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对话说明( )
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秘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网络改变世界
B.网络陷阱需小心
C.网络丰富生活
D.网络是把双刃剑
2、“摸鱼、插秧、种菜……虽然有点累,但是非常有意思。”这是某校小明同学劳动课程后的感言。劳动课程的开设有助于( )
①开展理论探究,培养环保意识②参与劳动锻炼,培养实践能力
③体悟劳动艰辛,培养健全人格④体验社会生活,培养交往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作为子女,我们要孝敬父母;作为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由此可见( )
A.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中最深层的内核
B.孝亲敬长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道德品质
C.勇于承担责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爱国精神的培养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总体国家安全观以________为根本。( )
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文化安全
5、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
①劳动创造财富,认同劳动贵贱才会认真学习
②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③接受劳动教育,决定着未来是否成才
④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有利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这说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 )
A.密不可分
B.毫无关系
C.相互冲突
D.完全相同
7、八年级某班学生召开主题班会,两名同学交流的内容如下:
小敏:中国航天“大总师”孙家栋,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国家航天事业,“国家需要我就去做”是他不变的誓言。
小强:他们驻守西藏边陲,高原反应强烈,爬冰卧雪,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在生命禁区谱写生命之歌。
此次班会的主题最可能是( )
A.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理想
B.关注国家发展,履行法定义务
C.国家利益至上,提升生命价值
D.勇于堪当大任,维护祖国名誉
8、小华的行为分别遵守了哪些社会规则?下列按照道德、纪律、法律的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华接到诈骗信息后果断报警
②小华对乱扔垃圾小区居民进行文明劝导
③小华遵守学校阅览室的规定,安静地学习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9、《荀子》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这体现了( )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文明礼貌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行为规范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④只要做到文明有礼就可以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2035年我们国家要实现的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耀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以下名言警句及解读对应最合理的是( )
①“人人平等,天下为公”——遵守社会规则,正确对待竞争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他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202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用勤劳务实,甘于奉献,让青春充满稻花香的味道。她的青春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A.无私奉献,发扬实干精神
B.特立独行,展现青春风采
C.参加实践,收获个人名利
D.悦纳自己,丰富假期生活
13、图示法有助于对知识的学习。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①尊重与诚信②社会与个人③主刑与罚金④规则与道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以下是八年级(1)班9月时事播报小组根据学习主题搜集的两则新闻:
※杭州亚运会推出体育赛事一体化数字办赛平台“亚运钉”和一站式数字观赛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 ※“争气机”华为Mate 60系列正式登场。华为利用5G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为互联网发展带来机遇和潜力,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 |
由此可见,他们的学习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创造经济新业态,引领高质量发展
B.网络与政治融合,保障公民参与权
C.数字引领新科技,赋能智能新生活
D.网络之弊需警惕,理性利用最可靠
15、为了安慰身患重病的病人,安抚其情绪,我们经常会听到“你的问题不严重,一定会好起来的”……生活中这样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诚实与谎言不能共存,要诚实就不能说谎
②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要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
③要遵守法律要求,就难以遵循伦理原则
④既要恪守诚实的要求,又要保护当事人的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建成了智慧执行系统,为破解“执行难”提供坚强支撑。加强与社会征信体系对接,与国家发改委等60家单位开展联合惩戒,对失信被执行人担任特定职务及出行、购房、投资等进行限制。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④不讲诚信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张某喜欢在自己的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的自拍照等。她在收获朋友们点赞的同时,也泄露了个人信息。被人通过AI技术合成视频,向其父母敲诈了一笔钱财。这警示我们( )
①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②应充分利用网络,及时搜集他人信息
③防止权利被侵犯,应自觉抵制上网
④网络是把双刃剑,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飞驰的高铁大大方便 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 )
①感受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
②重点关注国家成就,忽略发展中的问题
③对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感受到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已经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古诗文中往往蕴含着大道理,下列古诗文与其蕴含的道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换位思考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学礼仪,也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礼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④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0、“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的服装。”这说明( )
A.身穿最美的服装时应该感到惭愧知耻
B.尊重自己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亮点,自尊无价
C.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
D.珍珠衫和羽衣霓裳都不是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
21、小华把同学们的几段生活片段记录下来:
片段一 小雅周末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主动帮助环卫工人做好环境保洁工作。
片段二 最近小慧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并且认识了一个名叫“闪亮的心”的网友,她准备邀请“闪亮的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请结合所学,分别对以上两个片段进行简要评析。
22、2021年是抗战胜利76周年。近日,一辆日本品牌私家车在后挡风玻璃上贴有“日本总军区731部队”“必胜”等字样,并且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后来该市公安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依法给予该私家车主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此事件引起网友一片热议。有网友认为“在私家车上张贴东西是个人的自由,不应受到处罚”。
对此,你认同吗?请说明理由。
23、观察漫画《母爱》中人物的言行,
子:妈妈,上学太累了,我不去了!
母:好吧,你想怎样就怎样。
请结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和受教育权的知识,辨别母子的言行。
24、2021年我们迎来了建党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人民正在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请你谈谈社会主义建设为什么需要党的领导。
(2)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3)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身上学习哪些优秀品质。
(4)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青少年怎么做?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富,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诚信是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础,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因此,新时代要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吉林省某中学为响应国家号召,决定举办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
(1)请你写出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2)目前校园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诚信的现象,请你就“如何践行诚信”向同学们发起倡议。
26、 下图:“我”的不同身份。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父亲、学校的校工,你分别怎样介绍?
27、身边故事 王梅是新转来的同学,为了尽快适应环境,提高学习成绩,她主动向同学虚心请教,刻苦学习,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后来很多同学“慕名”前来请教,但她却总是敷衍了事,不愿帮助同学解疑释惑,生怕别人超过自己。
王梅的做法和认识对吗?为什么?
28、教材P5探究与分享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2)向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你应该怎样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