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一句还原到下面的一段话中,位置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为什么活着?(A)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B)“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体验,(C)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的享受。(D)
A.A B.B C.C D.D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亘古(gèn) 凹凼(dàng) 殷红(yān) 鲜为人知(xiān)
B.校对(xiào) 谰语(lán) 哀悼(dào) 沥尽心血(lì)
C.字帖(tiè) 震悚(sǒng) 愧怍(zuò) 热情澎湃(pài)
D.取缔(tì) 诘问(jié) 默契(qì) 人声鼎沸(dǐng)
3、有网友爆料,某电商CE0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称:“一百年后,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之前,谢霆锋、五月天、 TFBoys等也曾被诋毁。针对流行音乐“被黑”现象,一次名为“音乐深呼吸”的语文与音乐“联谊”活动正在学校里开展。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发表的看法,其中观点不明确或理由不充分的一项是( )
A. 流行音乐有自身的局限性。它只是应时走红的产品,有时代的局限性:时过境迁则很难激发人们的共鸣,有受众的局限性。因此,多数流行音乐无法成为经典。
B. 流行音乐不乏感情真挚、格调清新的佳作。内容上表达对生活、理想的感受,有强烈的感染力;旋律优美,易于传唱,能引起人们对流行歌曲的共鸣。流行音乐是时代的需要。
C. 流行音乐格调低下,使人颓废萎靡,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所以我们不应该听流行音乐。
D. 流行音乐产品参差不齐,所以我们需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流行音乐,同时也要不断提高音乐鉴别能力。
4、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揩油(kā) 军帖(tiě) 嗥鸣(háo) 气冲斗牛(dǒu)
B. 门槛(kǎn) 譬如(pì) 孱头(càn) 忧心忡忡(chōng)
C. 殷红(yān) 惩罚(chéng) 拖拽(yè) 屏息凝视(bǐng)
D. 气氛(fēn) 灼热(zhuó) 灵犀(xī) 怏怏不乐(yāng)
5、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沁凉如水的夏夜,太公湖畔游人如织,人声鼎沸。
B.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这次比赛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付诸东流。
D.每逢过年过节,爸爸总是爱穿上崭新的衣服,花枝招展的。
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气概(kài) 哽咽(yān) 挚痛(zhì) 辔头(pèi)
B. 嗥鸣(háo) 山巅(diān) 丰饶(ráo) 金柝(tuò)
C. 胡骑(qí) 狂澜(lán) 诧异(cà) 呻吟(shēn)
D. 曲折(qǔ) 污秽(suì) 揣摩(chuǎi) 云鬓(bìn)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B. 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
C.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稻草人》等。
D. 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如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公亦以此自矜 (_____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
(3)夫没者岂苟然哉(__________) (4)见舟而畏之 (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
【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9、古诗文默写。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陋室铭》中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中常有感慨国家兴亡,关心国计民生的主题:从“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贾生》)中,我们读出李商隐对晚唐皇帝求仙问道、不顾国计民生的不满;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中,我们读出杜牧对达官贵人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愤慨。
10、老 树
你站着,你就这么站着,你就这么孤零零地站着,站在荒漠无边的旷野里。
那一片片飘舞着你生命旗帜的树叶呢?那小憩你的枝头又远走高飞的小鸟呢?那从远方匆匆赶来读你满脸深刻皱纹的风风雨雨呢?
几度悲欢离合,一切都已远去,只有你无言地伫立着,撑起一片清淡高远的天空。
从你日渐稀疏的枝叶,我知道你衰老了。
不是么,你那遒劲的根须裸露在地面上,是丧失竭力扎向泥土深处的欲望吗?而在你嶙峋的脊背里除了浓缩多少人都无法经历的年轮外,不也留下风雨剥蚀的伤疤,不也刻下岁月沧桑的印记么?!现在,我就静静地坐在你的根上,让苍茫的落照和无边的旷野作为背景,细细感知你的生命之轻,感知你的生命之重!
黄昏来了,冬季也已临近。
在黄昏的风里,我低吟起一句名诗:“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吟着唱着,我思想的汁液顺着你的根须仿佛就要抵达冬的深处,我知道,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你刻满皱纹的脸上定会绽出几星嫩绿的笑颜!
【1】文章第一自然段连用了“站着(在)”,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什么?
