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 )开去。”这个句子中,括号里应该填上的词语是( )
A.飘荡
B.荡漾
C.漂流
2、对“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C.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3、下列词语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辨认方向
B.停住脚步
C.修建电视
D.减少阻力
4、关于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朗读方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慢读更能体会到作者对边疆小学的喜爱。)
B.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重读更能强调“问”的重要性。)
C.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重读能感受到花孩子们是多么高兴地跑到外面来。)
D.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重读能体会到“我”很在乎妈妈的看法。)
5、辨字组词。
未( ) 品( ) 诚( ) 枣( )
末( ) 晶( ) 城( ) 刺( )
6、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小心)地走着 __________地数着 _________地跳着
例:一片片(叶子) 一把把_________ 一枚枚________
7、照样子,写一写
例:攻守(两个字互为反义词)
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又尖又长(又……又……)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guī zé yán liào qiáng bì zhǔn bèi
hán lěng 的冬天到了,雪花像róng qiú
一样飞wǔ
。
人们穿着hòu shi 的衣fu
,在路上匆匆地走着。只有小孩很欢xǐ
,shēn
出手来去抓地上的
雪,边hǎn 边玩shuǎ
。
9、阅读《冯如造飞机》,完成练习。
冯如造飞机
飞机是20世纪初由美国莱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他们没想到,只过了几年时间,中国人就自己研制出了飞机。
这个有志气的中国人叫冯如。冯如是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12岁那年,他要出国谋生,父母舍不得他走,他说:“大丈夫四海为家,一辈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
他来到美国,(刻 克)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1904年,他听到祖国的东北被日俄侵略,中国人被任意屠杀的时候,气(喷 愤)极了。当时美国莱特兄弟刚发明了飞机,冯如就想,如果中国有了飞机,守住边疆海口,外国就不(赶 敢)欺负了。他对朋友们说:“我决定自己研制飞机,然后驾机回去,(报 抱)效祖国。如果不成功,我情愿去死。”于是他四处搜寻资料,钻研学习,又用筹集到的很少一点资金,开始研制。父母亲想他,希望他回国探亲,他表示:“飞机不成,誓不返国。”
1909年,冯如成功地制出了飞机。他驾驶着自己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上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美国报纸刊登文章说:“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冯如后来回国筹办航空事业,在一次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牺牲,年仅29岁。他为振兴中华作出了令人难忘的贡献。
(选自《百家姓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
【1】从文中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画“√”。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飞机最早是由中国人研制成功的。
B.冯如到国外刻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
C.冯如回国后筹办了航空事业。
D.冯如驾驶自己的飞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
【3】读“大丈夫四海为家,一辈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你感受到了什么?( )
A.冯如认为一辈子守在家里的不是大丈夫。
B.冯如的志愿是出国谋生,他认为在自己的国家无法生存。
C.冯如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立志要为祖国做贡献,不愿安于现状。
D.冯如不想呆在自己的国家,他不爱国。
【4】冯如为祖国做的贡献有( )(多选)
A.冯如经过刻苦钻研研制出了飞机
B.筹办航空事业
C.为振兴中华作出了贡献
D.到国外赚了很多钱
【5】说说冯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节选)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
小蜘蛛飞快地爬进屋子,在墙角织了一张又大又漂亮的网。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讲故事。
【1】“这倒很有意思”中的“倒”读作______,它的正确解释是_____
A.副词,反而,却,相反。
B.上下或前后颠倒。
C.向后,往回退。
【2】小蜘蛛织网是用来干什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屋倒了吗?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老屋因为大家的到来一直站在那里,面对如此善良的老屋,你想对它说什么?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颐和园的廊与画
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长廊的建筑非常优美,人们称它有三绝,这第一绝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也就是英文字母“W”的形状。为什么要把它建造成蝙蝠形呢?因为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面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福到了。
第二绝是风水绝。长廊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从气候上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阵阵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凉风习习。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构成了美丽的图画。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时,就会发现,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
长廊的第三绝是结构绝。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有一个钉子,这是老辈们留下的精湛技艺!
