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循守旧而灭亡。持这种观点的是( )
A.地主阶级顽固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是( )
A.深圳、上海浦东 B.珠海、香港
C.汕头、澳门 D.深圳、厦门
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1921年7月份的一天)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会议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
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4、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对“冒险”带来的“益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
B.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为西藏的和平解放提供了条件
6、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这一性质的是( )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还我山东
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和约签字
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
A.西藏和平解放
B.建成京沪铁路
C.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
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
9、中国近代文艺作品成就突出,优先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以下文艺作品及其作者不正确的是
A.茅盾—《骆驼祥子》
B.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C.徐悲鸿——愚公移山
D.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山》
10、下表是1842年前后,英国从我国进口的某些货物关税税率表,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的衰败 B.协定关税的影响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通商口岸的开放
11、在北伐中,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并一鼓作气将国民革命军的旗帜插上武昌城头的名将是
A.吴佩孚 B.叶挺 C.孙传芳 D.贺龙
12、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了下面两幅图片。这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主 B.科学 C.自强 D.求富
13、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 实行土地改革
B.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实现国家工业化
D. 进行三大改造
14、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共同发起的重大军事行动是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5、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是在
A. 大连
B. 旅顺
C. 花园口
D. 威海卫
16、江泽民指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因为它
A.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B.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临时约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7、某公司筹拍《义和团》电影中,下列情节不符合历史是的是( )
A.义和团攻入紫竹林租界
B.设立拳厂、神坛,练拳习武
C.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D.兴起于1868年广东一带
18、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是
A. 南昌起义 B. 广州起义 C. 武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19、“这次起义像一声春雷,使千百万革命群众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严重挫败后,又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便是在这次起义中诞生的。”这里的“起义”发生在( )
A.南昌 B.广州 C.武昌 D.长沙
20、起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21、从历史分期上看,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2、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3、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24、1949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以_________为中心发起了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_________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25、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6、1978年,在安徽省(_____)县小岗村实行的包产到户,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7、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8、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故又被称为“_________”。
29、发动西安事变的“千古功臣”有张学良还有:
30、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__(会议)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1、关于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出现“短暂的春天”?
(2)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人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请你列出当时传入我国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
(3)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很多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4)中国历来重视发展教育,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请你举一例加以说明。
(5)中国早期的电影均为无声电影。请写出新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的名称。
3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遭受过哪两次重大挫折?从“革命道路”“生死攸关”两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33、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哪一句?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们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4、从19世纪中期一20世纪初期,中国屡遭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材料一: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2)材料二中“订得那样苛刻”的条约指哪一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3)材料三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写出这场运动中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这场运动有什么进步性?
材料四: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强大,应该而且也能像日本那样变法。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4)材料四“新的救国之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公车上书”有何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