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发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从陪审团审判到刑事诉讼确立了诸多原则,如法官中立的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等。这些原则的核心目标在于( )
A.维护公民权利
B.坚持权力制衡
C.遵循民主程序
D.保护私有财产
2、1413年,明政府在平定思南、思州二土司之乱后,分其地为八府四州,并分湖广、四川、云南三布政司地置贵州布政司。这一做法
A.扩大了统治区域
B.加强了边疆管理
C.解决了割据隐患
D.废除了行省制度
3、北魏孝文帝采取措施改革鲜卑族的婚姻丧葬、发式服饰、生活习惯等,此后鲜卑族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逐渐与汉族趋同。据此,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完成鲜卑族文化转变
B.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
C.推动民族的交流交融
D.推崇儒家礼治与孝治思想
4、1897-1931年间,环渤海湾的大连和威海迅速崛起,一战后“东三省与美国贸易额的90%”经过大连,威海卫的商号和洋行竟达700余家。而此前较早开埠的烟台、牛庄和天津地位逐渐下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独立的实现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殖民侵略的扩张
D.民族工业的发展
5、有学者指出:“经过二战时期战时经济对计划的刚性需求和细化安排,计划经济变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一种不可更改、天条铁律般的固定模式。不仅备战经济、战时经济如此,就是战后和平年代的经济,亦复如此。”这一观点可用来说明苏联( )
A.计划体制阻碍战时工业发展
B.走市场经济道路具有一定必要性
C.战后经济深受传统体制掣肘
D.经济领域完全背离马列主义原则
6、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科普法》。为贯彻落实《科普法》,中国科协举办了首届全国科普行动日活动,后更名为“全国科普日”,各级科协在每年的科普日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这表明我国科普事业( )
A.已形成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B.极大增强了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
C.步入了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D.迅速提高了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
7、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多次悲叹,他要通过国会办成一件事情真是难上加难。在美国,国会的处境也并不轻松,它通过的立法常常被总统否决,有时候甚至被最高法院宣布为违宪。这可以用来说明美国( )
A.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
B.三权分立体制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C.国会丧失立法权
D.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8、1832年、1867年和1884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上述现象反映了19世纪的英国
A.改革是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唯一方式
B.全体人民的普选权得以实现
C.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D.民主进程滞后于经济发展
9、孟子说:“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左传·昭公十三年》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此外,“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
A.包含着对旧有势力的变相承认
B.加强了诸侯国对周王室的隶属关系
C.将血缘关系与地域关系融为一体
D.表明中央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掌控
10、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11、如图是普法战争初期的法国漫画,选自《想象中的胜利》。漫画中的俾斯麦正拿着扫帚,催促着混乱的普军逃跑.“快啊!快啊!你们这群蠢货!”。该漫画( )
《拿着扫帚的俾斯麦》
A.准确描述了战争真实
B.反映出普军纪律严明
C.塑造了英勇的法军形象
D.低估了普鲁士国家实力
12、二战后,印度由占总人口5%的本土精英阶层推动而获得了民族独立。而这些精英则有着西方教育背景,他们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因此当他们掌权之后,仍然保留宗主国建立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模式,财产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印度( )
A.本土殖民力量强大
B.发展严重依赖西方
C.加入资本主义阵营
D.难以摆脱西方羁绊
13、中古时期,西欧庄园农民或农奴依照月份和季节进行劳动,任务主要包括播种、收获、修剪果枝、剪羊毛、脱粒、榨葡萄汁、照顾牲畜等。这体现出的劳作方式是( )
A.原始社会的集体耕作
B.农业庄园式劳作
C.手工业家庭式劳作
D.农业家庭式劳作
14、如图是截取的一位老师讲授新课的课件,观察此课件,本节课教师最有可能会讲到( )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②反对专制求民主 ③德先生赛先生 ④建立农村根据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每天最多纺纱3斤。宋元之际,产生了将水力运用于纺织机械的大纺车,这种纺车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这一变化表明( )
A.工具进步促进了纺纱效率的提高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
C.商业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D.纺织业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段
16、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请根据下表信息,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1864年 |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科学地制定出罐头生产工艺。至此,罐头工业进入到现代世界食品工业当中,并传至世界各地。 |
1923年 | 瑞典工程师发明了第一台压缩式电冰箱,由此生产出了家用电冰箱,它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逐渐越来越多的食用。 |
1958年 | 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方便面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
A.食品技术创新改变生活方式
B.中西饮食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
C.科技进步推动食品种类创新
D.工业革命推动食物结构改变
17、汉初墓葬一般比较节俭,当时的统治阶级都认为“以石为椁”是墓葬中的奢侈行为。汉武帝以后,帝王的厚葬现象开始十分突出,丧葬耗费尤为惊人,下层百姓也纷纷效仿,至于发屋卖业,厚葬之风愈演愈烈,“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止”。引起厚葬之风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社会习俗的奢靡
C.统治者大力提倡
D.选官制度的变革
18、16世纪的欧洲思想家在发掘、整理、颂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同时,对其教育、体育盛况极为憧憬,盛赞希腊(特别是雅典)体育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引发了欧洲新体育思潮的兴起,教师经常组织学生练习骑马、角力、击剑、射箭、游泳运动、赛跑和做各种游戏。该思潮的勃兴( )
A.摧毁了封建教会的思想专制
B.宣扬了理性与自由的精神
C.反映了对人自身价值的重视
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19、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在联合政府领导下)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应采取调节的政策,成立商品合作社扶助小手工业者,废除苛捐杂税培植小商业者,发展国防工业与资本主义展开竞争,大胆地让资本主义去发展而不是压制资本主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中国社会性质尚未改变
C.中共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至城市
