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B. 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而埋下糖尿病。
C. 精神颜值,是衡量一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精神颜值的高低代表了一个人心灵美的程度,相对外表颜值高只是一时而言,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
D. 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的原因,中国创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
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既加冠(帽子) 执经叩问(磕头)
B.岁有裘葛之遗(给予,赠送) 或遇其叱咄(训斥,呵责)
C.持汤沃灌(热水) 烨然若神人(光彩照人的样子)
D.录毕,走送之(跑) 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3、下面几句话应依次填入的一项词语是
(1)这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__________的布。 (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
(2)“这布是__________的!精致的!”大臣们都附和着。
(3)这样,皇帝就在那个__________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A.美丽 富丽 华丽
B.美丽 华丽 富丽
C.华丽 美丽 富丽
D.华丽 富丽 美丽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通过融入诸多国际文化元素的图书节,让读者有机会了解参展国家的文化。
修改:删去“通过”或“让”。
B.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同仁就如何提高学生情商的问题公布了许多有益的见解。
修改:将“公布”改为“提交”。
C. 只有学校开设多门选修课,学生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和选择学习内容。
修改:将“确定”与“选择”调换顺序。
D. 一个真正的探险者,应该是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与敢于挑战自己的非凡勇气。
修改:去掉“是”。
5、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天下缟素(_____________)
(2)长跪而谢之(_____________)
(3)寡人谕矣(_____________)
(4)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B.扶苏以数谏故
C.以大易小,甚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岂直五百里哉?
(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陵君识破泰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雎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
B.秦王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接受“易安陵”。
C.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雎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
D.唐雎申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5】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选文,发表你的见解。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1】阅读全诗,概括诗歌的主题。
【2】诗中的橡树,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各暗指什么?
【3】诗中在写到“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时,用的是“绝不”,而写到“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时则用的是“不止”。试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4】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橡树、木棉等植物在诗中就是自然界中的树木,没有别的意义。
B.《致橡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给橡树”,而是写给自己心目中的恋人的。
C.诗歌中的木棉树很美,但也只是高大的橡树的一个陪衬。
D.诗歌中所歌颂的爱应该是互相尊重、心心相印,而又各自保持着独立的个性。
E.《致橡树》热情而坦城地歌唱了诗人的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
7、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不需要声嘶力竭地歌唱,只要安安静静地书写……2013年8月份开播以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刮起汉字听写风潮,甚至催生一大批“听写族”。
材料二: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今年(2013年)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材料三:2月11日到2月13日,央视连续三天在一套黄金档播出《中国谜语大会》,3场谜语大会受欢迎程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料,三期节目33城市平均收视率达1.78%,份额4.28%,总收视人数达1.65亿。通过观看这样的电视节目,使广大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
(2)材料三中的划线句是病句,请修改。
(3)某校九年级(1)班将于2015年10月26日下午班会课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假设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上下两句,每句不超过七字。
②请你代表班委会,邀请语文老师张老师参加此活动。要求:内容简洁,语言得体。
8、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篇名或作者。
(1) ,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2)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4)忽如一夜春风来,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童稚携壶浆。(白居易《 》)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8)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9、
克服惰性
①你也许要问:怎样才可以克服自己的惰性而把自己推动起来?
②当然,惰性实在是很不容易克服的一件东西。
③没有多少人不懒惰,那些勤奋的人,都是一些意志的力量在推动他。
④所以,我们不妨说:“意志是克服惰性的一种力量。”而这意志的形成,是要靠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有这个目标在那里等待我们去达到,我们就会觉得有理由把自己发动起来。
⑤因此,如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先要为自己建立一个理想的目标。
⑥问问自己,你要得到什么,你最喜欢最向往的东西是什么,先在心里为自己找到答案。也许,你喜欢发财。也许你喜欢发了财之后,为自己弄一片果园。也许你打算出国,也许你想参加高考,也许你想成为音乐家、画家、作家。那么,等你确定了你的目标之后,你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项目突然变得有意义起来,而另外又有些项目突然变得不重要起来。那时,你就会找到一些可以发动自己的力量,让自己不再那么毫无目的地懒惰下去了。
⑦当然,只是大目标,有时未免觉得遥远,而且太过抽象。那么,我们不妨把大目标确立之后,再给自己定立一些小目标。
⑧比如你想存钱为自己买一片果园,那么你先要把存钱的方法找到。所谓存钱,当然一方面是开源,一方面是节流。开源的方法是工作,节流的方法是多勤劳,少游荡。这个小目标确立之后,你会开始觉得早晨一定要早起,才可以免得把时间浪费在床上,而利用这个时间,你可以去送报纸,送牛奶,或自己取代家里工人的职务去整理庭院。
⑨于是,你觉得早起有了意义。以前,你会觉得早起也没有事,或不知道从何着手去做事。而当你有了目标之后,你在起身之前,就已经知道起来之后该忙些什么,你就会很顺利地把自己从床上拉起来,去做事了。
⑩同样的道理。如果想在学问上有点成就,那么你达到这个目的的办法,只有用功读书。于是,你就可以开始找一些你应该读的书放在桌上,排出次序,一样样地去读,这样你自然就愿意尽量利用时间去读,去记,去写。而不会只在心里着急,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是。
⑾建立目标,是帮助自己克服惰性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要设法给自己找一点可以鼓励自己的力量。因为成功的路途是很漫长的,在这漫长的途中,如果缺少鼓励,就不容易把兴趣长远维持下去。而这鼓励的力量,也要看你所要追求的是什么而定。你想存钱的话,自然以银行的存折最能使你得到安慰和鼓励。如是其他,那么像互相勉励的朋友、自己工作的成绩、师长的奖励等等。要留神给自己安排一点这一类的机会。
⑿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鼓励,可以使我们进取得快些,顺利些。
⒀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我们自己时常在心中反复记住一句话:
⒁“人生很短,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允许我们浪费!”
