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铁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 2、“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

    A. 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 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3、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强民族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郭沫若

    B.莫言

    C.巴金

    D.老舍

  • 4、下列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地点

    指挥者

    意义

    1938年春

    徐州

    李宗仁

    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的胜利

     

     

    A. 百团大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淮海战役

     

  • 5、20世纪80年代初,在大规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多方面的拨乱反正。拨乱反正的实质是

    A.坚持“两个凡是”方针

    B.调整国民经济

    C.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D.转移工作重心

  • 6、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革的十年浩劫

    D.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 7、“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南京解放

  • 8、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该变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甲午战争

  • 9、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主要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商品输出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开始沦为洋人的朝廷

  • 10、曾经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的中国“红三角”牌纯碱的研制者是

    A.张謇

    B.詹天佑

    C.茅以升

    D.侯德榜

  • 11、有一名黄埔军校的学员在晚年多次提及建校初期的四位领导人,其中回忆有误的是

    A. 孙中山

    B. 蒋介石

    C. 周恩来

    D. 李大钊

  • 12、20世纪20年代传唱的一首《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是指(   

    A.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B.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

    C.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D.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

  • 13、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辛丑条约》签订后

    C. 《北京条约》签订后

    D. 《马关条约》签订后

  • 14、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以下史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有(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抗战

    ②促成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抗战

    ③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④国民政府代表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结盟,共同抗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5、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地方田赋竟然增加了50%,盐税增加了两倍以上,以致老百姓家门口的对联也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主要反映了

    A.中华民国不太平

    B.北洋军阀之间相互倾轧

    C.北洋军阀军费开支增大

    D.北洋政府无视民生,百姓负担沉重

  • 16、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双十协定》的签订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 17、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18、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

    A.1949年9月

    B.1954年5月

    C.1956年9月

    D.1958年5月

  • 1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尼布楚条约》

  • 20、在清末爱国人士绘制的《时局图中》,各种猛禽恶兽占据在中国的领土上,形象地描绘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请问这一时局出现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方面:确立了______、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 22、(题文)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944年到1945年初,________________战场捷报频传,德国败局已定,日本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________,取得一系列胜利;________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________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____》声明。

  • 23、______ 所率先锋第四军在北伐战争屡破强敌,第四军被称为“铁军”,他也因此被誉为北伐名将。

  • 24、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_____与民主。

     

  • 25、完成下列相关知识填空。

    (1)他,是大庆油田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

    (2)他,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__

    (3)他,是一名军人,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_____

    (4)他,专注于田畴,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_

  • 26、历史上的口号或主张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的特征。

    (1)洋务运动期间,在“   ” “求富” 口号指导下,洋务派开展了一场维护清朝统治

    的自救运动。

    (2)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新文化运动提倡   与科学,促使人们思想空前解放。

  • 27、__________年6月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8、九一八事变:①时间:___________借口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导致此结果的原因:蒋介石采取___________政策②东北人民组织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___等在东北组织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

    ③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标志)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开始了。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29、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

  • 30、下图是__________会议上作报告。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1953年起我国对哪三个方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 3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引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这次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分别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和作出的重大决策。概括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 3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无尽黑暗指?一道闪电指?迎来曙光指?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却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多。”

    材料三 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四 试问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袭击,这次遭到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究竟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利用传教伪善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列宁《对华战争》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场战争?“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战争”指的是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的“割台湾”来源于哪个不平等条约?

    (4)请问材料四中“英国人、法国人……疯狂镇压”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何恶劣影响?

    (5)面对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