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泸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散文在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 “不平凡”为线索,《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B. 关注生命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依然热情地启迪人们“享受生活”;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通过主人公艰难求生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生命如此强大;从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身上,人们读到了坚强、勇敢的美好品质。

    C. 唐宋八大家倡导古文运动,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文风。其中韩愈的《马说》托物寓意,揭示了人才埋没的原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政治理想。

    D.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浸染人的心灵。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揭露了愚氓灭美的现实,让人无比痛心;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让我们明白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懂得珍惜当下的生活;而丰子恺的《给我的孩子们》又让我们永葆一颗纯真的童心。

  • 2、下列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和谐号”动车驶入泰州站,对我市融入沪宁都市圈,融入长江经济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B. 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对习书记鞭辟入里的分析深受启发,不禁鼓起掌来。

    C.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泰兴》,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泰兴的众多美食。

    D. 通过市教育局的现场作文比赛,济川初级中学有5名学生不孚众望地进入了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的决赛。

  •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 第三回美猴王在幽冥界把猴子之类有名字的从生死簿子一笔勾销既体现了孙悟空桀骜不驯的性格,又为后文五十八回判官查不到猴属,当然更查不到假行者埋伏笔。

    B唐僧师徒途径火焰山,悟空向罗刹女借芭蕉扇,她误以为其丈夫牛魔王被悟空打死,一扇将悟空扇到五万里外的灵吉菩萨处。

    C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等人用混有蒙汗药的酒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D在《水浒传》中绰号成为体现人物性格最为鲜明的符号,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它与《孟子》同为我国儒家经典作品。

    B.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C. “书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互通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我们学过的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诫子书》等都是书信

    D. 雨果、都德、莫泊桑都是法国著名作家其中短篇小说创作成就最大的是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羊脂球》等都是他的作品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救兵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释』:①故事: 按旧例。 ②移文:发文书。③交缚:交叉捆绑。④热火:点火。⑤褥食:在睡垫上吃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俄顷斩首数百级______ ②虏由此不敢向云中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3结合文章,谈谈范廉有什么过人之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 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了铺垫。

    C. 诗中卖炭翁驾着碳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中歇息。

    D. “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和百般无奈。

    2分析“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碳车辗冰辙”中“辗”字的表达效果。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梦的朋友/幼想的姊妹/原是自己的影子/却老走在你前面/像光一样无形/像风一样不安定/她和你之间/始终有jù(   )离/像窗外的飞鸟/     /既狡猾而美丽/你上去,她就飞/你不理她,她撵你/她永远陪伴你/一直到你终止呼吸

    (艾青《希望》)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jù离______   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

    (3)“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下面四个义项,文中“你不理她”的“理”的意思是______

    A.道理;事理   B.管理;办理

    C.物质组织的条纹   D.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

    (4)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句式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课文用正楷字默写。

    (1)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触发作者怀古忧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默写完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湖

    海桀

    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你向她走去。

    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了,坦途历历。

    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所在。

    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烁着……

    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汪洋的宏伟。

    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濛濛的天际……

    一片片鱼鳞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

    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交响……

    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生存的环境只有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和仙灵的水上。

    B.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开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

    C. 这篇散文以深邃凝重的意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而独具魅力。

    D. 本文写出了天湖的独特之美,她美丽迷人的景色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让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2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作为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0、麦子的理想

    高火花

    ①大麦走在离家还有几百米的水泥路上,望见不远处的浅黄麦子在飒飒风中起舞。他想让自己开心起来,可是做不到。

    ②大学毕业,大麦用自己设计的产品拉投资创立公司到踏入正轨用了半年,而公司申请破产,却只用了一个半月。大麦想尽办法,全力挽回,可最终只落得睡桥洞的结局。回老家吧!当大麦做出这个决定时,他觉得心如刀割,痛得他坐在桥洞底下大哭。

    ③公司成立初期,大麦的事业风生水起,钱袋子胀鼓鼓的。大麦去村里接父亲。父亲跟他说,开公司也好,做生意也罢,就是诚信和实干。大麦一点儿也不想听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只一味催促父亲搬去城市的大房子里。父亲说大麦太浮躁。大麦急了,跟父亲吼,说父亲胆小怕事,成不了气候,只能当一辈子的农民。大麦还说,自己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村里。

