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在组词。
抱(______) 谈(_____) 铺(______) 使(______)
炮(______) 毯(______) 捕(______) 驶(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ɡū nianɡ bō wén wēn nuǎn
( ) ( ) ( )
yóu jú jīnɡ línɡ bǔ chōnɡ
( ) ( ) ( )
chǎo fàn rè nào kǎo yā
( ) ( ) ( )
shǐ jìn yóu xì mào yǔ
( ) ( ) ( )
3、照样子,写句子
例:月亮弯弯像只小船。
月亮圆圆像(______________)。
闪烁的星星像(____________)。
4、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春天的景色真美。河水bì lǜ _____,时不时泛起层层bō wén _____。岸边,liǔ shù _____抽出新的zhī tiáo _____,蝴蝶、蜜蜂这些可爱的小jīng líng _____也赶来凑rè nào _____。
(2)这条měi shí _____街上的kǎo yā _____和shāo jī _____的wèi dào _____都非常好,我们经常来品尝。
(3)“爱护环境”是我们送给祖国妈妈最好的lǐ wù _____。相信不久的将来,shén zhōu_____大地更是shēng jī _____勃勃。
5、课内阅读
春节,你不要走(节选)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挂红灯、贴春联;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这一天,要吃饺子、吃汤圆……这一天,要扭秧歌、耍狮 子、舞龙灯、划彩船、踩高跷……这一天,我们小孩还要敲着小鼓小锣,走遍大街小巷——“咚咚咚”“锵锵锵”,新年的锣鼓声报告春天来到了。呵,什么好看 的、好玩的、好吃的……都汇到一起了。啊,春节到了!春节真好,春节真好!
【1】这段话出现了 次“这一天”。
【2】在括号里填上动词。
( )红灯 ( )春联
( )新衣 ( )饺子
( )秧歌 ( )狮子
( )龙灯 ( )彩船
【3】照样子写写。
家家户户(AABB) 、 、
咚咚咚(象声词) 、 、
6、会拼写
biàn chénɡ jí xiǎo bànɡ wǎn ɡōnɡ zuò huài rén
7、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你拍一,我拍一,动物世界很新奇。( )
【2】丛林深处有猛虎和黄鹂,我们要保护它们。( )
【3】孔雀、大雁、老鹰、黄鹂、天鹅是鸟类动物。( )
【4】“处”有两种读音,一是“chǔ”,二是“chù”。( )
8、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xiàn”,意思是“看见”。(____)
②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化成了水。(____)
③《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____)
④雾把自己藏起来,所有景物也都看不见了。(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农夫揠苗助长的做法使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______)
【2】《小马过河》一文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向很多的人请教。(______)
【3】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都对小马撒了谎。(______)
【4】“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出自《弟子规》。(______)
10、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场景歌》描述了四个小节,分别是海边的美景、田园风光、山区美景、学生活动场景。(_____)
【2】《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_____)
【3】“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一句是比喻句。(_____)
【4】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_____)
【5】《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是戴巴棣。(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
秋天到了,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白的,美丽极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黄澄澄的梨,红通通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一阵凉风吹来,果儿点头,散发出香味儿。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菊花开了。第________自然段写秋天到了,果子熟了。
【2】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__的菊花 ________的苹果 ________的梨
【3】把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有个寓言故事,叫《盲人摸象》。
一天,村子里的人买回来一头大象,大家都争着来看,人们议论纷纷。有三个盲人,也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 。
这天,他们来到大象跟前。第一个盲人上前摸到了象腿,就大声地说:“我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原来它像一根柱子。”
第二个盲人上前摸到了象身子,他也大声地说:”你说得不对,大象不像柱子,像一堵墙。”
这时,第三个盲人走过来,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大声喊道:“你们说得全不对,大象既不像柱子,也不像墙,而是像一条粗绳子。”他们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对的,争吵不休。
这时,买象的人走过来说:“你们说的都不对,你们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并没有摸到它的全身,就下结论,这是片面的。”
1.短文共有( )小节。
2.第( )小节到第( )小节是写三个盲人争论象的样子的。
3.三个盲人争论象的样子,他们说对了吗?为什么?
13、课外阅读。
妈 妈
下雨了,
别让小松鼠淋着,
松鼠妈妈用她的大尾巴,
给小松鼠撑着伞。
老鹰来了,
别让小鸡给老鹰抓走,
母鸡妈妈用她的翅膀,
把小鸡紧紧地护住。
天黑了,
别让宝宝害怕,
妈妈用她好听的声音,
给宝宝哼着摇篮曲。
1.儿歌共有 个小节,分别写了 、 和宝宝妈妈保护自己孩子的事情,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2.“给小松鼠撑着伞”中的“伞”是指( )
①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
②松鼠妈妈的尾巴
③母鸡妈妈的翅膀
3.天黑了,妈妈 ,让宝宝不感到害怕。
4.母鸡妈妈是如何保护小鸡的?
14、课外阅读。
奶奶的绒(róng)线帽
每到冬天,奶奶总要戴那顶灰色的绒线帽上街,可今天,她却只围了一条长围巾,没有戴绒线帽,她说:“绒线帽破了个洞,补一补才能戴。”
我看着绒线帽,想了想,跑到屋里,从箱子里翻出一副小时候的棉手套,拆下上面那朵小红花,比了比□放在小洞上多合适啊□我用针线仔细地把绒线帽补好□放在奶奶的床上□
晚上,我听到奶奶在喊:“谁帮我补好帽子了?又漂亮又暖和!”
我偷偷地笑了,这是我的小秘(mì)密(mì),要藏在我心里。
【1】在第二自然段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奶奶的绒线帽__________,“我”用__________把它补好了。
【3】给加点的词语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我用针线仔细地补好。( )
(2)奶奶的绒线帽又漂亮又暖和。( )
【4】文中的“我的小秘密”是指( )(填序号)
①奶奶的绒线帽坏了
②“我”帮奶奶补好了绒线帽
③奶奶总要戴着绒线帽上街
【5】你觉得奶奶会不会知道“我的小秘密”?为什么?
我觉得奶奶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爱阅读。
火红的枫叶
今天,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想寻找一片火红的枫叶。
每当我拾起一片枫叶的时候,总以为找到了一片最红的。然而不久,我又找到了一品更红的。
啊,我终于找到了一片最红最红的枫叶,它比朝霞还要红,比玫瑰还要红。它的样子也很好看,就像我的小小手掌。
我把这片最红最红的枫叶贴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再写上一首小诗,成了一张贺卡,送给了我的老师。
【1】短文一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_____枫叶 一_______贺卡 一___小诗
【3】选词填空。
放 拾
我________起枫叶,向家里跑去。
我把枫叶做的贺卡_______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4】“它比朝霞还红,比玫瑰还虹。”句中指什么最红?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朝霞( ) 枫叶( ) 玫瑰( )
【5】我要找寻火红的枫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句话并加上标点符号。
黄山 景色 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2)例:门前开着鲜花。
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树林里飞来了鸟。
_________________。
(3)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你这么大了,上学还用妈妈送?
_________________。
18、把句子后面的词语加入句子中,使句子更具体、形象。
1.他在田边转来转去。(焦急地)
2.小马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连蹦带跳地)
3.妈妈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亲切地)
19、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台湾的山多, 也多。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 花丛,穿过 ,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20、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