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他曾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带病坚持工作,被人民称为“党的好干部他就是
A.袁隆平
B.华罗庚
C.邓稼先
D.焦裕禄
2、“入世”20年,中国的发展证明,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入世”指的是中国( )
A.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广泛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C.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关系
D.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这部“伟大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区域自治法》
4、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为: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③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③②① D. ③①④②
5、1895 年对于中国而言是动荡屈辱的一年,设想这一年你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莫过于参加
A.反荷兰侵略者 B.反清政府斗争 C.反割台斗争 D.参加辛亥革命
6、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雷峰 D. 焦裕禄
7、临行前,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人民解放军的领导干部们说:“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在此军事思想指导下,不久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赢得渡江战役的胜利
8、“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两弹一星”共同反映出的主题是
A.新生政权的巩固
B.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为某同学整理的知识要点,其内容能共同说明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D.五四运动获得胜利
10、下图是王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对“转折点”含义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B.开创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D.推翻了腐朽的北洋军阀政府
12、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
A. 卢沟桥事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淞沪会战
13、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 )
A.提出了改革开放
B.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
C.完成了拨乱反正
D.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14、某班学生开展故事会活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故事,下面是故事单。那么这次故事会的主题是( )
·林则徐:虎门销烟显意志 ·陈化成:抗英斗争展丹心 ·左宗棠:收复边疆固边防 ·邓世昌:黄海海战壮军威 |
A.反抗外来侵略
B.学习西方文化
C.维护民族团结
D.推翻封建统治
15、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原则
C.克服平均主义
D.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16、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最能印证这一史实的事件是( )
A.任职黄埔军校 B.领导南昌起义 C.参加辛亥革命 D.参加中共一大
17、南充五中初二某班同学准备举行“一五计划成果展览会”。他们搜集了以下资料,其中不适合采用的是
A. 武汉长江大桥
B. 沈阳飞机制造厂
C. 大庆油田
D.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8、19世纪中期,印度各阶层与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领导这场民族大起义的是(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尼赫鲁
D.圣马丁
19、某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呈现了以下三幅图片,他将要探究的主题是
A. 一大二公
B. 三大改造
C. 巩固政权
D. 恢复经济
20、解放战争中,这场战役“武力解决的方式打得十分精彩,和平谈判的方式也处理得非常圆满”。这场战役( )
A.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B.解放了东北全境
C.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1、1923年2月,_______________工人举行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2、在屈辱的近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事业步履蹒跚地发展着,根据提示写出有关内容.
(1)影片《 》是我国在国际电影节上第一部获奖影片.
(2)郭沫若创造历史剧《 》表达了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愤怒和对光明自由的渴望,
(3) 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制碱行业的垄断.
(4)步入近代,新的 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大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3、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4、______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______战役,全歼国民党七十四师。
25、现代马拉松长跑起源于哪一场战争:____________
26、1950年6月,我国颁布了《 》,这是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
27、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
(3)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
(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9、建立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____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0、从历史分期上看,鸦片战争是______的开端;从历史发展阶段看,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制度建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经济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4)政权建设,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5)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05年他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并担任该组织的总理。1911年成立临时中央政府,他担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他以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1)材料中的“他”是谁?
(2)材料中“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该组织是在哪成立的?(2 分)
(3)该组织的机关报和政治纲领各是什么?
(4)“他以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因宪法性质的文件”,这个“文件”指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族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当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在哪年?《南京条约》关于割地和赔款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34、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
材料三 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
——【美】罗斯福《炉边谈话》
(1)依据材料一,概括《国共合作宣言》发表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些会战?取得了哪些战果?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1940年下半年领导了哪次重要战役?概括其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