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葫芦岛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汉初在西部沿袭秦朝的郡县体制,却在东部地区分封同姓王国(见如图)。实行这样的治理方式源于(     

    A.借鉴秦朝兴亡的经验教训

    B.分封制优于郡县制的认识

    C.儒学独尊的主流意识形态

    D.继承西周的分封政治传统

  • 2、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此后,为应付繁重的政务,明成祖设立了(     

    A.东厂

    B.军机处

    C.内阁

    D.理藩院

  • 3、春秋时期,中原诸侯对南方的楚国从内心里看不起,认为是蛮夷之邦。到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楚国就不再被视为蛮夷。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南方经济赶上北方

    B.诸侯纷争逐渐缓和

    C.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D.夷夏矛盾基本解决

  • 4、1924年—1927年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握手,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巨大的力量表现在(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5、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就提出:“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二十年时间来完成中国的工业化。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但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材料说明中国领导人(     

    A.认识到计划经济建立的重要性

    B.关注国民经济结构的协调优化

    C.政策制定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D.国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 6、佛典认为,双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孩子并没有义务为父母奉献一切。而在公元4世纪的中国,则把孝敬双亲视为佛教教义之一,只有孝顺父母和忠于君主才可以得到善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释道融合渐成主流

    D.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 7、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儒、释、道三教并行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政治制度日益完善

    D.佛学诗词的兴盛

  • 8、《秦律》规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时期从同一户家庭的适龄男子中抽调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去服兵役;农田春忙季节,不对百姓随意征发徭役。据此可知,秦朝(     

    A.尊崇儒家仁政思想

    B.注意保护农业生产

    C.实施暴政导致速亡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9、北宋王安石变法规定农民每十户为一保,设保长;五十户为一大保,设大保长。每户二丁以上,一人任保丁,置备弓箭,进行训练。施行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A.“消募兵骄志,省养兵财费”

    B.“去冗官之患”

    C.“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

    D.“广蓄积,平物价”

  • 10、秦朝时,首创了文书的抬头制度,即规定了在书写文书时,如本朝代名、帝号或与皇帝言行有关的字等,在其前都要空一格或几格,或重新另起一行顶格书写,或另起一行高出数格书写。此举反映出秦朝(     

    A.以法入礼的思想

    B.中央集权的原则

    C.文臣治国的理念

    D.皇权至上的特征

  • 11、1977年湖南全省水稻总产量只有1634.8万吨,1978年却很快超过了2050万吨,1983年超过2300万吨,2009年突破2600万吨。这些变化反映了(       

    A.中国超级杂交水稻提高了作物产量

    B.所有权变革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C.经济体制改革释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D.湖南农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 12、1978年6月,中央分管宣传工作的负责人召集中宣部和中央直属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开会,批评了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另一篇经邓小平、陈云审阅的关于按劳分配的文章的刊发,并指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华社等单位负责人党性不强、把关不严。这说明当时(     

    A.思想解放依然任重道远

    B.按劳分配原则获得普遍赞许

    C.改革开放成为社会共识

    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13、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军机处并无特出之首长,亦无权向各部及各督、抚直接发布命令。盖军机处仍不过为清王室一御用机关,不得目之为政府中之最高枢机。”这鲜明体现了(     

    A.中央行政体系的日臻完备

    B.军机处只负责处理一般的文书

    C.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军机处的设立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 14、“县官”一词,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仅有两例。秦汉以后文献中则大量出现“县官”一词,如《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这反映了(     

    A.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度

    B.秦汉注重史学研究和编撰

    C.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弱化

    D.秦汉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

  • 15、在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新型企业里,职工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异常高涨。如上海申新九厂合营后的第一年,棉纱生产成本比合营前下降15%,棉布的副次率从20%以上降低为1%—2%。这反映出社会主义改造(     

    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B.实现了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化

    C.改变了工农阶级的阶级性质

    D.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 16、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五四运动(     

