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西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去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经历的活动可能是(   

    A.举手表决通过《共同纲领》

    B.举手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对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进行讨论

    D.参加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 2、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如入无人之境”指的是(       

    A.结束了清朝统治

    B.实现了战略转移

    C.打击了军阀势力

    D.完成了国民革命

  • 3、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成果(    

    A.京师同文馆

    B.太学

    C.强学会

    D.京师大学堂

  • 4、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A.周恩来

    B.杨靖宇

    C.张学良

    D.毛泽东

  • 5、“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证,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英法火烧圆明园

    D.太平天国的兴亡

  • 6、某班级准备举办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展览,他们选取的素材可以包括

    ①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②领导南昌起义

    ③领导秋收起义

    ④参与解决西安事变

    ⑤出席万隆会议

    ⑥提出“一国两制”方针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④⑤⑥

  • 7、中国共产党在1937年7月15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其中提到“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这个宣言颁布的背景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华北危急 D.七七事变

  • 8、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

    A. 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B. 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C.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D. 割占巴尔喀什湖地区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 9、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都反对清朝的统治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D.都要求实行民主,反对专制

  • 10、为了繁荣文艺和科学事业,1956年,党提出的方针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兼容并包”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 11、2004年10月24日“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时,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角色是(     

    A.程咬金

    B.徐茂功

    C.魏征

    D.秦叔宝

  • 1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此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在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考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C.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D.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13、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B.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上游地区

    C.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 14、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团结的标志是( )

    A. 抗日战争胜利   B. 人民解放占领南京

    C. 新中国成立   D. 西藏和平解放

     

  • 15、“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894年

    B.1898年

    C.1901年

    D.1911年

  • 16、历史学家徐中约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这里,代表的杂志应该是(  )

    A.   B.   C.   D.

     

  • 17、太平天国运动中,《资政新篇》的作者是

    A.陈胜 B.洪仁玕 C.黄巢 D.洪秀全

  • 18、民国初年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服装是

    A.丝绸服饰

    B.唐装和长袍

    C.满族服装

    D.中山装和旗袍

  • 19、.“The  union  must  and  shall  be  preserved(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这是林肯1860年参加总统竞选时的主题。他认为美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A. 实现国家独立   B. 消除种族歧视

    C. 实现领土扩张   D. 维护国家统一

     

  • 20、1902年,梁启超给康有为写信,认为“欲救今日之中国,莫急于以新学说变其思想,孔子之学不适宜于新世界多矣”。由此可以得出梁启超主张

    A.制度变革,君主立宪

    B.废除科举,改革教育

    C.批判儒学,解放思想

    D.发展工业,实业救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从中获得了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 22、________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 23、到19世纪80年代为此,______割占中国北方领土________。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 24、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___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___年。

     

  • 25、____年8月1日,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26、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使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在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改革是______________改革;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是  

     

  • 2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路逐梦风雨兼程】

    (1)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重大事件

    19217

    ______诞生

    19236

    中共三大召开

    19278

    ______起义

    19351

    ______召开

     

    【梦想绽放给力前行】

    (2)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天辟地”、“武装斗争”、“生死攸关”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扼要说明。

    【同心筑梦气势如虹】

    (3)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通过探究和交流,你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

  • 28、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改编的军队名称是____________

  • 29、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建立: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_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____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选举________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 30、请写出与下列描述对应的会议、历史事件名称。

    (1)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是  

    (4)   的签订标志着近代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材料中的口号出自哪次运动? 发生在哪一年?  

    (2)这次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3)最能体现这次运动的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4)从这两则材料你看到中国人民的哪些精神?

  • 32、[党史篇章]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全国上下掀起来开展党史教育,下面我们也一起来参与检测自己学党史的成果吧。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做出了一个什么历史性决策?

    (2)“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结构图请根据提示完成上面结构图中A、B、C处的内容?

    (3)请写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 33、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是什么事件?运动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了一次什么尝试?拉开这次制度变革的序幕是哪一历史事件?

    (3)哪一事件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哪次革新运动。哪些人领导了这次运动?(列举1人)。

    (5)以上近代化探索事件,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的有哪些事件?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旧中国一般的土地情况来说,大体是这样的,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和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贫农、雇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

    材料二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土地制度?

    (2)阅读材料二,说出政府为实现广大农民的梦想采取了哪项措施?

    (3)练习材料一、二的内容,简述中央人民政府所采取措施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