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通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热门电视剧《人世间》揭示了50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它以周家三代人迥异的人生历程,以小见大的展现了在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建设兵团的垦荒戍边以及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背景下,老百姓苦难与幸福交织的生活百态和人情冷暖。这表明我国文化发展(       

    ①要回答时代问题

    ②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④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随着病毒变异疫情变化、疫苗接种普及和防控经验积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实施“乙类乙管”,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工作等基础上作出的防控策略调整。该调整(     )

    ①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科学地回应了新冠疫情新形势   

    ②说明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   

    ③体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用动态性的思维认识事物

    ④说明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作出了正确的策略调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在谈到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时,习主席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只有能够持续造福人民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基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发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③认识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④人民群众的意愿是衡量社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2023年11月,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回答.13~14题。

    【1】以“链”为名,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推动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链”接世界,奏响开放合作新乐章,进一步佐证了中国(       )

    ①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②着力推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       

    ④奉行多边主义捍卫自由贸易体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首届链博会展览设置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等5大链条和供应链服务展区,邀请全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企业集中展示其最新技术产品和服务,来自境外的参展商占比达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链博会”(       )

    ①是中国提供的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②旨在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构建国内大循环

    ③表明打造稳定、安全、畅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④是中国积极参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2023年11月7日,“湖北十堰——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将在深圳拉开帷幕,湖北十堰将全面推动湖北十堰与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深化合作交流、互利共赢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同样因政策指令而拓荒起步、登上历史舞台,同样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既推动着深圳在新时代持续擦亮着先行示范区的名片,也为十堰创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带来了难得机遇。这说明(       

    A.不同的城市特色寓于同样开放包容的特质之中

    B.集中全部力量发展龙头产业才能促进城市发展

    C.挖掘城市共性是实现城市联动发展的关键一步

    D.把握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促进城市发展焕发新机

    【2】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2023年,深圳连续第四届举办“深圳企业家日”系列活动,着力打造政企沟通和企业交流平台;十堰市政府也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不断为城市发展赢得新机。从哲学上看,这么做是因为(       

    ①营商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城市的性质和面貌        

    ②通过调整上层建筑可以更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必须要通过改革来实现        

    ④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唯美的唐诗与雄浑的交响乐“奇妙”融合,2023年11月10日晚,一场跨越古今、融汇中西的视听盛宴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中美顶尖乐团奏响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之声。当“李白”遇见“贝多芬”,这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互动,更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心灵共鸣。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用音符交流情感,坚持文化对话走深走实

    B.用艺术推动东西文明互鉴,打造文明共同体

    C.坚持“洋为中用”,增强对西方文明的认同

    D.推动中西文化跨越时空,实现交流互鉴

  • 7、2022年7月,国际顶级期刊《细胞》在线刊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18年的研究成果。该团队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并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该研究成果表明(       

    ①人能够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类能创造条件改造小麦遗传规律

    ③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以下语句体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的是(     )

    A.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B.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C.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D.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 9、小林漫画《限量版》启示我们(     

    ①事物具有特殊性,要善于悦纳自己

    ②人生意义在于创造价值,超越平凡

    ③平凡的限量版与其他人一样具有社会价值

    ④“限量版”是实现非凡价值的基础性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下列观点能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是(     

    ①“解铃还须系铃人”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②“牵牛要牵牛鼻子”与“好花还要绿叶衬”

    ③“气者,理之依也”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④“所有物质都是有原子构成”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作为一种思维表达方式,漫画(       

    ①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②能动地概括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以运行方式的想象性为主要特征之一

    ④以抽象的思维形式反映认识对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基于“中国天眼”的观测,我国科研人员首次找到了脉冲星三维速度与自转轴共线的证据,标志着天文学家开始利用该望远镜深度研究脉冲星。这一发现说明(  )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②思维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自然物都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④自然物离开人的意识就难以存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它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以下案例诉讼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①赵某因学历造假被单位辞退产生争议——行政诉讼

    ②杨某与某央企因知识产权引起的纠纷——行政诉讼

    ③周某因道路崎岖未能把货物按时送达——民事诉讼

    ④仅提供扫码点餐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民事诉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已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这是立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发展阶段的一次全面修订,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法的修订表明(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上层建筑应随着经济基础的不断变化而不断的变革与调整

