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关于《海底两万里》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本书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的代表作品。
B.线索人物“我”在追踪“神秘怪物”时,与其发生正面交锋并被绑架到“鹦鹉螺”号。
C.“鹦鹉螺”号是由尼摩船长设计并建造的、具有强大功能的潜水艇。
D.小说所展现的种种海底奇观让人大开眼界,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点缀(zhuì) 炽(zhì)热 修葺(qì) 风餐露宿(sù)
B.譬(bì)如 累赘(zhuì) 晌(shǎng)午 诲(huì)人不倦
C.门槛(jiān) 诘(jié)问 哀悼(dào) 污秽(huì)不堪
D.呜咽(yè) 哺(bǔ)育 校(jiào)对 高潮迭(dié)起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克服困难,胜利登顶。
B.这种杂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其他语言文字工作者。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震悚(sǒnɡ) 忏悔(chàn) 粗拙(zhuō) 悲天悯人(mǐn)
B.拯救(zhěnɡ) 诧异(zhà) 烧灼(zhuó) 姗姗来迟(shān)
C.契约(qì) 糟糕(ɡāo) 愧怍(zuò) 鲜为人知(xiān)
D.累赘(zhui) 简陋(lòu) 陡峭(xiāo) 诲人不倦(huì)
5、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滞(zhì)笨 涎(xián)水 半晌(shǎng ) 潜(qiǎn)心贯注
B.粗拙(zhuō) 诘(jié)问 阿姊(zǐ) 气冲斗(dǒu)牛
C.污秽(huì) 召(zhāo)唤 殷(yān )红 死而后已(yǐ)
D.漂(piǎo)白 哺(bǔ )育 矗(zhù )立 鲜(xiǎn)为人知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以女性有的细赋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烘托出一个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缩时》),作者茨威格是德国小说家、传记作家。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或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D.我们本学期学过的阅读方法有字酌句酌法、批注法、熟读精思法、略读法,比较阅读法、浏览法等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南方的持续低温使得今年江南的春天姗姗来迟。
B.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C.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D.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____) (2)无案牍之劳形(____)
(3)不可亵玩焉(____) (4)亭亭净植(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以上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请分别写出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高洁志趣。
9、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6}古诗词中富含哲理的诗句有很多。例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再比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沙漠中的胡杨树
许宝镇
沙漠中的胡杨树,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树!一棵胡杨树,能牢固一亩沙地,成片的胡杨林,则能挡住狂风飞沙。狂风漫卷的时节,飞扬的黄沙被胡杨树的柔枝嫩叶慢拨轻扫,便散落于树下,脚下的黄沙愈积愈高,胡杨树却益发向上,傲视身旁的沙丘……胡杨树给荒凉的沙漠,印证生命,带来希望。在有胡杨树的沙漠地带,芨芨草、骆驼刺、旱芦苇、红柳树会相继前来投靠,交织出一片翠绿,洋溢着生命的欢欣!
杨树的根扎得很深很深,透过千燥的沙层扎根于热土,那热土层有水分,有养分,胡杨树吸收,善于利用,因此,经历风沙冰雪的考验,便更加道劲苍挺,直指云霄……
胡杨树苍挺粗壮的树干显得刚正不阿,枝桠曲折向上,纤纤细枝如杨枝钻天……树叶却易变,幼时细长如线,年少如柳叶,壮年如小扇,面底同色,绿翠翠,密匝匝。在寂寂的荒漠里,株株胡杨树疏而不密地分头站立着,姿态各异,如炬,如伞,如盖,如云,俨似哨兵、煞像卫士,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守护着沙漠。那份热诚,那份坚贞,那份毅力,令人肃然起敬!
英雄也会落泪。胡杨树如果被折断,将会树汁直溅,人们又称其为“眼泪树”,那眼泪是喷射式的,那是无声无息的紧急劝告,是气愤的抗争,不是哀伤的表露!因此人们不敢也不愿轻易地折挠胡杨树。
胡杨树是二千五百万年前由热带、亚热带辗转来到新疆一带的,它是如何移居新疆的呢?那时还没有人类,可以肯定是由禽兽移植:一种是由飞禽叼籽播种;一种是由走兽衔枝移植。
胡杨树有惊人的抗干旱能力、御风沙魄力、耐盐碱恒力,生长繁殖于沙漠之中,与土地生死相酬,令风沙难肆虐,使沙漠变绿洲。
人们热爱胡杨树,呵护胡杨树,不折挠它,不砍伐它,任其生长,使其尽忠千年职守……悠悠一千年,胡杨树矫矫挺挺,郁郁苍苍,人们衷心赞美它:“生而不死一千年!”
当胡杨树颐养天年后含笑长逝,尽管叶已零散落尽,躯体枯干成柴,但仍以一份执着,一缕幽思,化成千年精灵“死而不倒一千年!”
活着站一千年并不难,那是生命的旺盛、茁壮;生命萎蔫了,失去绿叶,失去风采,随着时间的推移,枯枝逐渐干裂、败落,树干也渐皲裂,但仍昂然屹立一千年!谈何容易?
当胡杨树的根基断裂,树干失去支持而轰然倒地时,虽然身已干枯,但停止跳动一千年的心仍有温热,它要伴随保护过它的热土再度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胡杨树与沙漠脉脉相依,息息相关,生在沙漠,死在沙漠,倒在沙漠,纵使叶已尽,身已枯,也要献给沙漠,那是“装点此关山”缠缠绵绵的痴爱,也是轰轰烈烈的爱恋,更是坦坦荡荡的忠诚!
【1】“胡杨树的三千年情怀”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2】为什么说“沙漠中的胡杨树,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树”?
【3】结合语境,赏析下面的语句。
(1)树叶却易变,幼时细长如线,年少如柳叶,壮年如小扇;面底同色,绿翠翠,密匝匝。
(2)当胡杨树颐养天年后含笑长逝,尽管叶已零散落尽,躯体枯干成柴,但仍以一份执着,一缕幽思,化成千年精灵“死而不倒一千年!”
【4】在作者笔下,胡杨树仅仅是沙漠中的一种树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我们是一家人
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来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
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1】你认为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分析其表达效果。
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从人物描写角度)
【3】“我”从“盼望独立”到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1)进中学后“我”盼望独立。
(2)
(3)
(4)与家人重聚后感受到温暖。
1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汉字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积淀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生活中,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在成千上万个汉字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请以“我最喜欢的一个汉字”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题目二:从《孩子最好的朋友》的结尾来看,故事并没有结束。当地球狗来到安德森夫妇家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以“地球狗终于到了”为开头,续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