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认为下列属于威胁到我国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为有( )
①为了牟取暴利,某些企业将未经国家审批通过的转基因产品偷偷引入境
②“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
③美国干预我国台湾和香港问题
④多国联手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高铁等“大国重器”走出国门,让中国自豪,让世界惊叹。这表明我国( )
A.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富有的国家
B.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科技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
3、“新时代好少年”刘宇从七年级开始,便坚持背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徐淮上下学,乐意当他的“腿”。他这一背就是三年,他用稚嫩的肩膀帮助了身有残疾的徐准。刘宇的善举( )
①付出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
②传递着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③播撒了爱的阳光,树立了良好榜样
④弘扬社会正能量,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9月24日,杭州亚运会女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最后冲刺阶段,越南选手位居最后一名仍在坚持不懈。全场观众为她加油鼓掌,掌声“陪伴”她游到终点。对赛场“掌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掌声体现了文明有礼,反映了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②掌声维护了赛场规则秩序,体现的是社会法治水平
③掌声表达了对拼搏精神的肯定,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④掌声彰显了国民素质,展示了文明有礼的国家形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由超过1亿名亚运数字火炬手汇聚而成的“亚运数字火炬人——弄潮儿”踏浪而来,以世界首创且科技感满满的方式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成为亚洲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经典时刻。集数字创新与人文风采完美结合的开幕式体现了( )
①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②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③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④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关于国家利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和国家兴亡
B.在我国,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就是指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D.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7、2023年9月25日,珠海发布规范中秋节市场价格的提醒告诫函,要求各经营者销售商品应做到: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该提醒告诫函的发布( )
①要求经营者诚信经营、诚信办事 ②启示了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能够有效防止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④说明不诚信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弱有所扶”是一个新提法。实现“弱有所扶”就要( )
①对弱势群体多一些尊重和关怀②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不歧视他们
③为弱势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④想方设法满足弱势群体的一切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观察下图漫画,以下说法与之相符的是( )
A.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B.诚信无价,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C.失信者定会受到法律制裁,诚信全靠自觉自愿
D.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过错,主动承担责任
10、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以下是中学生李铭的一天,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题。
中学生李铭的一天 | |
早上 6:30 | 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
上午 8:20 | 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
下午 3:15 | 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 |
晚上 8:10 | 和爸爸一起看电视新闻并交流看法 |
【1】感受社会生活。李铭( )
①陪爷爷到公园晨练,延展了自己的生活空间
②关心国家发展,同爸爸交流对电视新闻的看法
③教老人使用手机,丰富了老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④在与家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血缘关系这一社会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主动认识社会。李铭( )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相同的身份
B.作为社会员,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同敬老院老人接触的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身份
D.与爸爸、妈妈三人组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大网”
【3】在社会中成长。李铭( )
①从社会中获得了丰厚的物质支持
②正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③通过家人的抚育和帮助,能力不断提高
④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积极塑造健康人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房屋征收管理局原综合办公室主任蔡云峰因犯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这告诉我们( )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法不可违 ②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可以违背
③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法规 ④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事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诚信可赢天下,守信方得人心。在下列四位同学的做法中,符合诚信做人要求的是( )
A.甲同学在他人向自己询问好朋友的家庭信息时,委婉地加以拒绝
B.乙同学为获得“校园优秀歌手”的称号,进行假唱
C.丙同学本来答应朋友周末去看电影,因临时不想去,就没有赴约
D.丁同学没有做暑假作业,欺骗老师说忘带了
13、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地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 )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积极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爱心和力量
