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遂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竹筛  腋下  猜想  废寝忘食

    B. 脑髓  走廊  秕谷  众目葵葵

    C. 确凿  锡泊  陌生  饥肠辘辘

    D. 狼呗  企盼  灌溉  威风凛凛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整治力度。

    B.这位建筑师的独特设计和出色业绩,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C.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D.由于井房的经历,使海伦·凯勒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hūn) 憔(cuì) (hùn)为一谈

    B.静(mì) (lì)笑 (duō)咄逼人

    C.(hàn)萏 (kuī)甲 人迹罕(hǎn)至

    D.蝉(duì) 志(dǔ) (xī)淅沥沥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像”“好像”“仿佛”“……似的”等比喻词连接,是明喻。

    B.“秋风阵阵,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一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

    C.“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

    D.“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 5、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B. 《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C. 《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为曲牌名。

  •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A.莫怀戚的《散文》一文通过一个故事形象地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和谐观念。

    B.冰心的《金色花》这首散文诗,本首散文诗是借助金色花的形象,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C.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D.《次北固山下》里的沧海气势雄伟。作者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

     

  •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有很强的抒情性。《春》抒发了朱自清对春天的热切赞美,《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老舍对济南深切的喜爱和怀恋。

    B.动词和名词是我们常见的两类词。“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这句话中,“手指”“花叶”是名词,“搓捻”是动词。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指王昌龄;陈寔因曾任太丘长,故称“陈太丘”。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赵括(人名,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人名,赵国名将),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人名,秦国将领)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

    (注释)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④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⑤使:假使。⑥赵:赵国。⑦易置:撤换。⑧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⑨绝:截断。⑩坑(kēnɡ):活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必于石下迎水处沙为坎穴___________ (2)括母问奢其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3赵奢认为儿子赵括能做大将带兵打仗吗?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呢?请选用原文回答。

    4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说说你从中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填空。

    (1)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对困苦的生活的。

    (2)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   ,继续前进。

    (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又酸又甜,色味哦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4)杜甫在《登岳阳楼》一诗中的抒写国家不幸的诗句是:    

    (5)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知之乎!

    (6)《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是: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 (选自朱自清《春》)

    1下列对文本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写人的活动和人的感觉反衬出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B. 第④段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春花,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 第⑤段的加点词“卖弄”,在文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

    D. 本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正确的选项是(   )

    A.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3第④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语句的次序能否变动?为什么?

    4景物本身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文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举例说说你的看法。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风雪夜归人

    ①三十多年前,父亲在离家三十里路的地方上班,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

    ②冬天的天,像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寒气阵阵,天空透着捉摸不透的意味。父亲抬头望了几次天,说:“这天阴了好几天了,雪也没下,我还是去吧,厂里一大堆事,耽搁不得。”母亲说:“下雪了咋办,还是别去了。”父亲犹豫了一下,推起车子出了家门。

    ③过了一会儿,天阴得更沉了。没多久,雪纷纷扬扬下了起来。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母亲叹口气说:“让你爸别去上班了,他偏不听,下雪了还咋回家!”父亲轻易不会歇班,他挣的钱要供我们一家开支呢。

    ④到了下午,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母亲在屋里屋外团团转,雪地上留下她杂乱的脚印。“雪越下越大了,你爸可咋回来呀!”母亲语气里有明显的担忧和焦虑。“我爸今天也许不回来了呢,听他说那里有住的地方。”我安慰母亲。

    ⑤黄昏时分,雪渐渐小了,但地上的雪更厚了,脚踩上去立即陷出深深的窝,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问母亲:“我爸今天不回来了吧?”母亲无比笃定地说:“回来!他肯定回来!”

    ⑥夜色笼了过来,母亲站在门口翘首遥望,可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冰天雪地,我在呼啸的风中瑟缩着,感觉要被冻成一根冰棍。“妈,回家等吧!”我开口说话时,牙齿都要打战。母亲却目光专注地遥望着村口,一声不吭,她在雪花飞扬中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姿势和表情,那姿势和表情像雕像般肃穆。忽然,母亲说:“走!回家做饭,你爸回来得吃上热乎饭!”

    ⑦母亲认定,父亲一定会回来。我跟着母亲在屋子里忙碌起来。小小的屋子里,炉火烧得正旺,温暖弥漫着,与屋外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的时候,分外觉得“家”这个字眼是那么可亲。母亲烧起灶火,忙着熬红薯粥。她嘱咐我在炉火上烧开水:“多烧点开水,你爸回家得赶紧让他用热水洗洗,暖和暖和。”灶火上熬着红薯粥,母亲开始切白菜,切豆腐,洗粉条,她要做父亲最爱吃的大炖菜。

    ⑧屋子里,饭菜香味弥漫着,妹妹饿得叫起来:“妈,我要吃饭,爸爸今天肯定不回来了。”夜色漆黑,别人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可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的态度依旧坚定:“你爸一定会回来的,再等会儿!”我和妹妹围着炉火,静静等待。母亲则一趟趟往外面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焦虑。

    ⑨母亲不再出门去,但眉头紧锁着,她的焦虑在升级。就在我们都等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回来啦!”妹妹喊起来,我和母亲也一跃而起。我们面前的父亲,简直成了雪人!他衣服上都是雪,眉毛、胡须上也都是雪,整个人都是白的。“赶着做事,回来晚了。”父亲开口说话,“三十里地,我一步步走回来的!”父亲嘴巴像被冻僵了一般。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我赶紧把门关紧,让屋里的温暖一点点融化父亲的寒冷。

    ⑩父亲坐到餐桌前,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张口想要说什么,又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一句话:“家里真暖和!”

    【1】品味下面的景物描写在原文中的作用。

    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

    【2】下面的句子中蕴含了人物什么心理?请具体分析。

    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

    【3】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家里真暖和”中“暖和”一词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感动在心中荡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