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有( )
①防风固沙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提高木材产量 ④保护三江水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2、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
A.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B.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3、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 )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炎热干燥
4、下列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景观,它们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农村房屋顶坡度缓、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
B.农村房屋顶坡度陡、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C.室内的火炕、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
D.窑洞、马车、水乡地区的养鱼池、水乡的船和桥
5、下列有关台湾省叙述正确的是( )
A. 台湾省就是台湾岛 B. 台湾北临黄海,东临东海,南临南海,西临太平洋
C. 台湾与广东隔海相望 D.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6、“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如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
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黄土高原
7、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如图所示照射静止的地球仪,这个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
A.北半球冬季的日照状况 B.昼夜更替
C.日食、月食模拟实验 D.地球公转
8、香港作为世界著名自由港,______长期以来是香港的主导产业( )
A.旅游业
B.对外贸易
C.房地产业
D.金融业
9、2021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经济中心
B.国家交往中心
C.交通中心
D.政治中心
10、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陆上邻国最少的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用,放之山下.”请从地理的角度分析至则无用的原因( )
A.贵州人口稀少,资源缺乏,无产品可运
B.贵州有老虎,驴经常被吃掉
C.贵州地形崎岖,道路狭窄,不适合驴拉车行驶
D.贵州人,不喜欢吃驴肉
12、通过珠江三角洲的特殊纬线是( )
A. 北极圈 B. 赤道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
13、台湾省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出口商品中最多的是( )
A. 工业制成品 B. 农产品 C. 畜产品 D. 矿产品
14、北京的主要职能是全国的( )
A. 经济中心 文化中心 B. 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 国际交往中心
C. 交通中心 经济中心 D. 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15、多瑙河是
A.欧洲第一大河 B.亚洲第一大河
C.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D.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16、“五一”期间小红随家人到台湾旅游,下列有关小红旅游见闻的叙述,可信的是( )
A. 从南昌坐火车直达台北
B. 台北市民以藏粑为主食
C. 高雄人多以蒙古包为住宅
D. 高山族人在阿里山采茶
17、青藏地区丰富而洁净的能源是( )
A. 水能 B. 天然气 C. 太阳能 D. 石油
18、下列哪一项不是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 )
A. 400毫米降水量线
B.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 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D.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19、著名旅游胜地吐鲁番盆地中的火焰山位于我国的( )
A. 新疆 B. 青海 C. 山西 D. 甘肃
20、中国北京获得 2022 年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下列关于北京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政治、经济和国际交往中心 B.位于华北平原
C.属于半湿润地区 D.形成了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21、我国大陆海岸漫长曲折,北起辽宁省的____口,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____口,全长1.8万多千米。
22、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与深圳相邻的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_。
23、美国海外州是_____州,北极圈穿过该州。
24、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和海港是________。
25、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 ,实行 制度。
26、贵州最大的煤矿产地是________。
27、黑龙江省南与吉林省山水相连,其地表结构呈_______、______的特点。
28、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是 、 和藏绵羊。
29、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有________ 、________、工业、建筑业等.该市因环境优美,终年绿树繁花,以绮丽纤巧为特色,因此素有“ ________ ”之称。
30、东北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由 平原、 平原、 平原组成。
31、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巨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区域合作,达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B________,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________,省区简称:①________,支流:E________。
(2)图中大型资源调配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对于甲地区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
(3)D所在地形区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这种民居的优越性是________;本地区代表性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分析甲省区瓜果甜的自然条件。
32、读图“北方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A是________,该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农业区,每年3−5月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易出现的灾害是________。
(2)D地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__,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保护该地生态环境的主要生物措施是________。
(3)E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线大致通过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______℃等温线大体一致。
(2)B线以西,农业部门以______业为主。
(3)C地区耕地类型为______(旱地或水田),粮食作物以______为主。
(4)C、D两地中,夏季平均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
(5)E区域的河流以______(内或外)流河为主。
34、比较下图中①②两城市的区位差异,并填写下表。
35、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①是____地区,②是____地区,③是____地区,④是____地区。
(2)农耕区主要分布在____两个地区;(填序号)畜牧区主要分布在____两个地区。(填序号)
(3)区域①、②的分界线是____山脉和____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