    ④可大麦现在别无他法。他在高速路口拦下第三十辆货运卡车后,辗转两天两夜,才踩上曾经踏过的土地。

    ⑤大麦走进自家院门,心里预演着被父亲怒骂而自己绝不还口的情景。不料,父亲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回来了啊。大麦迟疑了一下,低着头钻进他那间屋。屋里的摆设还,是他学生时期的样子,单人床、墙上的奖状、窗户下的五屉桌、搭着一条毛巾的椅子,一切都没变。父亲站在门外叫他,让他去洗澡。大麦说,好。

    ⑥大麦出了屋,径直走向厨房。父亲喊住他说,不用烧大锅水,南房有卫生间淋浴房。大麦怔住,吃惊地问,啥时候装的?父亲坐在小板凳上择苦苣菜,说,得有三四年了,建设新农村,家家都装了。大麦想,那几年正是公司最辉煌的时期。

    ⑦地里的麦子快熟了,浅黄变深。大麦跟着父亲走进田野,麦子的清香和泥土的甘甜混合在一起,氤氲在空气中。父亲望着一地麦子,意味深长地说,这麦子也是有理想的。望着父亲那张黝黑的脸,大麦在心里苦笑一声,麦子能有什么理想?它们的任务就是长出饱满麦粒,就跟这儿的农民一样,完成种麦割麦任务,周而复始,年年如此罢了。

    父亲仿佛看穿了大麦的心思,在田垄上坐下来,取下草帽,卷了一个边,当蒲扇扇风。父亲边扇边说,麦子的理想不只是结出麦粒,还有面包甜点等。但,无论哪种理想,都得在田间地头吃一番苦。父亲说完重新戴上草帽,然后起身,说还得去看看另外几亩地。

    ⑨大麦没跟过去,只是缓缓坐下。一阵麦香袭来,沁人心脾,大麦顿感神清气爽,心中连日来的阴霾被一扫而光。麦香打开了记忆的阀门,将大麦拉进时间的旋涡。

    ⑩四六七岁,他困惑半寸高的娇嫩麦苗何以要熬过寒冬成长?父亲说,这就是麦子的本质。他当时不理解。八九岁,他和一群调皮的同伴在麦地打滚疯玩,把麦苗弄得东倒西歪。父亲来了,他以为要遭受一顿打骂,不料父亲笑着说,被踩过的麦子会长得更结实。望着眼前的麦子,回味着父亲跟他说过的点点滴滴,包括刚说的麦子的理想,大麦的视线渐渐模糊了。

    一个星期后,大麦重新启程。当他跟父亲说要出去时,父亲话不多,只说,好。

    在大巴车上,大麦整理背包,从里面翻出一个信封,打开一看,有一张银行卡和一张信纸。父亲在信上说,卡的密码是大麦的生日,里面有三十万,都是这几年替大麦攒起来的,希望能帮助他重整旗鼓。信的最后还说,麦子的理想在它还是一粒种子时就有了。

    车窗外闪现着层层金黄麦浪,大麦的脸上露出坚毅的光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2年第8期,有删改)

    【1】仔细阅读文章,从“大麦”的角度完成内容梳理。

    大学毕业,大麦用自己设计的产品拉投资创立公司→公司成立初期,____________。→公司破产,大麦别无他法,走进自家院门→一个星期后,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②段画线句子。

    【3】第⑧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⑩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5】选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6】结合自己对本文的理解,谈谈第段的作用。

  • 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才是有品质的生活

    林清玄

    ①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有生活品质了。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是理直气壮的——“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

    ②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这才是生活品质。

    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美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买一个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④整个社会都能摒弃那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了。

    ⑤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浪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

    ⑥有钱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名字。

    ⑦一般人欣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生活品质”,甚至弄到心力交瘁、含恨而死。

    ⑧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

    ⑨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

    (选自《杂文月刊》2015.9,有删改)

    1文中第③段画横线处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首先,从很多人对生活品质的错误理解说起;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论证;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⑤节,你会发现“现代社会名牌泛滥”有一个渐次发展的原因,请根据该段内容用简洁语言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

    4周国平在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提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一个少女躲在车厢的一角,全神贯注地读着一本书。她读得那么专心,还不时往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子上记些什么,好像完全没有听见周围嘈杂的人声。”

    材料二:“每当北京举办世界名画展览时,便有许多默默无闻的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从全国各地风尘仆仆来到首都,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请围绕“有品质的生活”的主题,结合文中观点,对少女青年画家略作评析。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长途跋涉时,偶尔停下来,倒一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将更有力;风雨兼程中,偶尔停下来,听一听虫鸣鸟叫,心境会变得宁静而悠远;偶尔停下来,回眸曾经忽略的感动,生命的种种况味蓦然顿悟……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以“偶尔停下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2)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