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宣城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音乐放到一半突然戛然而止

    C.最美的是梅溪湖的春天,草长莺飞,走进梅溪湖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

    D.孩子们精彩的艺术表演,令在场的观众叹为观止

  • 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崔氏二小生

    B.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 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其两膝相

  •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母鸟第一次生下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巴巴地等待小鸟孵出来。

    B.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C.新闻报道,讲究图文并茂,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离不开文,两者相辅相成,形影不离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族统治依然存在,卖狗皮膏药式的吹牛撒谎的陋习仍在绵延。

    B.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掌握的技艺多多益善

    C. 创业绝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要做好直面困难的准备。

    D. 班主任挑拨离间,他批评了犯错误的吕航同学,表扬了敢讲真话的冯宇博同学。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8-19题。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小石潭记》直接写潭水清的语句是________;借石潭的形状写潭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阅读了《傅雷家书》,你能看出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什么关系?(提示:至少写出两种关系)

    (2)阅读材料,补充横线内容。

    “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施蛰存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楼适夷

    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后来这些书信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它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渡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 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事物性说明文,说明对象是人体生物能发电。

    B.本文采用逻辑说明顺序,主要介绍了三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C.本文第四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利用人体产生的重力势能可以发电。

    D.“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中的“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有很大成效。

    B.人体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量直接转换为电能。

    D.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化学能量。

    3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人体生物电池有哪些优势。

    (链接材料)美国宾厄姆顿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了一款新型生物电池这款生物电池是可穿戴设备(又称柔性设备)的一种,它的核心技术在于采用微生物作为储电材料,表现形式是纺织物(即衣服采用的纤维等)。与传统电池类比,这里的微生物就相当于现在电池里采用的锂离子;这里的纺织物即现有的电池芯;而人体内排出的汗水就是充电的能源。

    为什么人体内的汗水是充电的电源呢?这主要因为研究人员采用微生物细胞作为储电材料。微生物细胞内的酶所带来的酶促反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就决定着电力的稳定供应问题,当这样的材料穿在人身上时,人体体表的汗水和分泌物中的有机物成分十分有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因此电池会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生活是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