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德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思养的宠物狗能帮小思开门,小思和他的宠物狗心有灵犀

    B.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脸就要展开似的。

    C.他听了励志者的教诲顿时气冲斗牛,决心大干一番。

    D.华为的员工在世界各国间飞来飞去做生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 2、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国际湿地城市按照《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各缔约国提名,经《湿地公约》常委会批准,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的城市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是全球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旨在以创促建、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理念,将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深度融合。

    2018年,全球18个城市获得了首个“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我国哈尔滨、海口、银川、常德、常熟、东营等6个城市位列其中。

    2022年,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其中我国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武汉、盐城7个城市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国际湿地城市43个,其中中国13个,位居第一

    A.文中的“”“要求”“提名”都是动词。

    B.文中的“城市”“开展”“盘锦”都是名词。

    C.文中的“深度”是形容词,“榜上”是代词,“第一”是数词。

    D.“2018年,全球18个城市获得了首个‘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一句中,“首个”一词运用不当。

  • 3、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 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样是回忆恩师,现代作家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烘托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而诗人臧克家则以其澎湃凝练的语言展现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时的巨人形象。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C.《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晚号六一居士,被尊称为“文圣”,唐宋八大家之一。

    D.小说《骆驼祥子》不仅写活了“小人物”祥子,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赵四、大胆泼辣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还有抢车的大兵、敲诈祥子的杨太太、不给仆人饭吃的曹先生等,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bāo)     (mì)        咄逼人(duó)

    B.(kuàng) 高(miǎo)     倾盆瓢(pō)

    C.(yán)     集(jù)          临人间(wèi)

    D.冷(qī)       (qí)          争先后(kǒng)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qī)萋        (shì)     海市(shèn)楼     (shān)姗来迟

    B.(diàn)基     (jué)     气冲(dǒu)牛       仙露琼(jiāng)

    C.(lǐn)冽       (xūn)     (wù)痛绝        (qiè)而不舍

    D.粗(zhuō)     (shù)     (xiǎn)为人知     (yàng)怏不乐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鲁肃过寻阳        及:(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________

    (3)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向(__________

    (4)日月广明之           道(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3】甲文鲁肃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与乙文中“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都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不过烘托的内容有所不同。甲文是表现了吕蒙______;乙文是为了烘托吕蒙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经典诗文默写。

    (1)不闻机杼声,__________。(《木兰诗》)

    (2)__________,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3)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木兰诗》)

    (4)__________,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5)小弟闻姊来,____________。(《木兰诗》)

    (6)脱我战时袍,__________。(《木兰诗》)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凌晨1时许,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摘编自人民网,责编赵竹青、吕骞2021年5月15日)

    材料二:

    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尤其是近两年,航天发射次数每年都在30次以上。

    在航天探索方向和技术路线上,中国航天也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显示出世界航天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不久的将来,中国航天将实施多项重大工程任务,创新探索前所未有,但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展望未来发展,航天专家王礼恒院士说:“目前航天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要补齐短板,敏锐关注航天领域新动态、趋势、发展,抢占先机。”

    在世界航天方阵中,我国属于航天大国,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正处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路上。

    (摘编自 余建斌、冯华《中国航天重大计划稳步推进》,《人民日报》2020年4月27日)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7年来,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不断攀登新的科技高峰,可喜可贺、令人欣慰。”

    在新时代,尤其当我们处于将强未强的时候,更要发挥自己的联合优势,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尤其像航天这样非常尖端的科技领域,新型举国体制迸发出的不仅是“1+1”的合力,更是乘数的、几何倍数的效果和速率。

    此外,总书记强调:“探索浩瀚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要推动实施好探月工程四期,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总书记寄语航天事业的三层深意》,新华视点2021年2月23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凌晨1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

    B.4时许,“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C.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

    D.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停泊轨道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

    【2】下列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航天已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发射次数每年一直都在30次以上。

    B.在航天探索方向和技术路线上,显示出世界航天领域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C.中国航天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已能应对航天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问题,无需借鉴他国经验。

    D.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

    【3】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好探月工程,探索浩瀚宇宙是只是我国航天事业中宇航员们的共同梦想。

    B.在新时代,我们不需要继续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

    C.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在航天这样的尖端科技领域行业迸发不出来。

    D.“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是大力弘扬的探月精神。

    【4】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哪些意义或价值?请依据材料作简要的梳理和概括。

  • 11、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东西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回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选文有删改)

    【1】文中叙述了哪几件让“我”心痛的事?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的画横线句子。

    【3】第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优秀品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好书,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请以“我的阅读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