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词
闪( ) 志( ) 站( ) 状( )
闷( ) 怎( ) 战( ) 壮( )
外( ) 李( ) 级 ( ) 劝( )
处( ) 季( ) 极 ( ) 功(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中央——(______) 美丽——(______)
仿佛——(______) 周围——(______)
办法——(______) 到处——(______)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大自然真美!春天,柳树“碧玉_______一树高 ,万条______绿丝绦”;夏天,西湖上“接天________________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夜晚,江中“微微风簇浪,散作满____________”。
(2)满天的____,黑沉沉地 ______。树上的叶子____________,蝉____________。
(3)我们平时要注意仪表,冠必____,纽必______;人要讲诚信,小信成则__________;还要主动关心他人,平时肯________,急时__________。
(4)我知道了在迷路的时候,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____________;我也从童话故事中,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毛虫。
4、比一比,再组词。
低________ 称________ 娃________ 影_________
底________ 秤________ 挂________ 景_________
5、课文内容我知道
(1)______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圆月当空照。《传统节日》
(3)毕竟西湖六月中,____________。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写出三个天然的指南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1.我从书上学到很多zhī shi。
2. hǎi yáng里有很多有趣的动物。
3.妈妈给女hái dài来一个布wá wa
。
7、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_____)
2.《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_____)
3.“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____)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我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_____)
8、判断。
【1】上册中,讲的五个故事的顺序是唏哩呼噜历险记、小猪当保镖、小猪的生日礼物、小猪和蛇、小猪和橘子。________
【2】小猪呼哩呼噜用喊救命的办法吓跑了大狼。_________
【3】唏哩呼噜的第一怕的是困,第二怕的是饿。______
【4】唏哩呼噜帮助鸭太太捉鬼。________
【5】在唏哩呼噜的梦里,他被一个极大的蛋糕扣在脸上,惊醒了。________
9、小小法官会断案。(对的打“√”,错的打“×”)
【1】“匹”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
【2】“挖野菜”“搬桌子”“擦窗户”这组词语的搭配都是正确的。( )
【3】清明节、端午节、圣诞节、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4】羿射下九个太阳是很轻松的事情,他没有遇到困难。( )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
(1)玲玲的画的名字是《我家的一角》。( )
(2)在妈妈的提示下,玲玲把弄脏了的画重新添加了内容,并获得了一等奖。( )
11、阅读《徐悲鸿画马》片段,回答问题。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徐悲鸿终于获得了(惊人 巨大)的成功。他画的马,无论是奔跑的还是(站立 静立)的,无论是单马、双马还是群马,都充分表现出了马的各种(神态 形态)。他画的《奔马图》,骏马气势雄壮、四蹄生风,(奔腾 奔跑)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展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看画的人仿佛可以听到“嗒嗒”的蹄声。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下面画横线。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一句俗语。
3.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启发呢?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
蚂蚁和螳螂
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里叽里”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
可是,蚂蚁任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事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哎!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下着绵绵的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事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躲在枯叶堆里,心想:
【1】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游手好闲”的意思是( )
A.玩的很开心。
B.螳螂天天唱歌,不做事。
【2】螳螂怎样看待蚂蚁的工作?( )
A.他们真勤快啊!
B.他认为努力工作是没用的,不如唱唱歌。
【3】文中画“﹏﹏﹏”的句子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
A.激动地 B.高兴地 C.看不起地 D.生气地
【4】蚂蚁为什么这样努力地工作?用“ ”画出相关语句。
【5】冬天到了,躲在枯叶堆中消瘦的螳螂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补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将句子写在横线上。
13、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鲁班造锯(节选)
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
鲁班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
【1】鲁班的手是被( )划破的。
A.锯 B.一根小草
【2】鲁班观察到了什么?在文中用“____”画出。
【3】鲁班是怎么想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4】鲁班观察带齿的(____),发明了(____)这件事,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勤于劳动,善于(____)和(____),才能有所发现。
①锯 ②草叶 ③思考 ④观察
14、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1】圈出文中表示松鼠动作的词。
【2】用“连忙”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为什么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麻雀拜师
小麻雀对老鹰说:“先生,您可愿收我为学生?”老鹰 地回答:“行啊!”小麻雀又问:“飞行苦不苦?”老鹰 地回答:“苦!我们天天要搏击风雨,翱翔蓝天啊!”小麻雀为难了。 说:“那我可不敢学了。”小麻雀又找到鸵鸟:“先生,我想拜您为师,可以吗?”舵鸟愉快地回答:“好!我们天天要在炎热干燥的沙漠里奔跑。”小麻雀 极了:“这……我不想学了。”
小麻雀后来又想跟鸭子学游泳,跟百灵鸟学唱歌,都因为怕苦怕累而没有学成。
小麻雀很快变成了老麻雀,什么本事也没有学会。它只能贴着地面低飞,只会在地上蹦来蹦去,叽叽喳喳地叫上几声。
【1】根据短文内容,把下列词语选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认真 低声 害怕 高兴
【2】短文写了小麻雀想向老鹰学______,向______学______,跟______学______,跟______学______,最后______。
【3】“小麻雀很快变成了老麻雀,什么本事也没有学会”的原因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小麻雀来到你面前,你准备对小麻雀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话 小燕子 悄悄地 正在 小白兔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仿写句子
(1)例: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跟我写
【1】我会看。
仔细观察,这是在哪里?小朋友在干什么?
(1)一个周末的早晨,小花在______(地点),她正在将___________插入到电插座中。
(2)她的身边有一只可爱的_____________。
【2】我会想:
这个行为是_______的,小花的妈妈会对她说什么呢?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妈妈说:“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用“已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整理成一句连贯的话,并加上标点。
①喜欢 她 故事 听 太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游 去 你 什么 想到 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①夕阳把________留在了________天边。
②我在________的校园里________读书。
20、看图写话。
请仔细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她们在干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然后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