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法律是某种凭借允许禁止之智慧管理整个世界的永恒物……存在过源自万物本性、要求人们正确地行为和阻止人们犯罪的理性,它成为法律并非始于它成文之日,而是始于它产生之时。”该材料表明
A.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B.罗马法以自然理性为基础
C.罗马法至今仍有其适用性
D.法律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2、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把世界各地连在一起
B.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C.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D.葛底斯堡大捷——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
3、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这一年属于
A.公元前1世纪前期
B.公元前1世纪后期
C.公元1世纪前期
D.公元1世纪后期
4、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各组说法中,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斯巴达克起义—推翻了罗马帝国 B.生产力水平提高—西欧城市兴起
C.伯里克利改革—罗马确立共和制 D.日耳曼人大举入侵—拜占庭灭亡
5、据统计,阿拉伯帝国的智慧宫从希腊语译过来的著作100多部;从波斯语翻译过来的作品约20部;从印度梵语翻译过来的有关著作约30部;从奈伯特语翻译过来的有关著作约20部。据此可知,阿拉伯帝国( )
A.文化兼容并蓄
B.崇尚学术自由
C.教育体系完备
D.文明领先世界
6、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美国的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7、它是古代印度典型而森严的等级制度,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并且各等级世代相袭。"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种姓制度
C.君主专制
D.民主制度
8、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有离异和回归两种倾向。在那时的西欧,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和背离: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材料认为文艺复兴
A.是单纯的复古
B.包含着创新
C.既有复古又有创新
D.具有矛盾性
9、运用表格归纳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空白处对应的是( )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5世纪 | 大和政权兴起 | 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
646年 | 大化改新 | , |
12世纪晚期 | 设幕府于镰仓 |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
A.六年授田一次
B.废除私地、私民,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统一赋税
D.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0、“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辉,被滑铁卢之战抹去了一切。但我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材料中“我”指的是
A.罗伯斯比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克伦威尔
11、由于没有专制的大一统政治体制,也就没有-家独大的思想专制局面,这使得当时的学术活动极少受外在约束,先秦的学者面对一望无际的土地,自由地放牧、耕作、探险,所到之处,留下自己深深的脚印,成为后人的路标。与这段描述直接相关的是( )
A.焚书坑儒
B.百家争鸣
C.尊崇儒术
D.八股取士
12、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
A.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为限制王权
C.为巩固资产阶级的专政
D.为镇压人民的反抗
13、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俄国农民免费获得“份地”
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14、1958年,毛泽东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这一思想主要解决的是(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15、如图,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这次战役,对整个战争进程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C.开辟了打击德军的欧洲第二战场
D.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争
16、《英国通史》中对某一历史事件这样写道:“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这一历史事件是
A.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B. 1642年国王挑起内战
C.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D. 1688年“光荣革命”
17、恩格斯曾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并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这是因为
A.它没有把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起来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D.它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18、这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重要文献,它被誉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出生证书”。这一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大宪章》 D.《独立宣言》
19、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组合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造纸术
B.古罗马——“儒略历”
C.古希腊——《荷马史诗》
D.古埃及——《掷铁饼者》
20、开工业文明先河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1、公元前31年,________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公元前27年,他首创“元首制”主义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________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22、多元的古代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探究方式 | 探究实例 | 探究问题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 欣欣在印度拍摄的照片,这是佛教八大圣地之一的佛出生地蓝毗尼园。据所学可知,该宗教创立的时间是① ,其创始人是② 。 |
“电影是现实的片断” |
| 萌萌观看电影《亚历山大大帝》,由牛津大学历史教授担任顾问,可谓巨作。亚历山大大帝原本是③ 国王,发动东征灭掉④ 帝国,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
“这是网络与云的时代” |
博洛尼亚大学 | 这是华华对“博洛尼亚大学”的网络检索结果。该大学被称为“大学之母”。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于⑤ 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⑥ 。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2018年8月28日,小馨前往南京图书馆听公益讲座,了解古罗马建筑。⑦ (人物)建立罗马帝国后,版图不断扩张,至公元⑧ 世纪达到最大。罗马建筑对后世影响深远。 |
23、《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中①处是______(地名);《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地名)。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 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
24、项羽骁勇善战,在________(战争)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消灭;公元383年,在________(战争)中,前秦被东晋打败。
25、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_》一书。
26、新兴城市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吸引人们__________的地区,如道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7、_______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_______在伦敦正式出版。这一年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
28、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
持续时间 | 参加国 | 死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4年多 | 30多个国家 | 3000多万人 | 3400多亿美元 |
A.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
B.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C.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D.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29、【工业革命序幕】1765年_______发明了“珍妮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30、下图是_____,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31、近代以来,西欧资本主义萌芽逐步发展,欧洲开始酝酿一次大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4世纪中叶,在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试举一例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15、16世纪的西方开启了探寻新航路的浪潮,在这一时期最先探寻新航路的是哪两个国家?发现美洲的是哪一位航海家?新航路开辟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3)美洲大陆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促使欧洲人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分析“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4)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过。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32、中古时期是人类文明史的承前启后时期。当笼罩着它的神秘纱幕逐渐从欧洲飘散,一个新的世界即将来临。
(1)11世纪开始,西欧农民逐渐涌入城市。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
(2)14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前夕,一些贵族逃往南欧、西欧,携带的古希腊罗马珍贵典籍为哪场思想解放运动准备了条件?请列举这场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一部代表作品。
(3)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派遣开始远航,他到达了哪里?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的是哪支船队?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君主是哪位?1689年,英国通过哪部文献开始确立了新的政体?
(5)综合以上,你认为推动世界历史翻开新篇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3、重返亚太是美国新世纪重要的战略。
请回答:
(1)1921年1月,美国发起并召开了九国参加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在哪个城市举行?会上最大的获利国是哪国?此次会议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这个最终形成的格局被称为什么体系?
(2)1941年12月7日,美国遭到了偷袭。惨遭重创的是哪个军港?
(3)二战后,哪个亚洲国家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以至于该国经济一度跃居全球第二?
合作是共渡难关.共谋发展的重要手段。
请回答:
(4)1942年1月,为打败德意日及其追随者,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合作宣言。该宣言的原名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
(5)1955年,为了在军事上反制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联合成了什么组织?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的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某国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摘编自统编教材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探险家”,请你举出两个探险家名字来。
(2)材料一中“西班牙和萄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3)材料二中提到的“某国”是指哪一个国家?
(4)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开始于什么时候?
(5)根据所学,英国在大西洋上最终建立了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三角贸易,三角贸易对英国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