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四运动后,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体,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这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
A.思想基础
B.阶级基础
C.组织基础
D.政治基础
2、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3、“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76年前抗日将士那悲壮的歌声仿佛仍在永定河上回荡。当年这里发生了( )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双十二事变
4、鸦片战争后,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波澜壮阔。领导这场运动的领袖是( )
A.石达开
B.洪秀全
C.李秀成
D.杨秀清
5、位于郑州市中原区的碧沙岗公园原为冯玉祥将军命人修建的北伐阵亡将士墓地,取“碧血丹心,血殷黄沙”之意。北伐将士们浴血奋战,推动了( )
A.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B.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基本结束
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D.近代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6、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 )
A. 康有为 B. 洪秀全 C. 李鸿章 D. 奕䜣
7、小明学习了“黄埔军校的建立”这一知识点后,老师问他:“学完了这一知识点后,你会想起哪些历史人物?”对于这个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
①周恩来 ②孙中山 ③毛泽东 ④蒋介石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慈禧太后对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实质上反映了()
A.慈禧太后与列强在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B.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C.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地大物博,慈禧太后作为统治者慷慨大方
9、农民起义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屡见不鲜,而太平天国与以往的农民运动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反封建
B.建立政权
C.反侵略
D.有组织
10、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下列关于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了严重践踏
D.“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之一
11、2014年6月,中国海军的四艘先进舰船出现在由美国主导的23国参加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早在1971年,我国就自行研制出了
A.核潜艇
B.导弹驱逐舰
C.导弹护卫舰
D.航空母舰
12、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近年来,中央财政通过部门预算、转移支付等渠道,不断完善投入机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①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 ②加强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历史小组同学在测绘清王朝国土面积时,发现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与当时相差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 B.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
C.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造成的 D.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割占的结果
14、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这一生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虎门销烟
⑥义和团运动。
A. ①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⑤⑥
15、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防城港市某中学准备举办-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适合采用的是( )
A.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D.“辽宁舰”交接入列
16、“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材料论述的是南北战争的( )
A.背景
B.条件
C.结果
D.影响
17、1984年,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进行股份制改革
D.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18、中共三大的主要议题是( )
A.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B.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C.关于工农联盟问题 D.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会后,中国共产党适当开始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摆脱了幼年时期的盲目性,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这次会议的关键词最合适的是
A.制定纲领 B.国共合作 C.生死攸关 D.开天辟地
20、“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B.
C.
D.
2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洋务派创办的著名的军事企业有(_____________),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2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3、状元实业家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中国民族工业在______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4、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_______,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5、______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6、如下图人物是____,他领导了____,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年,转折点是____。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1)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__
(3)标志着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事件是__________
(4)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8、1921年7月,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___ 。
29、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 ______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主要派系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______为首的奉系军阀,等等。
30、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_性质的重要文件。
31、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爆发的标志。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继续努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历史意义?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措施是什么?请列举一例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出现的失误。从这些成就与失误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3、新文化运动打着什么旗号?主要阵地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4、国共两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材料一: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是如何促成“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出现的?“国民革命运动”取得怎样的成果?
材料二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2)根据材料二,写出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联系。
(兄弟反目,民之殇)
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四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3)根据材料三判断“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分析国共分裂带来的危害。材料四中的“双十协定”是哪一谈判取得的成果?全面内战结束后,哪一地区再次与大陆分离?
(兄弟之和,共谋未来)
材料五:“台湾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我真希望有机会到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我想到阿里山,想到日夜潭,想到台湾各地走一走,去接触台湾同胞。虽然我今年已经67岁了,但如果有这种可能,到那时即使走不动,就是爬我也愿意去。
(4)温家宝总理的谈话表达了自己的殷切希望,其中“如果有这样可能”指的是什么?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