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西北地区比较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无法受到( )的影响。
A.冬季风 B.东北风 C.台风 D.夏季风
2、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界线与秦岭——淮河大体一致的是( )
A.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
C.1月平均0℃等温线
D.半湿润与半干旱分界线
【2】下列语句中,描写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景观的是( )
A.大漠孤烟直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3、新疆、黄土高原、贵州省都存在的问题是( )
A.生态脆弱和水土流失 B.干旱和植被稀少
C.缺水和交通不便 D.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
4、我国各地土地资源类型差别很大,因地制宜对土地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的基本原则。据此判断,下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合理的是
A. 青藏高原——林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
C. 秦岭山区——草地 D. 大兴安岭——旱地
5、我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冬季风强弱影响频繁 B.受夏季风强弱影响频繁
C.我国降雨地区分布不均 D.我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6、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主要原因是
A. 土壤肥沃 B. 热量丰富 C. 灌溉条件好 D. 光照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7、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温度较高 C.纬度较高 D.距海较远
8、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江水的灌溉
B.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C.纬度位置优越
D.地势平坦
9、下列界线与我国秦岭——淮河线不一致的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B.冬季1月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界线
10、秦岭—准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②半湿润和半干早地区分界线
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⑤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线⑥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
A.①②⑤
B.④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④⑥
11、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
B.中国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国行列
C.人地关系比较和谐,区域发展平衡,和发达国家基本没有差距
D.中国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12、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北部的黑龙江长冬夏短,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13、下列与北京接壤的省区,正确的是
A.河北、山西
B.河北、天津
C.天津、河南
D.河北、辽宁
14、香港所需淡水资源几乎全部依赖大陆提供,原因是( )
A. 香港缺乏大河 B. 香港气候干燥,降水少
C. 香港污染严重,本地水质差 D. 为了支持内地建设
1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一望无际
C.地形以丘陵为主,海拔较低
D.地势低平,湖泊、河网密布
16、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是()
A.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开阔,土地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作业
B.地狭人稠,本地粮食消费量大
C.水源充足,土地贫瘠
D.全年高温,热量充足
17、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
①东北
②西北
③东南
④西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下列土地资源的利用,能利于生态环境,也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的是( )
①黄土高原地区多修建护坡林草带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发展成林地
③东北平原地多发展水田,种植棉花 ④长江中下游地区退田还湖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9、下图中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0、下列关于中东石油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B.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C.中东的石油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D.波斯湾石油输出的咽喉是苏伊士运河
21、贵州省的简称是________或________ 。
22、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 ,实行 制度。
23、绿洲农业主要是在________ 地区,用水牛耕地的主要是________ 地区.
24、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_市,西至四川省________市,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
25、沈阳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26、极圈内的极地地区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现象。
27、我国众多大江大河滚滾东流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地势___________。
28、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上天”,即___________,二是“下海”,即___________。
29、降水有什么特点?降雨集中在 ,冬季降雪 。
30、发展农业应该遵循_______原则,我国非季风区草地广布,适宜发展_______业。
31、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A区域与B区域的分界线名称。
(2)描述A区域与B区域的分界线的地理意义。(至少四条)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C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_山、________山与________山脉。
(4)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季风区内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位于非季风区内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全部填字母)
(5)你所在的学校位于________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
3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例写出我国地理分区的名称:A_______ D______。
(2)四大地理区域中,新疆所在的是______地区,人口最多的是_____地区,平均海拔最高的是____地区(填写字母)。
(3)A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植被从东到西分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句 “旱地麦浪泛金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地区(填写)
33、读下图,分析完成问题。
(1)在西部高原上,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和 。大平原上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
(2)美国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作物是 。
(3)试说明玉米带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4)论述乳畜带发展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
(5)棉花带由于 等原因,植棉业已经衰落,现已成为以 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6)由图可以看出:美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实现了农业地区 。
3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米饭真香”,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地区以米饭作为日常主食。这个地区发展农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一年可收获二至_____次。
(2)__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地区多以面食为主,农田以__________为主。
(3)在__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地区可以品尝到正宗的酥油茶,夏季前往该地,也需要带厚衣服,这是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诱人的手抓肉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地区的美食,当地农业以__________为主。
(5)_________地(填写序号即可)和②地同处于季风气候区,其中②地房屋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区域合作,达到优势互补。读我国某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B ,灌溉农业区:C ,省区:① ,支流:E 。
(2)图中大型资源调配工程是 工程,该工程对于甲地区的积极影响有 。
(3)D 所在地形区是 ,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治理该地区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等。
(4)请分析甲省区瓜果特别甜的原因。 (至少回答两条)
(5)请根据 A 城市的气温降水图(如图),分析华北平原春旱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