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7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汀泗桥战役
C.百团大战
D.辽沈战役
2、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是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义和团运动
3、1945年10月10日签订的《双十协定》( )。
A.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B. 消除了内战爆发的隐患
C. 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 避免了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
4、如下图《时局图》展现了当时列强侵华的真实情景。下列选项中与该图无关的是( )
A.旅顺屠城,暴露了日本的野蛮真面目
B.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C.图中情景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
D.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分山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5、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在国际上,我们必须和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团结在一起,首先是和苏联及各新民主国家团结在一起。”这说明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在于( )
A.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B.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D.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6、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具有的时代精神是( )
A.不畏强权、敢于斗争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
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这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辛丑条约》的内容反映了上述现象的是( )
A. 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C.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 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8、孙中山的 “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9、辛亥革命开始于什么起义?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金田起义
10、这场大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条件。这场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 )
A.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坚持科学发展观
11、2014年中国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丹东一号”。经过水下考古,多处重要遗物显示,它就是当年沉没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平壤战役
B.辽东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12、下图所示的会议制度,到2006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了出现了 年。
A.50 B.51 C.52 D.53
13、有首校歌唱道“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该校首任校长是
A.孙中山 B.周恩来 C.毛泽东 D.蒋介石
14、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的形式确定每年的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年制造此惨绝人寰事件的是
A.日本侵略者 B.荷兰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
15、《人民日报》元旦社论见证了时代风云、书写了社会变迁,1967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标题可能为( )
A.《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16、“她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又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材料中的“她”是指
A.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7、以下两场战争反映的主题是
名称 | 领导人 | 结果 |
二次革命 | 孙中山、黄兴等 | 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 |
护国战争 |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 |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
A.袁世凯破坏了责任内阁制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斗争
D.工人运动的发展
18、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19、“据统计,华东地区的20000多个乡在完成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过去麦田和油菜只锄一遍草,现在要锄三遍,一扫过去的冬闲,为来年的春耕大生产做好了积极准备。”这表明( )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土地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C.农村基层政权得到巩固
D.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增长
20、“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促使人们敢于发表以前不敢说的主张,民众心理有了巨大变化。”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21、淮海战役:1948年11月,中原解放军与____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淮海战役,歼灭大量敌军。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2、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_______,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_______,这是近代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3、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____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这就是著名的“五四运动”;_________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选举_______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45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4、《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___________(地名);《第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的②处是___________(地名)。
25、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6、_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到1956年底,____________的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领导了虎门销烟。______
(2)创办了大生纱厂。______
(3)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______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5)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是:
29、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风雨兼程,抛头颅洒热血,取得了革命胜利。随后,不断探索改革,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富强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国共两党合作所进行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哪座城市,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0、百万雄师过大江指___________战役:1949.4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_。影响、作用、意义:___________
31、伟大的历史人物顺应历史的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请问哪次会议确定了他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请写出八路军总指挥和新四军军长的名字。
(3)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坚决抵抗。请分别列举一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指挥军队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领导人的姓名
32、据图指出《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四个商埠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
33、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的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4、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1)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分别领导了哪些运动,他们分别提出了哪些主张(口号)?
(2)“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它有哪些历史功绩
(3)你从这些运动中获取什么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