【2】文章第五自然段画线处“生命之轻”“生命之重”中的“轻”“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①“轻”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最后一自然段中不直接写“当春天来临时”,而写成“当杨柳风后,杏花雨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三项是 ( )
A.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老树的寂寞和顽强。
B. “黄昏来了,冬季也已临近”,渲染了一种悲凉、萧条的气氛。
C. 作者引用雪莱的诗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D. 作者对老树表现了无限的伤感和同情。
E. 文章大量使用问句,作用主要是把读者引进营造的氛围中去。
F.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与本文的旨趣最为接近。
11、植物也疯狂
韩烁
贫瘠的土地上,一株矮小的植物 展开了一片新叶,圆圆的叶子上布满了绒毛,足有上百根!这些绒毛长短不一,四周长,中间短,每一根绒毛的顶端都挂着一个粉红色的小球,小球上似乎有露水,晶莹剔透,还发出阵阵幽香……
很快,一只蜜蜂禁不住诱惑,落在了这片叶子上,开始大口吮吸那诱人的“蜜汁”,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些看起来香甜的蜜汁其实并不可口,反而味道怪怪的!正当它打算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手脚已经被这些黏黏的液滴死死地黏住了!
于是,它振动翅膀,竭力拍打,想要快点离开这可怕的叶子,但悲剧才刚刚开始!它的挣扎惊动了这片叶子,叶子开始卷曲、合扰,蜜蜂周围的绒毛一起弯向它,更多的小液滴把这只可怜的蜜蜂牢牢地困在叶子中间!很快,蜜蜂就被溺死在其中了……
几天后,这片叶子又重新展开,根根绒毛重新挺立起来,再次露出那美丽而幽香的致命露珠……
这株不显眼的小草就是肉食植物——茅膏菜!像茅膏菜这样喜欢吃肉的植物在世界各地分布 很广,种类最集中的地区是澳洲、非洲南部,其次为美洲、欧洲,东亚地区种类偏少。他们分属于6科15属,约500余种。
逼上梁山
众所周知,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营养物质,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生存不仅需要能量,N、P等营养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有发达的根系,可以从土壤得到水和矿物质元素。所以肥沃土壤可以让植物茁壮成长。但是植物没有脚,不能走也不能跳。种子落到哪里,就能在哪里生根、安家,听天由命。运气好,就能得到生存的机会;运气不好,落到了贫瘠的土壤上,就只能在生死线上挣扎……面对惨淡的命运 ,有些植物选择了放弃、死亡,而有些则进化出捕虫结构。捕虫吃肉成了他们营养的又一个来源。
有研究显示,食虫植物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捕虫方式,有的类型简单实用,有的精巧别致,他们的结构、机制复杂程序不尽相同,但对各自的捕虫需要说都是有效的。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动物or植物?
依靠各种优良的捕虫器,美味到手了,可是植物没有消化系统,怎么把美食吃进肚子啊?没有关系,这些肉食植物跟动物一样,有一套消化食物的手段!
肉食植物捕虫器有一种腺体,可以分泌类似于动物消化液成分的液体,科学家们已经从中分离出了11种以上的消化酶。此外,捕虫器的消化液中还有盐酸、丙酸、丁酸、戊酸等酸性物质,酷似哺乳动物的胃液,昆虫误入其中必被消化无疑!
腺体除了具有分泌作用之外,有些还具有吸收功能,植物把吸收到的营养输送到茎、叶和花等部位,为自己的生长提供营养!
肉食植物长期适应缺乏N和P等营养物质的环境,所以进化出捕虫的结构,用以补充营养。吃肉,绝对是一种豪华的摄取营养的方式,但并不是营养的唯一来源。实验证明,肉食植物吸收的土壤营养物质远多于来自猎物的营养。有时候捕虫也是必须的,特别是植物迅速生长期或繁殖期,如狸藻不捕虫是很难开花结实的。
隐藏的肉食者
作为肉食植物的代表,猪笼草、捕蝇草、茅膏菜早已威名远播,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番茄、土豆这样的家常蔬菜,也可能是食肉植物!
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植物学家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包括西红柿和土豆在内的多种蔬菜其实都是“食肉”植物。他们捕食昆虫的技巧堪与捕蝇草比肩。
这两种蔬菜茎杆部位的茸毛能够将落在其上的小型昆虫牢牢“黏住”并杀死,待昆虫腐烂并掉落入土壤之后,西红柿和土豆就能享受大餐了!
科学家认为,这一现象是在进化中产生的,是很多植物自我施肥的一种方式。在有些时候,土壤十分贫瘠,无法提供这些植物所需的养分,所以他们只能通过“诱捕”昆虫才能正常生长。
(选自《科学》Fans)
【1】给第一部分加上小标题,并说说这一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2】阅读第二部分,说说肉食植物获得营养物质有哪些途径。
【3】认真阅读文章第一、三部分,假如你就是一株食肉的茅膏菜,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你是如何捕捉和消化掉一只蜜蜂的。
【4】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肉食植物在东亚地区分布种类偏少。
B. 肉食植物捕虫器中的腺体只有分泌作用,营养的吸收全靠根系。
C. 肉食植物之所以进化出捕虫的结构,是因为长期适应缺乏N和P等营养物质的环境。
D. 西红柿和土豆其实也属于“食肉”植物。
12、因为有你
要求:①联系生活实际选材,抒发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