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 ( )
A.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B. 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兵谏”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2、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黄埔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主要是纪念 20 世纪初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陵园中还可以见到孙中山先生书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该陵园位于( )
A.长沙
B.安庆
C.武昌
D.广州
4、2020年上映的爱国电影《八佰》再现中国守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顽强抵抗的(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武汉会战
5、献身变法,临终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维新志士是
A.徐锡麟 B.秋瑾 C.谭嗣同 D.陈天华
6、它创刊于1872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它是( )
A.《申报》
B.《东方杂志》
C.《新闻报》
D.《解放日报》
7、其之所以成功,主要经验是:(一)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合理规划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比例。(二)正确选择主攻方面,集中力量保重点。(三)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其”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经济特区
8、以下是某地博物馆收藏的某报刊上登载的漫画作品,,它们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开始出现于( )
A.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末
C.20世纪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末
9、江西民歌“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也当粮。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餐餐味道香。”这体现的红军精神是( )
A.革命乐观主义 B.享乐主义 C.革命英雄主义 D.不怕牺牲
10、追忆革命先烈,感悟民族精神。毛岸英、罗盛教、杨根思、邱少云等革命先烈与下列哪一称号相符( )
A.“最可爱的人”
B.“劳动模范”
C.“人民的好公仆”
D.“两弹元勋”
11、“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用这句话可以概括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A.延安 B.北京 C.沈阳 D.南京
1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新收获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性调动起来了 B.农村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观
C.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D.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13、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蒋介石反对分裂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14、《辛丑条约》当中的哪条内容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A.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涌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宣传家不包括
A.洪秀全
B.章炳麟
C.邹容
D.陈天华
16、今年是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45周年,它的培育者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科学家是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詹天佑 D. 袁隆平
17、下图所列历史著作号召人们( )
A.参加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
B.学习西方技术,兴办军事工业
C.拒绝和约签字,实行维新变法
D.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制度
18、1926年北伐战争中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 )
A.蒋介石
B.叶挺
C.冯玉祥
D.毛泽东
19、某班准备举办鲁迅小说读书会。请你帮助他们从下面选择完全正确的一组来阅读,应该是( )
A.《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
B.《狂人日记》《孔乙己》《女神》
C.《阿Q正传》《药》《李有才板话》
D.《暴风骤雨》(白毛女》《小二黑结婚》
20、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21、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2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体制;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有重要意义。
23、康有为等人发起_______________轰动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人士严复等主持的《_______________》,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24、下图是《渡江战役示意图》,将图中A、B的所示的地名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25、1956年,________完成,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___》和中法《____________》。
27、写出下图中所代表的名称
.
(1)图一是( )它是迄今已知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图二是( )的复原头像。
(3)图三是( )的复原头像。
(4)图四是( )建筑,它是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
28、不朽的业绩,被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节点上。
(1)【工业起步】为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实施________________;
(2)【良好开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
2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_____,负责办理对外交涉 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该机构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改为_____。
30、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________,大革命失败。
3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探索中,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国内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的政治路线。中共八大由此提出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2)1982年中十二大召开。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建设目标?
(3)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基本路线,其内涵是什么?
(4)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和十八大分别将哪一理论成果写进党章,作为中共指导思想
32、规定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侵略者在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33、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在党的历史上有两次伟大转折: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决策?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施了哪一项重大改革?哪个城市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2001年我国加入了哪一个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三个层次:
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材料二:
(1) 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什么不同?
(2) 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这两个事件与图一图四相比较,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有何特点?
(3)请你为上面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4) 结合图四,谈谈今天应该怎么对待西方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