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4,2,则输出的
( )
A.2 B.3
C.4 D.5
2、复数的共轭复数的模为( )
A. B.
C.
D.2
3、函数在
上的图像大致是( )
A.
B.
C.
D.
4、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5、已知函数,则
的值是( )
A.
B.
C.3
D.
6、设实数满足约束条件
,则目标函数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7、已知函数,则
( )
A.
B.
C.
D.
8、已知是第一象限角,
,则
( )
A. B.
C.
D.
9、已知椭圆:
(
)与圆
:
,若在椭圆C1上存在点P,使得由点P所作的圆
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椭圆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其顶点均在同一球的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 )(参考公式:球的表面积公式为,其中R是球的半径)
A. B.
C.
D.
11、下列不等式的最小值是的是( )
A.
B.
C.
D.
12、已知函数若
,则
( )
A.
B.2
C.
D.4
13、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
,若
,且
,则
( )
A. B.
C.
D.
14、已知复数(
是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
( )
A.-2 B.-1 C.0 D.2
15、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命题“若,则
”的否命题 B. 命题“若
,则
”的逆命题
C. 命题“若,则
”的否命题 D. 命题“若
,则
”的逆否命题
16、已知{an}满足a1=a2=1,,则a6-a5的值为( )
A.48
B.96
C.120
D.130
17、已知,则
( )
A. B.
C.-3 D.3
18、若直线是曲线
的一条切线,则
的解析式不可能为
A.
B.
C.
D.
19、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
,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 )
A. B.
C.2 D.3
20、已知命题存在
,曲线
为椭圆;命题
的解集是
.给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
①命题“且
”是真命题; ②命题“
且
”是真命题;
③命题“或
”为真命题; ④命题“
或
”是真命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1、若,则
的值是__________.
22、已知函数若关于
的方程
恰有5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3、求函数的值域_____________.
24、若等比数列的前5项的乘积为1,
,则数列
的公比为________ .
25、若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得到的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______.
26、艾萨克·牛顿(1642—1727)被称为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在数学方面,牛顿“明显地推进了当时数学的每一个分支”.牛顿在给莱布尼茨的信中描述了他的一个发现——广义二项式展开.即,其中广义二项式系数
,
,
,k为正整数.根据以上信息,若对任意
,都有
,则
______.
27、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
与椭圆
的右焦点重合,抛物线
与椭圆相交于点
,延长
交抛物线
于点
.
(1)求抛物线的方程;
(2)求的值.
28、已知函数满足
(其中
为
在点
处的导数,
为常数).
(1)求的值;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3)设函数,若函数
在
上单调,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9、如图,在四棱锥中,
平面
,四边形
是矩形,
点
是棱
的中点.
(1)证明:平面平面
.
(2)若,且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求四棱锥
的体积.
30、已知函数,
且
是曲线
的切线.
(1)求实数a的值以及切点坐标;
(2)求证:.
3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满足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
的前n项和为
,求证:
为定值.
32、在2018、2019每高考数学全国Ⅰ卷中,第22题考查坐标系和参数方程,第23题考查不等式选讲.2018年髙考结束后,某校经统计发现:选择第22题的考生较多并且得分率也较高.为研究2019年选做题得分情况,该校高三质量检测的命题完全采用2019年高考选做题模式,在测试结束后,该校数学教师对全校高三学生的选做题得分进行抽样统计,得到两题得分的统计表如下(已知每名学生只选做—道题):
第22题的得分统计表
得分 | 0 | 3 | 5 | 8 | 10 |
理科人数 | 50 | 50 | 75 | 125 | 200 |
文科人数 | 25 | 25 | 125 | 0 | 25 |
第23题的得分统计表
得分 | 0 | 3 | 5 | 8 | 10 |
理科人数 | 30 | 52 | 58 | 60 | 200 |
文科人数 | 5 | 10 | 10 | 5 | 70 |
(1)完成如下2×2列联表,并判断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选做题的选择”与“文、理科的科类”有关;
| 选做22题 | 选做23题 | 总计 |
理科人数 |
|
|
|
文科人数 |
|
|
|
总计 |
|
|
|
(2)若以全体高三学生选题的平均得分作为决策依据,如果你是考生,根据上面统计数据,你会选做哪道题,并说明理由.
附:
0.050 | 0.010 | 0.001 | |
3.841 | 6.635 | 1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