而头戴橄榄枝的西方女神则背靠机关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该漫画描绘的战争(     

    A.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B.使清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C.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标志清朝宗藩体制开始瓦解

  • 16、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

    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D.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

  • 17、《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但已谈到接种疫苗以防治天花及今天仍在应用的一些医药用品。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古代科技     

    A.形成完整理论

    B.取得成就众多

    C.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D.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18、据学者统计,到明朝后期,苏州府有40%~50%的人住在苏州城里,有30%~40%的人住在苏州城附近,住在乡下的人只有10%~20%,当时的苏州府已经高度城市化。对此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B.城市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城市化潮流在当时已席卷全国

    D.苏州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19、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美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将鸦片改称“洋药”,规定:“洋药准其进口,议定每百斤纳税银三十两,惟该商止准在口销卖。一经离口,即属中国货物; 只准华商运入内地,外国商人不得护送。”这表明(     

    A.清政府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B.清政府有效遏止了白银流失

    C.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D.外商完全垄断了中国鸦片贸易

  • 20、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2022年,其经济总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5%的人口创造了11%的经济总量。它反映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B.“一国两制”的实践成效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探索

    D.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尝试3

  • 21、有学者认为,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范例。如下表,它以最大的城、最早的坝、最美的玉重新定义了江南的概念。由此可知,良渚古城(     

    最大的城

    从城址区中心向外,依次有宫城、内城、外郭三重结构,分别被城墙和外郭墙环绕;内城面积290万平方米;外郭内面积为630万平方米

    最早的坝

    在古城建设之初,规划设计和建造了11条堤坝,分别构成高低两道防护体系;形成13.29平方千米的库区

    最美的玉

    改进了切制抛光、琢刻、钻孔等制玉工艺,制作了种类各异的良者玉器,创造出了灿烂的良渚玉器文明

    A.展现出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B.已经具备成熟的奴隶制国家形态

    C.以手工业和商业为经济支撑

    D.证明当时长江流域经济领先北方

  • 22、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平时巡行、岁末进京。东汉时期,刺史在州内拥有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监察区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这一变化(       

    A.解决了郡国并行的威胁

    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C.提升了政府治理的效能

    D.埋下了军阀割据的隐患

  • 23、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社会等级;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 24、据不完全统计,1901—1911年留日学生出版的以反帝救亡为出发点的革命报刊有六七十种之多。随着留日学生大量归国,他们的影响以燎原之势,迅速遍及全国各地。材料可用于说明(     

    A.清朝末期舆论环境较为宽松

    B.民族危机推动革命思想传播

    C.日本帮助清政府走向近代化

    D.留日学生是辛亥革命的主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战国时期,各国为________________,纷纷进行变法,变革已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 26、郑和下西洋

    (1)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2)概况:15世纪前期,________派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__沿岸。

    (3)影响

    ①积极: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________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 27、隋唐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在于________上的统一和________的开通,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________,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________的兴起,_______也大量进入市场。________在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出现了________的商人团体。

  • 28、八七会议

    (1)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_______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

    (2)会上,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思想。

  • 29、主要内容

    举措

    实施

    创办近

    代工业

    “自强”军事工业官办企业

    ________局、福州船政局、________

    “求富”民用企业官督商办

    上海轮船招商局、________、开平煤矿

    筹划海防

    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创办近代教育

    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 30、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1)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_______,学习国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_______个沿海港口城市。

  • 31、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俄国、英国、日本、法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

  • 32、在这种背景下,_______年8月,_______接连三次电邀______________举行和平谈判。

  • 3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________,确立________,推进________,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________前提和________基础

  • 34、郑和下西洋:15世纪前期______七次率船队出海,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郑和下西洋是 _____________,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____,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不能不说是当时各大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清廷、清政府、革命党、立宪党人和袁世凯以及他的那些北洋将领,各方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他们都没有在这场大危机关头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各自让步,从民族大义、国家前途着眼,退一步海阔天空。辛亥革命不仅值得中国人永远感念,而且很值得中国人好好总结,将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汇入人类文明的长河,成为全人类不战的典范,为人类持久和平贡献中国人的心力和智慧。  

    ——马勇《革命》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作者对辛亥革命的认识。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看法。

  • 36、为反对袁世凯专制和复辟帝制,孙中山发动了哪些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结果分别是什么?

  • 37、结合具体史实,思考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崩溃的原因。

  • 38、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现状是怎样的?(从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以及社会等思考)

  • 39、北宋和元朝时期货币需求量剧增的表现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