⒂西哲说:“要活得好像明天就要死去一样。”
⒃这话真的有着不凡的催逼的力量,谁也不知道哪一天是自己的生命终站。
⒄多数人都预期自己可以活到一百岁,因此在二三十岁的时候,他还在那里慢慢腾腾,不慌不忙。而认真生活的人,常会相信,只有自己可以掌握的这短暂的现在,才是他靠得住的寿命。因此他尽量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去推动他自己。
⒅生命不浪费,成功的机会就多了。
【1】文章开头的设问句有什么作用?
【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克服自己的惰性?
10、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栽 树
陈洪柳
①馒头岭又要栽树了,村长承包给苗木场,五万株树苗包栽。植树造林是好事,却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话题,一个是非恩怨的话题。
②馒头岭栽树,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村里喝过墨水的程耀金老师说,协议书漏写了一个活字,要包栽活。当年招标承包,很多村民没钱竞标,215户的村庄才5户申报,老村长想投标50000元承包60年,志在必得,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③程耀金以50001元中标!老村长不干了,气得像红脸关公,吼道,搅屎棍!五保户不算数,没钱没人,你有经济实力吗?你有劳动能力吗?
④现钱我没有,乡亲们都晓得我家有一口金丝楠木棺材,卖掉就有钱了。
⑤那晦气的东西谁要?你这个老光棍留着自己用吧,把你卖了都不值钱。
⑥开会前你咋说谁都可以参与?公道自在人心,我不算数你也不准承包。
⑦别以为馒头岭是你祖上的就牛皮哄哄,土改时没收了,归村集体所有,你爷爷老地主也批斗死了,你都托政府照顾才有活路,你爸妈死前的债务还没还清呢,我不承包荒山还有几亩水田旱地,你好吃懒做娶不到老婆就做绝户。
⑧老村长家族势力大,人多选票多,退位后自家侄子又当选村长。村长把村民在馒头岭开垦的庄稼地没收了,开始大面积栽油茶树,他利用绿化款和扶贫款,打着发展可持续生态经济的幌子,村民们敢怒不敢言。
⑨村长派人拉起了两条横幅——荒山变青山,不愁吃和穿。人要学文化,山要搞绿化。
⑩轰动全村的栽树项目虎头蛇尾,逐渐成片枯死,如果栽一株活一株会深得民心,成活率太低了,村民都怨声载道,树苗像秃子头上的虱子。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种地的人少了,年年栽树年年荒,馒头岭依旧像馒头。
⑪一辆越野车进村,车上下来几名陌生人,说是收木材的,问谁家有木材可以出售?一搭腔就拉起了家常,纯朴的村民打开了话匣子。
⑫去年来就好了,我们这里丧葬改革,耀金家有一口金丝楠木棺材,村里收缴了,补了2000块钱,要是卖给你们起码值20000吧?其他老人的棺木也都收缴了,木匠都没生意,手艺失传了,大家都去城里买家具。
⑬以前馒头岭很多古木,树干粗,几个大人伸开手臂才能合抱过来,抗战时期日本鬼子修铁路需要枕木,抓了很多民工砍树,听说游击队员放火烧山,老人们说火光冲天,噼里啪啦,一夜之间烧成焦土,现在没木材了。
⑭又传说雷劈朽木引发山火,有些飞禽走兽烤成灰烬。这些年馒头岭栽过好多次树,都没有成材的苗木,树坑挖得太浅了,人家做做样子。
⑮村长闻讯赶来,看到收木材的几个人,立马点头哈腰递烟,朝为首的将军肚说,林局,您下来也不打个招呼,咱们一块吃过饭,您留有我的手机号呀。
⑯林局长怒气冲冲,有人举报你!我们走访群众,调查后再去找你。
⑰村长面如猪肝色,不知哪个刁民瞎举报,惊动了你们几位干部,误会误会。
⑱人群中一名老人挺身而出,明人不说暗话,我举报的!馒头岭不是上甘岭,这么多年了,你就是假公济私,欺上瞒下,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⑲村长指着老人的鼻子训斥,程耀金!你凭什么出风头?逞什么英雄?
