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里所有的动物
D.一块草地
2、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要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
C.不易污染目镜
D.易于染色
3、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4、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黑豆进行了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所得数据绘制如下图。本实验可以说明
A.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B.温度对种子萌发没有任何影响
C.黑豆是研究种子萌发最好的材料
D.种子在 25℃时比 18℃更容易萌发
5、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漫天飞舞的雪花
C.恐龙化石
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
6、农业谚语“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 )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增强蒸腾作用
7、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
8、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
D.气体进出的通道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食物链表述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柳树→蝉→螳螂→黄雀
C.黄雀→螳螂→蝉
D.柳树←蝉←螳螂←黄雀
10、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范围的是( )
A.细胞质平均的分成两份
B.细胞核平均的分成两份
C.液泡渐渐长大,几个液泡并成为一个液泡
D.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11、下列有关人体构成正确的是( )
A.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
C.细胞→组织→系统→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2、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13、“回南天,种花生,能有好收成”。如图是花生的一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花生属于被子植物
B.丁图中的②由丙图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C.甲图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D.“回南天”可为花生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14、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 )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
C.患者的食欲
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
15、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16、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角膜、大脑皮层
B.视网膜、大脑皮层
C.玻璃体、视神经
D.晶状体、视网膜
17、下列含消化液种类最多的器官是( )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18、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如图是克隆羊多利的身世示意图,请问多利的外貌最像谁?( )
A.供核母羊B
B.供卵细胞母羊
C.代孕母羊C
D.都不像
19、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一些流质的内容物,经检验得知,内含大量的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葡萄糖等物质。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20、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
21、人耳内的______能接受声波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经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的______,形成听觉。
22、________、酗酒、________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
23、制作馒头或面包时加入一些_________,制成的馒头和面包就会暄软多孔。
24、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______________作用,起重吸收作用的是__________。
25、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___________,也得益于___________。
26、对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_,对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器官是______,对全部营养都能充分消化的器官是______。
27、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 ,人体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28、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29、种子内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
30、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是_____。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_____。假如同时给病人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每做一次人工呼吸,需要做_____次心脏挤压。
31、请你将下列动植物器官或结构与其构成的主要组织用线连起来。
32、常吃海带可以预防因缺碘引起的疾病。____
33、某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1号 | 2号 | 3号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震荡后保温 |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实验结果 | 不变蓝 | b | 变蓝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该变量是_____。最终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应是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
(2)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_____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3)吃饭时应细嚼慢咽,使唾液中的_____将淀粉分解为_____。
34、下图是人体的部分系统和器官模式图,每一个细胞能量的获得都离不开它们的生理作用,请认真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最主要能源物质是______,在食物中,经消化后主要在图一的[_____]______中被吸收,随着体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_____]______进人心脏。
(2)能量的获得还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二为肺泡以及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此时膈肌______(填“收缩”或“舒张”),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③流向④后,发生的变化是______,氧气分子由图三中的[_____]______(血管)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
(3)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图四的[⑨]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图四[⑩](液体)叫做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