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 故虽有名马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D.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齐鲁报社组织了近80多名中小学生记者走进潍坊高密,参观莫言的家乡,采访莫言的亲人。
B.食用巧克力虽然能够激发大脑的工作速度和记忆力,而且每周至少食用一次巧克力可以改善大脑的认知能力。
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我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的电影《芳华》正在热映,掀起全民观影热潮。
3、下列选项中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韶关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把“韶关市教育局”调整到“为了”之前)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
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灯笼》作者吴伯箫,散文家、教育家,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B.傅雷一生翻译英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和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等。
C.《马说》选自《韩昌黎文学校注》,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瞭望》,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昔人张惠言在《词选序》中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请分别简析“缺月”与“孤鸿”在表达这种感情方面的作用。
6、理解性默写。
(1)在《小石潭记》中,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2)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3)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_______,______”愿望得以实现。
(4)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却又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明确揭示“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水击三千里,_____”,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7、读下面这个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推开房门,看到阿尔焦姆的同事罗曼坐在桌子旁边,另外还有一个陌生人。
“你叫我吗?”保尔问。
阿尔焦姆向保尔点了点头,然后对那个陌生人说:“他就是我的弟弟。”
陌生人向保尔伸出了一只粗大的手。
“是这么回事,保尔。”阿尔焦姆对弟弟说,“你不是说你们发电厂的电工病了吗?明天你打听一下,他们要不要雇一个内行人替他。要的话,你回来告诉一声。”.
那个人插嘴说:“不用了,我跟他一块儿去。我自己跟老板谈吧。”
“当然要雇人啦。”保尔说,“因为电工斯坦科维奇生病,今天机器都停了。老板跑来两趟,要找个替工,就是没找到。单靠一个锅炉工就发电,他又不敢。我们的电工得的是伤寒病。”
“这么说,事情就算妥了。”陌生人说。
“明天我来找你,咱俩一块儿去。”他对保尔说。
“好吧。”
保尔看到他那双安详的灰眼睛正在仔细观察他。那坚定的凝视的目光使保尔有点不好意思。
灰色的短上衣从上到下都扣着纽扣,紧紧箍在结实的宽肩膀上,显得太瘦了。他的脖子跟牛脖子一样粗,整个人就像一棵粗壮的老柞树,浑身充满力量。
(1)片段中“那个陌生人”是谁?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
A.维克托 B.朱赫来 C.帕托什金 D.阿基姆
(2)“那个陌生人”的出现,对保尔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和保尔之间又发生怎样的事情?请概括其中一事。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难事方能成大业
陈奋健
①成就一番事业,往往需要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对风险和挑战,是一味避让、畏首畏尾,还是迎难而上、蓄积干劲,结果大不相同。
②1947年7月,毛泽东要求刘邓大军“下决心不要后方”,千里跃进大别山。面对困难,邓小平没有退缩。他在野战军直属部队连以上干部会议上指出:“困难一定要克服,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我们要有信心克服困难,我们一定要站住脚,生下根!”历经几个回合的艰苦斗争,刘邓大军粉碎了敌人对大别山的围攻,实现了党中央所寄望的“争取最好的前途”。
③“越困难,越有劲”,这是邓小平的战略选择;“愈艰难,就愈要做”,这是鲁迅的处世态度。“善行者究其难”,事实一再证明,没有艰苦奋斗,哪来波澜壮阔?一切不平凡的成就,皆源自不弃涓滴的付出;绚烂的光彩,往往隐匿于困难背后。不立志实干,不敢在困难面前逞英雄,总想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收获颇丰,无异于痴人说梦。“不畏苦寒,自得其芳。”不懈努力、坚持奋斗,一个人才能成就自我,书写辉煌的业绩。
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留在此岸无须劳心费神,抵达彼岸却要翻山越岭、踏平坎坷。现实中,一帆风顺的工作少之又少,困难是人生的常客。然而,总有人害怕困难,一有任务能躲就躲,能推就推;总有人缺乏干劲,消极应付难题,凡事以“退却”为上策;总有人追求舒服安逸,向往不劳而获,荒废了解决困难的本领。凡此种种,尚未出发便已被困难绊住双脚,又岂能期待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
⑤甘做难事,方能胜任大事。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因素中85%取决于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南仁东二十几载不舍昼夜,终于建成中国“天眼”这项世界级工程;建设者坚忍不拔,连续攻克多项世界级难题,成就了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的港珠澳大桥。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荣耀总是垂青那些不惧困难、担当任事、保持干劲的人。愿不愿直面问题,敢不敢跳进矛盾漩涡,能不能攻坚克难、开路架桥,考验的是觉悟,决定的是成败。
⑥“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奋斗不止,把困难当作垫脚石,把干劲当作催征鼓,我们才能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让梦想渐行渐近。
(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成就一番事业,往往需要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B.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C.做难事方能成大业。
D.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矣。
【2】第⑤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下面句中加点的短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因素中85%取决于职业态度,15%才是本人的职业技能。
【4】作者认为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做?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9、作文
11.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家乡伴随着我们一路走来,家乡的秀美景色,家乡的风土人情,无不浸润着浓浓的乡味。请以《我家乡的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着重介绍家乡给你印象最深的节日或最有特色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