⑳程耀金拍着胸脯,政府打黑除恶我就不怕你,我凭老党员的觉悟,凭老百姓的良知,想逞打虎英雄,但你顶多是只苍蝇。
㉑他扶了扶眼镜补充,我这个退休的教书匠给你上一课,你不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啊……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小说围绕“栽树”展开情节,请根据提示加以梳理。
村长给苗木场承包馒头岭栽树——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村长栽树项目虎头蛇尾成片枯死——③________________——程耀金自言举报揭栽树内幕
【2】选文中的程耀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3】悬念的设置能让小说尺水兴波,本篇小说中作者多处设悬,试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4】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结合语境,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1)馒头岭栽树,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语言特点)
(2)老村长不干了,气得像红脸关公,吼道,搅屎棍!(人物描写)
【5】品读小说最后一段,谈谈作者设定程耀金这个老党员“教书匠”身份的深刻用意。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距离说”辩护中国艺术
朱光潜
①从前有一个海边的种田人,碰见一位过客称赞他门前的海景,他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有一园菜还不差,请先生来看看。”心无二用,这位种田人因为记挂着他的一园菜,就看不见大海所呈现给他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天天横在他的眼前。我们一般人也是如此,通常都把全副精力费于饮食男女的营求,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生活需要之外,便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看看的。一看到天安门大街,我就想到那是到东车站或是广和饭庄的路,除了这个意义以外,天安门大街还有它的本来面目没有?我相信它有,我并且有时偶然地望见过。有一个秋天的午后,我由后门乘车到前门,到南池子转弯时,猛然看见那一片淡黄的日影从西长安街一路射来,看见那一条旧宫墙的黄绿的玻璃瓦在日光下辉煌地严肃地闪耀,看见那些忽然现着奇光异彩的电车马车人力车以及那些时装少女和灰尘满面满衣的老北平人,这一切猛然在我眼前现出一个庄严而灿烂的世界,使我霎时间忘去它是到前门的路和我去前门一件事实。不过这种经验是不常有的,我通常只记得它是到前门的路,或是想着我要去广和饭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经验愈多,关系也愈复杂,联想愈纷乱,愈难见到它们的本来面目。学识愈丰富,视野愈窄狭;对于一件事物见的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
②艺术的世界也还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世界,——是它的不经见的另一面。它不经见,因为我们站得太近。要见这一面,我们须得跳开日常实用在我们四围所画的那一个圈套,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同是一个世界,站在圈子里看和站在圈子外看,景象大不相同。比如说海上的雾。我在船上碰着过雾,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戒惧。耽误行程还不用说,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舟的警钟,水手们手慌脚乱地走动以及乘客们的喧嚷,仿佛大难临头。真令人心焦气闷。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没有一块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不可知的命运去摆布。在这种情境中,最有修养的人最多也只能做到镇定的工夫。但是我也站在干岸上看过海雾,那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那平谧如镜的海水,许多远山和飞鸟都被它轻抹慢掩,现出梦境的依稀隐约。它把天和海接成一气,你仿佛伸一只手就可以抓住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四围全是广阔,沈寂,秘奥和雄伟,见不到人世的鸡犬和烟火,你究竟在人间还在天上,也有些不易决定。
③同样海雾却现出两重面目,完全由于观点的不同。你坐在船上时,海雾是你的实用世界中一片段,它和你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的需要都连瓜带葛地固结在一块,把你围在里面,使你只看见它的危险性。换句话说,你和海雾的关系太密切了,距离太接近了,所以不能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你站在岸上时,海雾是你的实际世界以外的东西,它和你中间有一种距离,所以变成你的欣赏的对象。
④一切事物都可以如此看去。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取旁观者的态度,丢开寻常看待世物的方法,于是现出事物不平常的一面,天天遇见的素以为平淡无奇的东西,例如破墙角的一枝花,林间一片阴影或是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便陡然现出奇姿异彩,使我们觉得它美妙。艺术家和诗人的本领就在能跳出习惯的圈套,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以外去看,丢开他们的习惯的联想,聚精会神地观照它们的本来面目。他们看一条街只是一条街,不是到某车站或某商店的指路标。一件事物本身自有价值,不因为和人或其他事物有关系而发生价值。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1】文中海边种田人眼中美的标准是什么?
【2】第①段圈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举例说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举的任意两个实例。
【4】如果要引用古诗来阐明“距离产生美”,你觉得下面甲乙诗句哪个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下列说法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经验愈多,关系也愈复杂,联想愈纷乱,愈南见到它们的美。
B. 一件事物本身自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它对人类有实用价值才具有艺术美。
C. 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取旁观者的态度,丢开寻常看待世物的方法,这样更容易发现艺术的美。
D. 近处是没有艺术的,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要想获得艺术世界的美,距离越远越好。
1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不宜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⑤不得抄袭。
(1)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给自己一些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章鱼面临敌人攻击咬住不放时,它会向敌人喷墨、变色,仍然无效时,它会不假思索的收缩肌肉,切断其中的触角逃亡而去。海豹原来群居在海岛上,栖息于岩石,但潮水来了,无立足之地,由陆居变为水居,全身作了调适与演化,它不但学会了游泳,还精于潜水。金鱼在宽广的池中不知道有多逍遥,但屈身鱼盆或者鱼缸后,由于转身不便,它会自动瘦身,鳍也变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