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那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它“一方面将自己的支点建立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学的“致用”基础上, 一方面将另一个支点奠基在西学的“实用”价值上”。它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东南互保

  • 2、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法币发行如脱缰野马。1948年8月,法币崩溃。造成“法币崩溃”的直接原因是(     

    A.战争的开支庞大

    B.国民政府的腐败

    C.国内经济的凋敝

    D.解放区经济繁荣

  • 3、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 4、有学者指出,在中国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中,可以发现我们的先民有过“兼爱、非攻”“礼运大同”“庄生梦蝶”“归墟五神山”之类美好的理想或奇妙的玄想,唯独难以找到海外扩张、征服世界的狂想。学者意在说明我们的先民追求(     

    A.和平自守

    B.一统天下

    C.修身齐家

    D.抵御外侮

  • 5、下图中的四位思想家追求的共同理想是(     

    A.怀仁义以相接

    B.清静,无作为

    C.封建中央集权

    D.重建社会秩序

  • 6、下列文学体裁与朝代对应不正确的是(     

    A.唐——诗歌

    B.宋——词

    C.元——曲

    D.清——词

  • 7、82年前,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在台儿庄战场上拍摄了许多照片,刊登在美国的《生活》杂志上并写道:“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镇的名字很多,像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名字——台儿庄……一次胜利使台儿庄成为中国著名的村庄”。关于此次胜利说法正确的是

    A.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B.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C.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是由中国共产党指挥进行的

  • 8、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过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等团体。虽然她们以“追花木兰、梁红玉之芳尘”为号召,但当她们以“专制达于极点,满清之气运告终,共和程度既齐,汉族之河山当复”为宣言的时候,她们已经远远超越了花木兰别梁红玉的芳尘。这主要反映了(     

    A.妇女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B.民族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C.清政府已成众矢之的

    D.民权意识的增强

  • 9、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天子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这一制度性变化说明了(       

    A.周天子实现了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B.周天子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C.统治集团内部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D.“家天下”的局面正式形成

  • 10、2023年9月26日,香港故宫博物馆“凝视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的特别展览,齐聚出土自成都平原三星堆、金沙和宝敦等遗址的120件珍贵文物,包括距今2600至4500年的青铜器、金器、陶器等。该类器物在当时主要用于(       

    A.艺术欣赏

    B.生产生活

    C.商品销售

    D.人牲殉葬

  • 11、考古发现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下列考古发现属于辽河流域的是(     

    A.

    B.

    C.

    D.

  • 12、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设立广州“十三行”

  • 13、下图是1950年的一幅宣传漫画。漫画所示(     

    A.迎合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反映了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

    C.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14、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未出席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的签字仪式。有学者对北洋政府和中国代表团的态度进行研究。以下理解合理的是(     

    相关史料

    24日,未署年月

    北洋政府曾发给代表团训令签约的电报。

    6月8日

    《晨报》刊载上文电报并注明,“上月廿四(24)日国务院发出电报”。

    6月26日

    北洋政府电令中国代表称,如不能保留山东,即拒绝签字。

    学者推断

    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条件,当时向巴黎发电需数日才能送到,26日发电为时已晚。北洋政府在最后时刻做出这一决定,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A.北洋政府坚决拒签和约

    B.《晨报》支持五四运动

    C.拒签促使学生运动爆发

    D.北洋政府推卸签约责任

  • 15、20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学生还组成退学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B.民权主义运动的兴起

    C.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 16、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北方民族内迁形势图。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转型华夏认同

    B.政局动荡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D.专制强化版图定型

  • 17、有学者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这表明(  )

    A.民族资本主义在艰难中曲折发展

    B.“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

    C.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D.传统自然经济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 18、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出社会的变化。诸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命运共同体”等,这些流行语(       

    A.映射了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走向

    B.是历史转折与社会发展的见证

    C.展现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变化历程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 19、由如表可知,清政府的边疆治理(        

    地区

    治理方式

    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西藏

    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蒙古

    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A.推动了中央行政制度变革

    B.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

    C.防止了西方对中国的侵略

    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 20、唐灭亡后,在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同时南方先后出现了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实质是

    A.民族矛盾的激化

    B.朋党之争的结果

    C.宦官专权的影响

    D.藩镇割据的延续

  • 21、2006年河北灵寿农民王三妮自铸“告别田赋鼎”,铜鼎铭文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告别田赋鼎”的铸造(     

    A.标志着农业税的取消

    B.反映了粮食产量提高

    C.记述了田赋征收历史

    D.传颂了国家惠农政策

  • 22、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几经变革,不断完善。下列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 23、1265年,忽必烈册封藏传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并让其兼任宣政院的主要官员。另外忽必烈也册封西藏噶举派、宁玛派、布顿派的一些高僧,并授予他们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忽必烈的这些做法(       

    A.利于加强对西藏的控制

    B.践行了民族平等的思想

    C.促进了西藏内部的统一

    D.开启了西藏封建化进程

  • 24、1992年8月4日《人民日报》报道: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超过世界500家大企业1953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首钢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国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 26、____是比较客观、公平的考试制度

  • 27、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________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 28、宋金和战

    (1)背景

    ①1127年,北宋被________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史称“________”。

    ②南宋建立:北宋康王________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2)表现

    ①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尤以岳飞指挥的“________”战绩卓著

    ②宋高宗和宰相________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后来,将岳飞杀害。

    ③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________。内容: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________

  • 29、宋元城市中,_______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_______,实际上就是早期的_________

  • 30、重庆谈判:___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___和平谈判。1945年10月10号国共双方签署了《___》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 31、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___,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 32、近年来,希腊等欧洲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在希腊政府被迫通过多项财政紧缩政策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采取缩减社会福利的措施,减少赤字。这表明西方原有的福利政策

    A. 对社会和谐稳定弊大于利

    B.忽视低收入阶层利益

    C.缺乏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D.造成有关国家财政困难

     

  • 33、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胜利,是_______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 34、同时,新中国取消________在中国的特权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过很多措施。按照下表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并完成该表。

    A.征伐匈奴    B.西域都护府    C.宋辽夏金政权对峙  D.文成公主进藏    E.榷场    

    F.澎湖巡检司   G.昭君出塞  H.宣政院    I.开通丝绸之路   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措施

    1)战争

     

     

    2)和亲

     

     

    3)机构

     

     

    4)互市

     

     

    5)共治

     

     

     

  • 36、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 37、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有哪些代表?

  • 38、辛亥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表1911

    1月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国总会。

    8月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材料二

    1942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一些学者据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材料三

    1956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政治背景。

    2你怎样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内在生长点

    3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 39、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