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这句话是围绕( )来写的。
云有的时候变成一团团白色的棉花糖;有的时候它又变成黑色的大怪物;还有的时候,它又变成彩色的鱼鳞,铺在西方的天空里。
A.云的变化很多
B.云很灵活
C.云的样子很美
D.云的位置很多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章的插图、题目和内容,不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B.它的声音小的几乎听不见了。
C.早上,老师叫教室里的同学扫完公共区域后,连续回到教室上课。
3、《安徒生童话》创造了一个奇妙的童话王国,它是丹麦作家安徒生送给全世孩子和大人共同的礼物。以下角色不是出自这本书的是( )
A.卖火柴的小女孩
B.丑小鸭
C.稻草人
4、从《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屋是一个( )的人。
A.顽强奋斗,喜欢热闹
B.坚持执着,不肯服老
C.乐于助人,甘于奉献
D.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5、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
写秋天的日记时,我可以用上这些词。
词语积累卡 (主题:秋季) 秋高气爽 一( )知秋 __________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守株待兔》中那个人不应该抱有 心理,也告诉我们做事不要死守狭隘经验,应该懂得 。
2.《一只梅花鹿》中对梅花鹿的描写非常优美:角好像美丽的 。但是美丽的角差点儿 ,可 却让它狮口逃生。
3.君看 ,出没 。
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 。
5.表示“各自展示自己能力”的歇后语是八仙过海—— ,而“芝麻开花”的下半句是 。
7、根据括号里的提示,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妈妈事事都顺从佳佳,毫不违背,真是百依百顺。(结合句子)。
百依百顺: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高铁四通八达,南来北往都很方便。(联系生活实际)
四通八达:______________
(3)大家私底下七嘴八舌,议论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查字典)
七嘴八舌:______________
8、读拼音,写词语。
lǔ xíng jī è dì bǎn huǒ chái
pīn mìng dǎ sǎo tōu kàn tūn yàn
9、阅读与感悟。
文竹
①我家书桌的一角摆着一盆文竹。它不像玫瑰(gui guì)那样绚丽多姿,也不像月季那样娇艳惹人,而是以它那绿色的美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
②文竹四季常绿。初春,它那油绿的枝条上抽出了几枝新芽。新芽上呈现出茸茸的绿叶。暮春时节,文竹的新芽上又伸出了许多嫩绿、纤细的新叶片,显得郁郁葱葱。
③盛夏,微风偶尔从纱窗吹进来,文竹轻轻摇曳(yè yì)。刚浇过水的文竹更是好看。晶莹的小水珠含在茂密的绿叶中,阳光一照,像无数颗闪亮的珍珠。
④秋天,百花开始落叶了。可文竹还是那样绿茸茸的,那绿丝构成的叶子一片叠一片,好像一块绿荫,让人感到清雅、文静。
⑤寒冬,许多花草都凋谢了,而文竹还像苍松、翠柏那样挺立着。它那每片苍郁伸展的绿叶上,似乎都显示着生命的活力,让人觉得它是那么温柔,又是那么坚强。
⑥每当我坐在书桌前温习功课的时候都要看看这盆文竹,它是我生活中的伙伴。
【1】在上面文段中,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
(2)形容各种颜色灿烂美丽。( )
【3】第②~⑤自然段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都是围绕“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4】文中第③段画“﹏﹏﹏”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这样的句子我也会仿写:_______________
【5】试赏析文中第④段画“ ”句子中“叠”字的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文章,详细说说文竹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与理解
海滨小城(片段)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1】第一自然段围绕关键句(第一句话),没有写到以下哪一项内容( )
A.树的种类多
B.桉树的香味浓
C.凤凰树开花热闹
D.树木长得枝繁叶茂
【2】请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的关键句。围绕这个关键句,作者从沥青铺成的大路和细沙铺成的小路很漂亮、人们把街道打扫得 两方面来写。其中,“ ”一词表示程度更进一层,让我们知道路面干净到“连一片落叶都没有”的程度。
【3】感受第二自然段生动的语言,把你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并简要说说摘抄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外短文,然后答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
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骆驼妈妈疼爱地对小骆驼说:“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他们走啊,走啊,走了很远很远。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了。”
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儿沙子。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脚掌、驼峰和睫毛在沙漠里有这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1】请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加点词语意思。
(1)无边无际:____
(2)铺天盖地:____
【2】请根据短文内容填写表格。
身体部位 | 样子 | 作用 |
脚掌 | 又大又厚 | ____ |
眼皮 | ____ | ____ |
驼峰 | ____ | 贮存养料 |
【3】读完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 )(填序号)
A.骆驼长得很难看。
B.评价事物时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它的实际作用
C.骆驼能够在沙漠里生活。
12、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五彩缤纷的近义词是_______。从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等词语中,可以明白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本段话的中心句。
【3】下面哪句话与“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的修辞手法一样?( )
A.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B.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13、阅读短文。
蚂蚁——神奇的记忆专家
法布尔
蚂蚁回家的路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出去时走的是哪条路,不管多么弯曲难走,回来时,它们还从那儿走。那么,蚂蚁究竟是依靠什么找到回家的路的呢?人们往往同意的观点是它们在路上散发了某种气味,依靠灵敏嗅觉,它们就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回家的路。可是我却不同意这种看法,我想通过自己的实验来证明蚂蚁并不是依靠嗅觉来指引方向的。我找了个助手,她是我的小孙女露丝。这个调皮鬼对于我跟她谈的关于蚂蚁的事很感兴趣。
一天,我正在书房里写笔记,突然听到露丝的声音:“快来快来!蚂蚁已经开始返回了!”