③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对漫画《期盼》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反映着所有人的需求
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
③只有牺牲个人利益,国家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④人民利益只有上升到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维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 )
①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②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③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等同④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我们的校园里,下列行为值得我们点赞的有( )
①餐后清洁餐桌,餐具归位
②用慧眼发现和欣赏同学的亮点,不要恶语相向
③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看到老师要问好
④把违规食品藏起来带进教学楼,不让检查的同学为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已成为社会共识的是( )
A.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奉献、尊重资本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土地、尊重技术
D.尊重劳动、尊重管理、尊重财富、尊重创造
18、2023年11月9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中国极地科考队员在一次次劈风斩浪中克服各种困难,勇探“生命禁区”,不畏艰险,义无反顾,为国争光。这启示我们( )
①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②勇探“生命禁区”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唯一表现
③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
④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困难,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有一种安全感叫祖国海军接你回家。”2023上半年苏丹安全局势持续恶化,4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紧急赴苏丹撤离我国在苏丹人员,登舰过程中,一名中国同胞泪流满面:“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哭了,我太感动了!”这名同胞的话让我们感受到( )
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②国家强大是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完全一致④中国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下列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①小明给同学起不雅绰号
②老师讲课出现错误,小丽举手示意老师
③自习课上班长使劲敲击黑板,高声训斥大家
④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小明很乐意倾听其他成员的建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网络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好不要干涉,让其自生自灭。( )
22、临近期末,为缓解学生的复习压力,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决定在线上召开主题为"奋发'兔'强,绽放光彩"的元旦联欢晚会。八年级的小途同学想参加,他去找妈妈商量。妈妈考虑到下周就要期末考试了,她告诉小途:"学生的责任是学习,现在除了学习,其他活动不用参加。
请你结合相关知识对妈妈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完全等同。
判断:( )
理由:
2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感受读书心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期间,在谈到个人爱好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1)习近平的这种读书观源自于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明晰读书意义】近日,某市教育局为响应党的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战略号召,要求各学校积极推进课外经典阅读,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读书节活动,深化书香校园特色建设,营造浓郁书香氛围。
(2)请运用《多一点情趣多一点高雅》的有关知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谈谈该市教育局推进课外阅读对我们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何作用?
【学会读书甄别】许多中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点亮人生,阅读成就梦想”的活动中去。但有的中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沉迷于不良书刊,诱发了不良行为。
(3)假如你班上就有这种学生,你会采用哪些知识来劝说你的同学,以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
25、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五名女学生,为了参加学校的文艺汇演,到一家商店购买化妆品,后来又嫌太贵准备离开。不料柜台负责人张某、李某强行将五名学生带到商场保安室,逐个进行搜身检查。张某还威胁说,“不交出化妆品,就饿死你们。”经过大约一小时的搜查、威吓,张某、李某一无所获。他们连一句道歉的话也不说就赶学生走,同学们被迫流泪而去。事后,学生家长到商场交涉,但商场态度蛮横,拒不认错。
(1)张某、李某侵犯了五名学生哪些权利?请你结合案例,列举两条法律依据。
(2)请你按侵权前、侵权中、侵权后为五名女中学生维护自身权利设计三项合法、有效的措施。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延吉市公交车司机申学洙看到一位女士边打手机边穿越斑马线,便停车礼让。女士迅速过马路后,回身给司机鞠了一个90度的躬。看到这则新闻,很多网友在跟帖评论中都给出了大大的赞:“为司机礼让点赞,为女士知礼感恩点赞。”
(1)新闻中的“礼”体现了他们具备哪些良好品质?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的什么外在表现?
27、(16分)材料一:据报道,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日前庆祝五个少数民族乡镇成立二十周年。汝城近年来围绕建设湘粤赣边际中心县城,积极发展保护特色民俗等文化旅游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材料二:中国证券网报道:“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共投资1674.5亿元,支持云南、内蒙古、广西、贵州、新疆、宁夏、青海、西藏8个少数民族聚居省区的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是“十五”期的2.2倍,投资增长幅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请列举两个少数民族的节日。(4分)
(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是什么?(6分)
(3)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履行这一义务?(6分)
28、 2018年3月20日,南宁市第四十六中学的20名学生自志愿者,前往困难户廖某和雷某的家中,为他们送去粮油等慰问品。同时,大家还齐心协办,相互配合,帮助困难户认真清理房屋内外的环境卫生。
(1)你认为上述同学关爱他人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作用?
(2)上述同学的做法对你有何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