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共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支部组织建设。此后,像贺龙这样的革命军人和大批农民纷纷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内农民比例从中共五大的18.7%激增至六大的77.6%。这一情况说明
A.党的阶级基础发生转变
B.土地革命取得重大成效
C.中央重视扩大群众基础
D.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同时,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A.使中国取得与英、美同等的地位
B.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
D.极大地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3、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
A.兼容并蓄
B.多元一体
C.和谐共存
D.天人合一
5、元朝在汉族及某些边境地区设置行省,以资控驭;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则直隶中央;同时,在适当的地区,配置皇子出镇,以加强控制。这说明元朝政府( )
A.在全国普遍推行行省制度
B.多管齐下强化了君主专制
C.一定程度上沿袭分封制度
D.因地制宜加强地方的管理
6、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在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时,计划先提公款10万两白银,其余大部分资本再凑股成之;在筹建开平煤矿时,确定招股80万两白银作为资本。以此方式进行筹建的企业属于为( )
A.官办企业
B.军用工业
C.民营企业
D.官督商办企业
7、南北朝时期,北齐烧制出仰覆莲六系青瓷尊,北朝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这些成就( )
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
B.依赖于北方人民的南迁
C.得益于中外文化的交流
D.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安定
8、“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了前赵政权,任命儿子刘聪为大单于,当时既有大单于台,又有三公府、尚书省。刘聪“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上述现象( )
A.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B.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助推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削弱了匈奴贵族的政治地位
9、下表是两汉时期关于“周公辅成王”的典故记载
记载 | 出处 |
征和二年(前91),武帝年老,“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背着)成E朝诸侯以赐光”, 并进一步指明:“立少子,科行周公之事” | 《汉书·常光传》 |
平帝驾崩后,王莽选择年仅两岁的刘婴继位,风公卿奏请立婴为孺子,令宰衡安汉公莽践祚居摄,如周公傅成王故事 | 《汉书·元后传》 |
昔成王之为瑞子,出则周公、邵公、太史佚,入则大颠、闳天、南宫括、散宜生,左右前后,礼无违者 | 《后汉书·班彪传》 |
背成王之政,周公在前,邵公在后,毕公在左,史佚在右,四子挟而维之。口见正容, 耳闻正言,一日即位,天下旷然,言其法度素定也 | 《后汉书·翟酺传》 |
该表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史书编纂体例的改变
C.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弱化
D.王朝更替的政治教训
10、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在唐中后期发生了重要变化,下列选项描述了一这变化的是
A.“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
B.“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C.“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D.“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11、《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福建巡抚事即着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详细筹议,奏明办理。”下列与此事件直接相关的是( )
A.中法战争后清廷在台湾设省以加强管辖
B.清廷收复台湾并加强管理
C.甲午战败后清廷被迫割让台湾引发抗议
D.清廷意识到海疆的重要性
12、马勇在《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中说:“我想甲午战争真正带给中国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如李鸿章所讲的,'一场战争让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是终于把中国长长的大梦惊醒了中国终于在悲情的状态下重新出发了。”该学者认为
A.温情敬意是历史基本史观
B.李鸿章是反思甲午战争第一人
C.民族危机引发了民族觉醒
D.甲午战争让中国彻底摆脱沉沦
1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湘赣边界一年多来斗争的经验教训,强调在反动统治政权暂时稳定时期和破裂时期,红色区域的斗争必须采取不同的战略与策略。”文中的“战略和策略”指的是( )
A.开展游击战争
B.工农武装割据
C.进攻中心城市
D.开展土地革命
14、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设立广州“十三行”
15、西周洛邑(图)的建设,经历了武王选址、召公相宅、周公营建、成王“宅兹中国”的过程。周初统治者持续营建洛邑的历史背景是( )
A.疆域的扩展
B.生产力的飞跃
C.镐京的陷落
D.分封制的衰落
16、1901年,慈禧太后与朝臣希望在大乱之后迅速举行乡试,以团结士心和恢复清政府权威,而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等联合表示反对,迫使清廷同意东南各省乡试延期举行。该现象反映了清政府( )
A.大力的推行“皇族内阁”
B.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C.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D.成功挽救统治危机
17、下图是中国近代工业厂数和资本统计图(部分),据表可知,影响这一时段工业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 )
A.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B.自然经济的发展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政府放宽设厂限制
18、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与机工间形成( )
A.奴隶社会等级关系
B.依附与被依附关系
C.人与人的平等关系
D.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19、下列哪条不属于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 )
A.授田百姓,什伍连坐
B.奖励耕织与军功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古之君臣共治天下,皆因君主一人力有所不逮,智力不足故,设百官共治之。”“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这一观点出自( )
A.韩非
B.韩愈
C.朱熹
D.黄宗羲
21、有学者认为:“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的实施威胁了中央集权
B.行省设置主要偏重于其经济职能
C.行省在地方上拥有极大的权力
D.行省与中书省相互制衡以确保皇权独大
22、20世纪初,袁世凯提出“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要求民国上下“尊孔祀礼”,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从而掀起思想界的一股浪潮。这股浪潮的核心思想是( )
A.民主与科学
B.自强与求富
C.独立与进步
D.继承与创新
23、代表国家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1928年7月,中美签订整理关税条约,美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原则。是年德国、英国、法国等10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签订新约,相关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1943年中华民族成功废旧约签新约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收回关税自主权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②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③国民政府明确要求实现关税自主权
④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地位的提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材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削减冗官冗费
B.增加财政收入
C.全面整顿吏治
D.加强军事实力
25、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的洋务新政。学术界把这种推行新政的系列举措称为“________”,把提倡洋务新政的官僚称为“________”
26、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________,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7、1971年,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___________秘密访问中国;1972年,刚刚出任日本首相的___________,应周恩来的邀请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28、胜利的原因
(1)国民党: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________,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________的潮流,代表了中国________的根本利益,得到了________的支持
2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________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________,为实现由________向________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
30、背景(1)北宋________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宋仁宗时,________发起庆历新政
①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②结果:明显触犯了________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
31、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是《____________》。
32、影响:从《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________
33、长沙会战:________年12月,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批日军,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4、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________》
35、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姿。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天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是我们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宋代文化繁盛,请举出科技、文学艺术成就各一列。
(3)对于包括传统儒家思想、古代科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有各种态度与看法。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36、宋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37、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38、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贡献,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国选官制度的问题。
(1)汉朝主要采用了什么选官制度?其用人标准及选拔方式分别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3)隋唐以后,又采取了什么选官制度?其用人标准与选拔方式又有何不同?
39、请回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性质是什么?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