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论语》中,多处提到“君子”。下面对“君子”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即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恼怒。这显示了君子修养高,有风范。
B. “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君子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保持尊严。
C. “君子不器。”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这是主张君子应该具备多种才能技艺。
D.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不勾结,小人勾结不团结。君子应该胸怀广阔,公正待人,不结党营私。
2、唐僧师徒经过黄冈岭时,遇到一只老虎精拦路,孙悟空、猪八戒与其打斗时,它抓下自己的虎皮盖在卧虎石上,然后化阵轻风掳走了唐僧。这个情节中老虎精所采用的计谋是( )
A.声东击西
B.金蝉脱壳
C.一箭双雕
D.以逸待劳
3、下面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今年“五一”期间,①市文化旅游系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市有43家公共图书馆、41家文化馆免费开放,并提供内容丰富的线上服务。②津津曲艺场推出了儿童剧《老虎拔牙》、话剧《茶馆》等剧目。③市博物馆举办了《新时代的先声一一五四运动图片展》《魅力青春摄影展》等活动。④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D.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
C.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不利于身心健康。
D.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 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 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 有了 。
A.岿然不动 温暖 含情 依靠 着落
B.安静不动 暖和 含笑 着落 依靠
C.安静不动 温暖 含笑 依靠 着落
D.岿然不动 暖和 含情 着落 依靠
7、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国际湿地城市是按照《湿地公约》决议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由各缔约国提名,经《湿地公约》常委会批准,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的城市。开展国际湿地城市认证工作是全球加强城市湿地保护的创新举措,旨在以创促建、提升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湿地保护意识,倡导城市与湿地和谐共生理念,将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深度融合。
2018年,全球18个城市获得了首个“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我国哈尔滨、海口、银川、常德、常熟、东营等6个城市位列其中。
2022年,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名单揭晓,全球共25个城市获此殊荣,其中我国合肥、济宁、梁平、南昌、盘锦、武汉、盐城7个城市榜上有名。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国际湿地城市43个,其中中国13个,位居第一。
A.文中的“是”“要求”“提名”都是动词。
B.文中的“城市”“开展”“盘锦”都是名词。
C.文中的“深度”是形容词,“榜上”是代词,“第一”是数词。
D.“2018年,全球18个城市获得了首个‘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一句中,“首个”一词运用不当。
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杨大年作文
欧阳修
杨大年①每欲作文,则与门人宾客饮博②、投壶、弈棋,语笑喧哗,而不妨构思。以小方纸细书,挥翰③如飞,文不加点④,每盈一幅则命门人传录,门人疲于应命,顷刻之际,成数千言,真一代之文豪也。
注释:①杨大年:北宋文学家。②博:弈棋之类的游戏。③翰:毛笔。④点:修改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睨之久而不去 睨
(2)但微颔之 颔
【2】下面各项加点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B.尝射于家圃 吾射不亦精乎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手熟尔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尔安敢轻吾射!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
【4】甲文中卖油翁的“惟手熟尔”,在乙文中杨大年的身上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填空)。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3) 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10、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小题。
牵牛花开绕满园
徐廷华
①夏日清晨,数丛牵牛花蓦地爬上了庭院中的篱笆顶梢,红的、白的、紫的小喇叭一朵朝天次第而开,楚楚动人。“素罗笠顶碧罗搪,晓卸蓝裳着茜衫。望见竹篱心独喜,翩然飞上翠琼簪。”杨万里把牵牛花比作少女,将牵牛花的形态、色彩、特性写得淋漓尽致。
②牵牛花又名喇叭花。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可见,在夏天的众多花草中,牵牛花无疑算得上是宠儿了。牵牛花是一种很勤劳的花。每当公鸡刚啼过头遍,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来。
③它开花的过程很奇特,先由螺旋的蕾头渐渐地展开,形成立体的小五角星状,再展开如旋转的风车状,扩张着变成稍大一点的五边形,最后才形成近似圆形的花冠,沐浴着晓雾,羞迎着阳光。人们在晨曦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饱览着点缀于绿叶丛中的鲜花,真是别有一番情趣。缘于此,牵牛花又名“朝颜”。
④牵牛花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村中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腹胀难忍、四肢肿胀、大便干燥。很多医生都治不好这种怪病。村里有个牧童。一日,他的牛突然开口对他说:“远方有一座大山,山中长着许多像喇叭的小花,找到了它的种子,就可以治好全村人的病。”牧童听后,带着干粮,牵着牛就去寻找远方的大山。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像喇叭一样的小花,并带着花的种子牵着牛回到家乡。得病的村民吃了花的种子,都神奇地恢复了健康。大家为了纪念牧童,把这种花的种子叫“牵牛子”,并把它种到地下,为更多的百姓治病。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对此解释说:“牵牛子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
⑤艺术家、画家、诗人,绘画作诗赞颂牵牛花。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特爱牵牛花。他认为,牵牛花是勤劳的使者,每天清晨吹响破晓的小喇叭,如雄鸡高歌,催人奋起。他常与牵牛花比赛,看谁起得最早。梅兰芳往往抢先一步,借着牵牛花晨曦开花之时,就苦练身段。他演《贵妃醉酒》中贵妃赏花的“卧鱼”身段,就是看花时受到的启发。每到牵牛花盛开时,他总要邀请著名画家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张大千等到家中赏花作画。齐白石画了幅牵牛花送梅兰芳,上面题词:“百本奉牛如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并说自己画牵牛花,多以梅家牵牛花为“模特”。
⑥牵牛花不仅仅为现代人所喜欢,历代文人墨客也争相为牵牛花创作诗词歌赋。
⑦宋代林逋《牵牛花》诗云:“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滴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是说牵牛花的喇叭口,如流泉喷涌,又似淡蓝色的羽纱剪裁而成。旺盛的藤蔓在墙头上互相缠绕。每年七夕织女与牛郎相会,牵牛花一直要开放到深秋,好似牛郎、织女忠贞爱情的象征。
⑧宋代文同写的《牵牛花》诗,还赋予牵牛花新的寓意:“柔条百尺长,秀萼包千叶。不惜作高架,为君相引接。”把牵牛花搭架攀缘生长,寓意甘作人梯的高尚品质。
⑨细一观察,牵牛花果然不仅只在竹篱笆上,即便是一根细绳子,它照样能飞攀而上。简约的花形中蕴藏着一股力量,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人钦佩。
(《光明日报》2017年8月18日)
【1】牵牛花的开放经历了一个怎样奇特的过程?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进行赏析。
【3】文章第④节用了许多笔墨写了关于牵牛花的传说,你认为这一内容能否删掉?为什么?
【4】从古至今,牵牛花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称颂,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原因。
11、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地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享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___________________→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妈妈何种心理。
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⑱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书架陪伴少年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12、我为 点赞
请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