    ③社会意识能够在实践中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性力量

    ④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推动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高中生孟慧信(IvanaMoreno)表演中国武术,大四学生方龙(AndrewFowler)展示他新学的中国竹编技艺,小学生言俐睿(SageHoudek)用小提琴演奏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官邸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三位美国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他们在“汉语桥”世界中文水平比赛中取得优胜。我们举办“汉语桥”之类的活动旨在(     

    ①彰显中文的优越性,重构世界语言格局

    ②展示中华文化之美,架设中外友谊之桥

    ③推动中外文化互鉴,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国精彩故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6、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物质的反映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7、2023年7月27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第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协商议政。这表明人民政协(     

    A.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D.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

  • 18、2023年暑期档电影区《长安三万里》在全国热映。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水草丰美的江夏到美轮美奂的长安,从歌舞翩跹的江南到金戈铁马的边塞,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长安的繁华气派、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起“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该作品的成功在于(     

    ①传统文化能否传承,取决于是否对其创造性转化

    ②用现代科技重塑传统表达,打造文化传承新思路

    ③融通古今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④激活传统文化跨时空的价值,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催生了一大批高颜值、有特色的“网红书店”。但是,多数“网红书店”是以颜值吸引人,待人们的新鲜感丧失之后,就失去了吸引力,陷入网红经济速生速朽的魔咒。如今,大量的“网红书店”发展面临困境。针对其困境,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变革“网红书店”经营理念,把其作为经营模式转变的基础

    B.具体分析和利用“网红书店”的资源条件,促进其健康发展

    C.创新“网红书店”发展的规律,借助互联网思维拓展线上线下平台

    D.将读者至上原则作为“网红书店”发展的出发点,抓住书与人结合这个关键点

  • 20、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有关规定,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同意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确认郑某全、赵某峰的代表资格有效。代表资格审查意味着(     

    ①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作为云南省人大的常设机关,切实行使决定权

    ②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对人民负责

    ③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依据相关法律进行了审查活动

    ④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行使任免权,表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1、著名哲学家笛卡儿的哲学论著《方法论》极大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其著作中提出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在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理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表明(     

    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方法

    B.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智慧的指导

    C.哲学和具体科学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

    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不断进步

  • 22、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被称为“小青荷”。“小青荷”这一名称诞生于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取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青荷”的谐音是亲和,代表着志愿者微笑的亲和力。下列对“小青荷”这一名称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小青荷”是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②“小青荷”的取名灵感源自于荷花的品质

    ③“小青荷”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④“小青荷”是人们主观精神和客观物象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3、从“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干劲,从“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坚定,到“千难万险不退缩”的勇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始终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取得实践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具体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4、新形势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是因为(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具体制度

    ③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公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探究题 (共1题,共 5分)
  • 25、安徽在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尤其是坚持文化惠民先行,取得了积极成效。安徽省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将中心村建设和历史文化名村以及文化遗存的保护、和用结合起来,彰显地域文化风格和文化特色,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和农家乐等活动,使一大批古村落、古民詹、吉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乡村特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在有效保护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使文化在培育文朗和谐乡风、丰富农民生活内容、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结合材料,说明安徽省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是如何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三、辨析题 (共1题,共 5分)
  • 26、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综合题 (共3题,共 15分)
  • 27、教育部通知,从201 7年春季开始,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利中,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利当中去。史学专家根据大量史实研究发现:“14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仅是指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只是十四年抗战中从局部抗战进入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

      我们修正历史概念,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呈现历史本来而目,客观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惊醒日本右翼、维护世界和平;是为了让中国人民铭记血泪史、屈辱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斗争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顽强奋斗、裔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性与民旗精神”的知识,说明“把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落丈到学生教材当中”的必要性。

  • 2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一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思想在发展理念上的集中体现和概括,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内涵的丰富和提升,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道理,分析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29、低碳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话题,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某校高二(1)班同学决定以此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参与讨论] 

    中国西部循环经济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围绕“循环经济、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这一主题,专家学者对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建言献策。 

    (1)从《文化与生活》角度,谈谈树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理念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倡议行动] 

    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体现在衣、食、住、用、行等各方面。当前,人们使用交通工具时不外乎以下几种选择: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私家车、自行车等。有人认为,“自行车是落后的交通方式”,而社会学家预言,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自行车将被中国人彻底抛弃,随着中国人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一部分人还会重新选择这种健康的、没有噪声和污染的交通工具;另外,自行车的运动作用和自行车极限运动的独特魅力,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亲近自行车。

    (2)如果在学校举行一次鼓励骑自行车的倡议活动,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参与这次活动的文化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5
题数 2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探究题
三、辨析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