“你知道它们走的是哪条路吗?”“是的,我已经做了记号。”
“什么记号?你怎么做的?”
“我沿路撒了小石子。”
我急忙跑到园子里,露丝说得没错。她事先准备了小石子,看到蚁队从兵营里出来,便一步步跟着,在蚂蚁走过的路上隔一段距离撒下一点儿石子。现在,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离它们的窝还有一百多米,够我进行我的实验了。我拿起一把大扫帚,把蚂蚁的路线全都扫干净,把小石子也扫掉,然后换上别的材料。如果原先的材料有什么味道,现在换掉了,按照一般的观点,蚂蚁们就会晕头转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只见蚁队来到了被扫干净的地面前,它们显得犹豫了许多,有的往后退,然后回来,再后退;有的在扫干净的地面前徘徊不前;有的从侧面散开,好像要绕过这块陌生的地方。大家乱哄哄的,在障碍物前越集越多。最后,有几只妈蚁冒险走上扫过的那条路,其他的便也跟着来了。与此同时,少数绕了个弯子的蚂蚁也走上了原先那条它们走过的道路。尽管我设置了困难,蚂蚁还是从原先露丝用小石子标的路线上回到窝里去了。
后来的几天里,我又通过在路线上铺沙子这种方式,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蚂蚁队伍仍然成功地越过障碍,沿着原路回到了窝里。这就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蜜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线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能够凭借它们神奇的记忆力回到自己的家。
【1】请从文中找出符合下面解释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___________)
(2)挡住道路,使蚂蚁不能顺路通过。(____________)
(3)战胜归来。(__________)
【2】请结合本文的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____)蚂蚊可以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________)无论它们出征的路线有多长,它们都可以凭借它们神奇的记忆力回到自己的家。
(2)通过实验,法布尔证明了蚂蚁(_________)像蜜蜂那样,直接辨认方向,(________)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
【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 _______ |
实验人员 | _______ |
实验目的 | _______ |
实验过程 | ______ |
实验结论 | ______ |
【4】你有过类似的观察实验经历吗?请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
14、 ________
屠格涅夫小时候,特别喜欢读寓言故事。
一天,一位大作家到屠格涅夫家做客。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显露儿子的才能,便对儿子说:“快朗诵一则先生写的寓言!”屠格涅夫朗诵得很流利,也很动听。
大作家很高兴,亲切地问:“你喜欢我的寓言故事吗?”屠格涅夫认真地说:“喜欢。但是我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写得比你的更好。”大作家听了一点也没生气,从心里佩服这个孩子。可是,屠格涅夫的妈妈急了,她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一走 屠格涅夫的妈妈就把儿子教训了一顿 你怎么能当着大作家的面 说他作品不如别人呢 屠格涅夫不服气 他大声争辩说 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 我怎么想就怎么说 难道叫我说谎吗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笑了。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填在文前横线上。
【2】请给短文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显露(______) 佩服(____)
教训(_____) 特别(____)
【4】短文有两个描写屠格涅夫妈妈的神态的句子,先用横线画出来,再想一想她神态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作家听了一点也没生气,从心里佩服这个孩子。”大作家不生气,反而佩服屠格涅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请把你想要对屠格涅夫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二)课外阅读
蜜蜂和蚂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_________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
蚂蚁忌妒蜜蜂的是____________,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____________,蜜蜂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____,蚂蚁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___。从中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写在横线上。
【4】联系上下文,在 “_______________” 上补全对话。
【5】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下面的句子作开头写几句话。
我喜欢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可怜的蚂蚱和草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
②奶酪多诱人啊!(仿写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用小括号里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小女孩和妈妈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上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老师要求星期一穿校服,戴红领巾。
(2)我们来到海边,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和悦耳的鸟鸣。
20、修改病句。
(1)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
(2)妈妈今天打扮的十分非常漂亮。
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这儿真美》
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景色,你发现了吗?请你把观察到的一处美景介绍给大家,注意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介绍要有顺序,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