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实现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奇迹。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 )
A.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C.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 )
A.广州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起义
D.萍浏醴起义
3、下列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网页,关于中国同盟会的介绍错误的是
A. 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并任“总理”
C.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体现了“民主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思想
D.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指
A.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B. 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
C. 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D.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5、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华兴会成立
B.兴中会成立
C.金田起义
D.公车上书
6、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的
B.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 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D. 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7、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海大阅兵时指出:“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世代夙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北海舰队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8、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中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抗美援朝?
A. 为了保家卫国
B. 为了称霸世界
C. 为了打击美国
D. 为了和平共处
9、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渡江战役 B.三大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0、赋有深刻寓意的历史漫画往往能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如下漫画揭示的历史现象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变成傀儡工具
11、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并在元旦登基。1916年2月25日下令缓办帝制,撤销大典筹备处,3月22日又宣布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袁世凯从称帝到取消帝制,总共经历了83天。袁世凯的“皇帝梦”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了“二次革命”
C.袁世凯的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D.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
12、革命的理论思想是指导革命行动的指南,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
13、在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出现了对外开放的四种格局,其中最早形成的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的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14、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中写道“随着城头的枪声响起,一场全国性的各省独立运动爆发了,清王朝犹如泥人一般摇摇欲坠。”材料概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黄花岗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15、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 )
A.外来侵略促进国家意识觉醒
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
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
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
16、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
A. 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 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C.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D. 结束了封建帝制
17、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一书中指出:“大量兴建的小高炉、小土炉,生产成本高,原材料消耗多,却炼不出合格的钢,甚至无法正常生产,最后只能报废。”这一现象出现在( )
A.“大跃进”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18、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发展起来是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期间 D.中华民国成立后
19、1984年,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进行股份制改革
D.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20、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穷问题。我国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2、识图,回答问题
(1)上图是_____________浮雕,发生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2)这一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____________”
(3)这场革命运动总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23、中国梦的本质是______
24、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它标志着“____________”的诞生。
2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国家)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三国干涉还辽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提出了“________”的政策。
26、观察《红军长征路线图》,将下列事件或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方框
A.长征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7、世界的一隅,经过历史的洗礼,让我们刻骨铭心。根据提供的相关信息写出相关的地名。
(1)目前,汽车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一五”计划期间第一个载重汽车制造厂在 。
(2)它的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它是 。
(3)它很美丽,既是我国最早被迫开放,同时又是最早主动开放的城市,它是 。
28、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__________________。
29、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________。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30、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____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3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走上了对外开放的轨道,中国迄今的开放大致经历了三大浪潮的推进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做出对外开放重要决策的条件有哪些?
(2)我国对外开放有何重大发展?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对外开放和实现中国梦有何关系?
3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1到图2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2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3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民族独立梦,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什么?为此,在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什么方针,有什么意义?
(3)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20年前的12月20日回归祖国的是什么地方?它的回归有什么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共622人。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材料二 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材料一中这次会议通过了什么文件?这个文件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一中参加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和海外华侨代表”体现了我国的哪一项政治制度?
(3)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