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辽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信息传播个人化的今天,传统媒体的受众同时接受多种媒体的洗礼,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

    B. 2018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空。

    C. 春夏之交,井冈山上的翠竹长得正盛行将就木,一片葱郁,好看极了。

    D. 据笔者观察,近年来我市诗歌创作一直比较活跃,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日渐成为人们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B.我校新建的那两幢白色教学楼,已经启用。

    C.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看到老枫树伸开翠绿的手掌时,我不禁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xìng子(méi)   然(裂(guī

    B.树(jiù)   辈(háng)   奋(kàng然(liǎn

    C.暗(huì)   掇(chuān绊()   褓(qiǎng

    D.旋()   皱(zhě) 寒jìn日(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B.你要是把基础知识没有搞懂,就别忙着做竞赛题,因为这样是徒劳无益的。

    C.该基地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地。

    D.为了解真相,昨天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都认真地和他交谈。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诗句,按要求完成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内容是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2】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积累。

    (1)踏寻诗歌的历史足迹,在先秦的《诗经》中,我们遇见美好的爱情,如“窈窕淑女,____”又如“青青子衿,___________。”在唐诗中,我们遇见真挚的友情,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_______ ”,又如李白《送友人》中的“______, 落日故人情”;我们还遇见济世的情怀,如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又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在宋词中,我们遇见高洁的情操,如“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诗文句子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D.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①文句体现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两项_____)(_____

    ②文句作者是唐宋八大家的两项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选择性阅读”的方式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阅读名著,请从下面两项中任选其一,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是如何阅读《傅雷家书》的。

    ①兴趣选择   ②问题选择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请结合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经历中的某一次,分析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如何做到坚持初心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⑤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⑥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1阅读全文,补全作者的游踪,感受雨天的西溪。

    游踪:________ 走进静莲庵堂→__________________→到了交芦庵

    2文中第④段为什么称自己为“难度的俗物”?这里的“俗益”指的是什么?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4有人认为第①段所写的西湖景色与西溪的景色没有关系,可以去掉。你是否同意?请说出你的理由。

    5本文记叙了雨中和晴日两次游玩西溪的经历,都让人感受到了诗情画意。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体会。(雨中和晴日各写出一例)

    示例:在微雨的背景下,营造了湿风吹冷、野草飘香的氛围,为全文营造了朦胧素淡的诗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小作文:写一篇关于家乡民俗的短文。

    要求:(1)150字左右;(2)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