D.解放战争需要物质基础
20、北宋土地兼并问题在神宗时期已十分严重,王安石变法反对兼并,却不主张“遽夺其田以赋贫民”,说“此其势固不可行;纵可行,亦未为利”,其“抑兼并”主要针对“有可能与‘人主争利’的‘兼并之人’”。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
A.突破了重本抑末思想
B.符合了经济发展规律
C.解决了政府财政困难
D.限制了商人势力扩张
21、下图为江苏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这可用于探究( )
A.田庄经济的基本特征
B.稻作农业在南方出现
C.犁耕技术的趋于成熟
D.先进耕作方式的传播
22、司马迁把当时周边少数民族,如匈奴、南越等史传归人《史记》列传,具有等列天子臣民之义。 司马迁此举( )
A.彰显史学和文学特色兼具的风格
B.便利了经学向边疆地区的传播
C.符合当时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
D.创设出纪传体通史的写作体裁
23、秦朝创立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三省六部制
24、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针对某个体系指出:美元要想和黄金价格固定,必须美元数量固定,不通货膨胀,保持顺差;而其他国家兑换美元又使美元外流,不断出现逆差,美元又不得不大量膨胀。关于这个货币体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排除英国
B.美国借助这个体系成为世界霸主
C.该体系推动战后金融秩序规范化
D.美国主导该体系并控制世界经济
25、结果:庇西特拉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一步推进了民主政治发展。
26、战国时期
(1)背景: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政治上,_____________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
(2)统治者支持: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
(3)表现
①魏国李悝变法,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尽地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制定《法经》,加强法制,强化国家专政机器的职能。
②楚国吴起变法,主要内容包括:限制贵族权力,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变相没收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裁免无能多余的官吏,削减官吏俸禄,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严禁私门请托。
③齐国、赵国和韩国也陆续进行了变法。
(4)作用:各国变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各国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27、印象派音乐
(1)特点:主张用声音的________和音色,取代传统音乐中的调式与和声体系。
(2)代表人物及作品:德彪西的《______________》。
28、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________________》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1958年,_____________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诞生。
29、提出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创建,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2)1905年11月,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
30、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成了__________的诞生。
31、陆王心学:
1)陆九渊:
(1)生平: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人;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2)地位: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3)著作:《象山先生全集》;
(4)思想:心是宇宙的本原,___________就是理,宇宙便是___________,吾心便是真理;穷理的方式是___________;
2)王守仁:
(1)生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2)地位: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3)著作:《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
(4)思想:“___________、心___________、心外无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性质:新文化运动是____________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33、共产主义运动
(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持续了近两百年,历经坎坷,风雨无阻。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下列事件对应的字母填入方框。
A.新经济政策 B.巴黎公社 C.东欧剧变 D.《共产党宣言》 E.十月革命
(2)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谱写了一部光辉历史。请将下列选项填入年表的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抗日战争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浦东开发开放 F.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G.南昌起义 H.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34、________年,我国第一部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35、将下列内容与图中相应的字母配对。(请填写字母)
①南北战争②“铁血政策”③废除农奴制改革④明治维新⑤洋务运动
36、简述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
37、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活跃的精神资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儒家文化,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家国观念和家国情怀。回答下列问题:
(1)老子说:“為无為,则无不治。”结合所学知识,老子的家国观念和治国理念有哪些?
(2)屈原是中国历史一上第一位爱国诗人,《离骚》中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请指出这首诗的语言特征和创作风格。
(3)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据此,顾炎武具有怎样的家国思想?
(4)19世纪末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为了振兴中华,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了哪些具体的革命纲领?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家国情怀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38、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是20世纪以来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他们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思想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最主要体现在哪里?新旧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分别起了什么历史作用?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哪两大创新理论成果?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分别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作了怎样的阐述?这些理论对新时期中国的建设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4)综合以上问题,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39、简述启蒙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