长廊的美还美在长廊上的那些画。在273间长廊里,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彩墨画,一共有14000多幅。
这些画是有来由的。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山玩水,意犹未尽,很留恋江南的景致,连做梦都经常梦到江南。于是,就让画工在长廊上画上了许多江南的美景。这以后又加上了许多花鸟山水画,以起装饰烘托的作用。人物画是最后才出现的,画中那丰富生动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有文学传说中的故事,有文学名著中的故事,还有神话传说中的故事……
这就是颐和园的廊与画,你想去看看吗?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因为欣赏美好的事物而心情舒畅。( )
(2)山水风景或文学作品吸引人。( )
【2】长廊的建筑优美,人们称它有三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其中介绍第二绝时,作者分别从__和__两方面进行了介绍。
【3】画“﹏﹏﹏”的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点明中心
D.承上启下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葡萄
①我家的小院里种了一棵葡萄。冬天,爸爸和我在葡萄根下挖上深深的坑,在里面埋上充足的肥料。冬天刚过,棕褐色的藤蔓上长出了一颗豆粒儿般大的紫色的芽苞,这些小芽苞在春风的爱抚下,在春雨的滋润下,从顶端绽出了一片片婴儿手掌般大小的鹅黄色的嫩叶。这些嫩叶逐渐长大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架下顿时有了一片绿荫,把我家的小院点缀得非常美丽。
②不多久,在葡萄藤叶之间的藤蔓顶端,开出了像柳絮一样的小花,银白色的小花只有小米粒儿那么大。仔细一看,每朵花有四个花瓣,每个花瓣有芝麻粒儿大小。随着春天一天天过去,一串串小花变成了一串串绿宝石似的葡萄,慢慢地,这“绿宝石”长大了,由绿变淡紫,由淡紫变深紫……
③葡萄成熟了!那一串串光亮亮、圆溜溜的葡萄挂在架上,像一盏盏精心制作的水晶吊灯。这时,已经是夏天了。
④傍晚,我搬上一个小板凳,坐在葡萄架下乘凉,乘着月光摘下一串葡萄品尝,甜甜的,一身的暑意顿时烟消云散了。
⑤甜甜的葡萄使我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1】短文第①~②自然段,作者主要对葡萄的叶子和花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葡萄叶子,作者重点观察了它_______和_______的变化。
【2】读句子,完成填空。
(1)不多久,在葡萄藤叶之间的藤蔓顶端,开出了像柳絮一样的小花,银白色的小花只有小米粒儿那么大。仔细一看,每朵花有四个花瓣,每个花瓣有芝麻粒儿大小。
作者在描写“葡萄花”的这段话中,用_______和_______这两个词生动写出了花“小”的特点。
(2)葡萄成熟了!那一串串光亮亮,圆溜溜的葡萄挂在架上,像一盏盏精心制作的水晶吊灯。
这句话作者在描写葡萄“成熟的样子”时,把葡萄比作_______,写出了葡萄的_______、_______特点。
【3】从文中摘抄一句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美丽的西双版纳
①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境,是一块美丽的土地。
②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耸(sǒng)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hóu)”的箭毒木,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 走在林间,如果你觉得口渴,这里有“天然水壶”。砍下一根叫“扁担藤(téng)”的植物,藤的断口处,清甜可口的水就像泉水一样喷流出来。下雨了也不用发愁,这里有“天然雨伞”。砍下一片海芋(yú)叶,宽大的叶子足够你遮(zhē)雨。
③西双版纳又是动物的王国。长臂猿(yuán)欢乐嬉戏。绿孔雀展开五彩续纷的羽毛。大象常常在热带雨林中出没,它们有的在河边打滚;有的用长长的鼻子吸满了沙土,喷向自己的身体;还有的甩着长鼻子在丛林里散步。凶猛的虎豹在密林深处寻找猎物……
⑤西双版纳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1】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
【2】第②段中的“天然水壶”和“天然雨伞”分别指的是( )
A.泉 水 海芋叶
B.扁担藤 海芋叶
C.扁担藤 箭毒木
D.见血封喉 扁担藤
【3】请你联系生活、借助图片,围绕“西双版纳还是水果的王国”这句话,在短文方框处写一段话。
14、阅读。
故乡的湖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绿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垂(cuí chuí)柳,在微风的吹(chuī cuī)动下,柳条迎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树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nèn lèn)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zhuò zuò)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描写湖水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 )( ),再写湖的四周有( ),接着写树下有 ( )和( ),最后写湖上有 ( )。
(3)用“√”选出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4)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海滨小城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风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④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感受选文生动的语言,把你喜欢的词句摘抄到摘录卡上。
摘录卡
词语:______________
句子: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1)这句话写出桉树叶子( )的特点。
A.多 B.香 C.绿
(2)要读出叶子的特点,你觉得上面的句子中哪个词语要读重音?在它下面加点。
【3】③自然段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填一填,选文从哪些方面描写海滨小城又美丽又整洁。
【5】“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 )
A.小城里赏花的人很多。
B.凤凰树上有很多小动物,显得很热闹。
C.凤凰花争相开放、艳丽无比。
D.小城里的凤凰树很多。
16、口语交际。
主持人: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乡,在每个人的眼里,家乡的风景都是最美的。现在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家乡在哪里?你喜欢家乡的哪些风景?要从你的言语中表达出对家乡景物的热爱。
学生A:我的家乡在山东,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那里有迷人的西侯幽谷,一年四季树木郁郁葱葱,是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学生B:我的家乡在 ,那里最美丽的风景是 。
学生C:我的家乡不仅 ,而且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 。
17、书外有收获。
这学期我们读了《安徒生童话》,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温暖和照亮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儿童以及大人的心灵。请你推荐其中一个最喜欢的故事,介绍其中的人物。
①我最喜欢的故事是: 《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
②用2个四字词语形容一下主人公: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8、改为拟人句。
灰雀在枝头鸣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提示:句子中有两处错误)
妈妈买了很多食物,有速冻饺子、馒头、牙刷和饼干,累的满头大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他穿着一身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习作
要求:请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三个,发挥想象,创编一个童话故事,并给故事取一个题目。
草原 山坡 蚂蚁 蝴蝶 傍晚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