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所起到的重大意义中不包括( )
A. 加强民族团结 B. 有利于港澳台回归
C. 维护祖国统一 D. 促进地区发展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
C.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标准
D.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为推翻袁世凯的帝制,维护共和制度而进行革命运动是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护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4、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说起此舰我们不会忘记那场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这位民族英雄是( )
A.左宝贵
B.丁汝昌
C.徐邦道
D.邓世昌
5、近日,一首名为《2035去台湾》的歌曲在网络上火了。“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情歌阿里山,还有那神奇的日月潭。”连国台办也表示:这首歌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这么一个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是一定会实现的。与近代台湾被割让有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6、军事战争电视剧《血战上甘岭》将献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你将在电视剧中看到( )
A.毛泽东派遣以朱德为司令员的中国解放军开赴朝鲜战场
B.“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扬言一个月内结束朝鲜战争
C.邱少云在上甘岭战役中为战友开辟前进的道路而英勇牺牲
D.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农民
7、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是( )
A.孙中山 B.袁世凯 C.黎元洪 D.宋教仁
8、香港和澳门回归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港澳问题能够成功解决的重要原因是
A.港澳人民的勤劳勇敢
B.港澳的地理位置优越
C.民间交往频繁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9、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是( )
A. 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新体制
B. 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C. 迅速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D. 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10、1984年邓小平指出:“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这样就能吸收大批华侨资金、港台资金,许多外国人也会来投资,而且可以把周边地区带动起来,使整个福建省的经济活跃起来。”据材料可知,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扩大对外交流②提升国际地位
③促进经济发展④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1851年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农民领袖是( )
A.洪秀全
B.陈玉成
C.李秀成
D.曾国藩
12、下列对于经济特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不得损害主权
B.国家对经济特区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C.经济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D.经济特区具有自治权
13、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广州城乡百姓纷纷响应,或收缴烟膏烟具,或检举鸦片贩子;虎门群众自觉组织起来,一发现走私鸦片的商船,立即遍吹螺号,集合渔船,前后纵火,将其烧毁。可见,林则徐能够取得禁烟斗争胜利的原因是( )
A.全国各地的响应
B.道光帝的高度信任
C.人民群众的支持
D.林则徐的态度坚定
14、电影《八月一日》再现了发生在1927年8月1日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
A.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B. 南昌起义爆发
C.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 井冈山会师
15、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中国,在中国居住了17年,并在元朝做官。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
B.接见他的中国皇帝是成吉思汗
C.马可波罗会说汉语和蒙古语
D.《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16、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行了两种命运的决战。下列哪种排序正确反映了这一历史进程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7、在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里,担负战略核反击任务,维护国家安全的军种是
A.陆军航空兵
B.雷达兵
C.海军陆战队
D.火箭军
18、历史学家范文澜:“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其分析的是太平天国的
A.爆发背景
B.运动特点
C.运动性质
D.失败原因
19、下图反映的最明显的时代特征是( )
江南制造总局
A.机器生产
B.使用雇佣工人
C.产品为军用品
D.出现民族资产阶级
20、毛泽东在《长征》这首诗中生动刻画出红军将士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在
A.④ B.③ C.② D.①
2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
22、1929年12月,在________会议上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23、结果:突入台儿庄的日军遭到中国军队________,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24、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召开,确立了______、______的原则。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2)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3)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26、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________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的诞生。
27、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8、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的帮凶是
29、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是____。
30、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所给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 》
(3)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 》
(4)每年9月中旬,全国城市主城区都能听到“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防空警报声。这是警告国人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_____)
31、《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
(1)依据材料一指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21年为什么被看作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材料二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的掌握了领导权……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许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索尔斯伯里《长征:前所未有的故事》
(2)材料二中的“分水岭”,指的是中共长征途中的哪次重要会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它被视为“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的依据。
材料三 敢闯新路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摒弃了“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孙伟《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3)依据材料三写出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依据实际情况摒弃“城市中心论”后,中共闯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3、新中国成立后最初20多年,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建设过程中遭受了哪些曲折?为以后的建设积累了哪些经验教训?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英协定关税。
材料二: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问题:
(1)指出材料一、二、三,分别是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
(2)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面前,中国人展开了哪些自救运动?(请举出两例)
(3)这三个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