    A.使中国社会性质根本改变

    B.拒绝了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C.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推翻了腐朽清政府的统治

  • 17、明中期以后,三司权力向巡抚转移,巡抚衙门成为实际上的省级权力机构,三司为其下属;但万历重修《大明会典》及清修《明史》,均因巡抚挂衔都察院而将巡抚列在都察院下。这客观上反映了(     

    A.巡抚已然完全摆脱临时差遣的性质

    B.巡抚职权在法律上与事实上的矛盾

    C.三司并立不利发挥巡抚应有的效能

    D.巡抚设置仅仅是临时性的应急措施

  • 18、1962年冬,兰考遭遇严重的灾荒,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焦裕禄同志亲自率领干部、群众进行了小面积翻淤压沙、翻淤压碱、封闭沙丘试验。焦裕禄大胆整顿,积极革新,闯出了一条适合兰考发展的新路子。当时焦裕禄进行革新的政策支持是(     

    A.中共八大提出尽快变为先进工业国

    B.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中共中央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

  • 19、下表是三国至南朝时期,交州、广州地区行政区划变置统计表。这一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孙吴

    西晋

    东晋

    州数

    2

    2

    2

    3

    3

    26

    27

    郡数

    16

    17

    22

    38

    55

    80

    85

    县数

    94

    121

    197

    241

    320

    不明

    293

    A.区划层级增加

    B.豪强势力膨胀

    C.社会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显著

  • 20、唐初,三省长官每日上午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午后各归本省处理本职工作。玄宗时政事堂更名“中书门下”,宰相基本专职化,“不归本司”。宰相会议所做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这一变化(     

    A.强化了三省权力

    B.加强了权力监督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规范了决策程序

  • 2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史料

    历史解释

    A

    《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

    B

    《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

    C

    《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

    《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

    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

    A.A

    B.B

    C.C

    D.D

  • 22、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据此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的对象是(       

    A.美国和南朝鲜的军队

    B.美国、西欧、南朝鲜联军

    C.美国和西欧国家联军

    D.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 23、有学者提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瓣花朵”模式说,中原为花心四邻为花瓣,花心和花瓣是不能分离的。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这反映了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独具特色

    D.生生不息

  • 24、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简化税收名目,唯以资产为宗,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租调制

    B.两税法

    C.租庸调制

    D.编户齐民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

    ________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国号________

    ②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________负责农耕民族事务,________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食物

  • 26、________

    (1)三国干涉还辽

    (2)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4)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 27、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 28、在沦陷区,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在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的同事,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沦陷区的工人以______________等斗争形式,破坏日军掠夺中国资源实行“_______”的部署,还通过利用_______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 29、科技成就

    (1)________:代表作是《________》,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________: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________》,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________编撰《________》,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四、少数民族文字

  • 30、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________年,后周禁军统帅________发动兵变夺取地位,建立宋朝,定都________史称北宋。

  • 31、1917年5月,继任总统的________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________

  • 32、鸦片战争

    (1)鸦片输入中国的危害

    外国商人逐年扩大对华鸦片走私,导致______外流,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剧了政治腐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重了______负担。

    (1)导火索——______

    ①人物:道光帝湖广总督______

    ②经过:1839年6月3日,湖广总督______将呈缴的英美商人的两万多箱鸦片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

    ③影响: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______的决心。

    (2)经过: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______率军舰开进广州海口,清政府虽然组织了抵抗,但仍以失败告终。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署大量不平等条约,丧失众多______

    ①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______》。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英、美、法获得了协定关税、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影响

    中国丧失大量主权,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成为______的开端。

  • 33、战略决战:1948秋战略决战到来,三大战役是___大战役基本摧毁了_____

  • 34、洋务派还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________,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清朝统治危机出现的时间是何时?

  • 36、简答题。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是什么?

  • 37、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的这种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 38、武周政权是指谁的统治时期?

  • 39、秦统一中国的意义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