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卒之东郭墦间(墦:坟墓) 谨庠序之教(庠序:泛指学校)
B.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瞷:窥视)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
C.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嗜:爱好)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攘:窃取)
D.沛然谁能御之(御:抵挡)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斯:则)
2、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项是
①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人社部将进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子女带薪护理”方案呼之欲出。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处心积虑,亲力亲为。
④苹果和三星手机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迫在眉睫。
⑤刚刚还是烈日当头,一转眼,老天爷的脸就阴沉下来了,狂风怒号,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⑥法国今后必定会加大安保和反恐的投人,但由于经济疲软、福利水平较高,法国已经捉襟见肘的财政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考验。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三名海豹突击队员搭乘两架隐形版黑鹰直升机,神不知鬼不觉地悄然穿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成功地躲过巴基斯坦防空雷达的监控。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由于种粮效应较低等原因,农民对发展农业生产兴趣不大,据统计,大相村今年全村耕地撂荒面积大约达到43%以上。
D.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
B.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师说》
C.许君焦瑕/月落庭空影许长
D.朝济而夕设版焉/同舟共济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景在哪里
方方
华林一直在寻找他的风景。有如四月影会那样,他想拍出让别的人怦然心动的照片。但华林一直没有找到。每次去看别人的摄影作品,他都有窒息感。他无法加入同行们的交谈,只能自己踱到一边,甚至是在一个角落里,他才能够呼吸。他不知道自己什么做得不好,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再怎么做,他只觉得自己已经尽了心力,心里却没有满足。
有一天华林去美术学院看一个法国人的摄影展览。那个法国人选择的主题是三峡,这是摄影家们拍烂了的选题。华林先以为这样的摄影展览只是一个法国人讨好中国当局而已。可是当华林站在那些作品面前时,他有点傻了。惊讶得嘴巴都拢不上去。照片是黑白的,那的确是三峡,但那却不是中国人常态眼光中的三峡。建筑工地的材料和现场,从质地到图形,经过了这个法国人的眼睛和心灵,全都变成了艺术。它们从他的镜头里走出来,走到了墙面上,那么淡定,却又那么富于激情。华林从上面看到了一个灵魂,一个无拘无束的灵魂。面对这些作品,华林知道,在他的家里,他已经是人才了,可是在摄影界,他却还只是一个小虫子。
华林有些沮丧,甚至很烦。回家时,他便去了嘉诺撒小教堂。
小教堂依然华丽地颓废着。阳光落在墙面浮雕的人字花案上。那地方已经被太阳照过一百年。阳光把墙上的“人”字照得沧桑满是,却没有挥发掉它的美丽。一百年的光照和一天的一模一样。孤单的时候,华林常会坐在那里呆看着阳光一寸寸寂静地移动,自己的心便在这寂静的移动中安宁。
现在,华林像以往一样小坐着,像以往一样看着阳光的移动,但他的心却无法沉静。他想:自己怎么会那样缺乏灵感缺乏创造缺乏才华呢?为什么别人的心都像明镜一样,只要有一线阳光就会光芒四射?而他的心怎么就只像是锈在胸里的一个零件,任凭阳光如何照耀,非但没有光泽,甚至连一点活力也没有?
嘉诺撒小教堂旁芳草萋萋,风吹时发出轻微的簌簌声。这声音让苦闷的华林更加地沉醉在自己的苦闷中。
晚上,华林去找吴老师。他向吴老师倾诉他的苦闷。吴老师正隔三岔五地下乡拍摄有关楚文化的民间器物,心思不在华林身上。华林看出吴老师的心不在焉,心里掠过几丝失望。吴老师读出了华林的情绪,忙又带着歉意地说,像你这样,应当属于瓶颈时期。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华林说,可是我应该怎样走出这个瓶颈,到达属于我的开阔地呢?吴老师没有回答。
华林只好告辞。吴老师送华林出家门时,见华林满脸忧伤,心有不忍。知道华林是真爱摄影,真想出好作品,而不只是玩玩。吴老师便给华林提了个建议。吴老师说,华林你不妨到清江边走走,拍拍土家人的跳丧,去感受一下人类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所迸发出的激情。
华林的心里就像黑房间被人拨了下开关,突然明亮了起来。
第二天,华林带着他的数码相机,来到了清江边。
一大清早,晨雾下的清江朦胧不清得很。但彼岸的山影,此岸的石壁,江上的水汽,草上的露珠,很是让华林陶醉。更兼四周空无一人,鸟飞过去翅膀扇动的声音都有呼啦啦的意味,天地间恍若只有华林一个。华林一下子就找到了盘古的感觉。
头天刚下过大雨,对岸的山梁便绿得出水,披在山上的天空也跟洗过一样了。华林有些兴奋。
他在石上跳上跳下,寻找各种角度。一直拍到雾散云开,整个清江都袒露在他的面前。
清江敞开的样子,比它朦胧着更加漂亮。华林在这份敞开中看到了清江的细节。石头是静的,但流水让它有了动感。水是透明的,但山色将它染出颜色。华林读的是中文系。华林想,清江不是诗,诗朦胧着更有味道;清江是小说,小说靠清晰生动的细节才好看。若沿着清江由头走到尾,一部曲折有致血肉鲜明的长篇小说就出来了。
华林拍着想着,就有些累。他看到江边有块平整的石头,于是坐过去休息。石头比床更大,华林索性躺了下来。清澈的清江水便喧闹着从他头顶流过去,声音在空旷的山间,有如絮语有如低吟。这时候华林觉得像是他在家的时候,清早躺在床上,听早起买菜的婆婆嫂子们相互搭腔问候一样,很亲切,很温和。
阳光就落在了他的肚子上,胃也暖和着。
(节选自《春天来到昙华林》)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的最后写道,“阳光就落在了他的肚子上,胃也暖和着”,表明华林已经从阴影当中走出来了,他从大自然中获得了艺术的启示,变得自信起来。
B.华林每次去看别人的摄影作品,都感到窒息。这是因为别人的作品比他的好。他找到了艺术上的差距之后,就到小教堂去寻找灵感。
C.吴老师建议华林去拍土家人的跳丧,感受人类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所迸发的激情。但第二天华林在清江边享受了一番美景,这比看到土家人的跳丧更有吸引力。
D.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主人公华林正处于事业的瓶颈时期的苦闷和彷徨,表明艺术工作者在增强自己艺术修养的同时,更要贴近生活,感悟生活。
【2】文章划线部分是有关嘉诺撒小教堂和清江的景物描写,请简要分析其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琵琶女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屈原文章文平意深、言近旨远的特点进行了评价。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2)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3)且臣少仕伪朝,_______;本图宦达,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重乎?(《论语•泰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引用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指出:创新从来都死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 ______,_________ ”的豪情。
(2)已故评书演员单田芳凭着其顽强的毅力,在传统表演艺术事业上执着追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言:“_______ ,_______ ”。
(3)苏轼《赤壁赋》中末尾两句,写宿醉之状,言不知天之将明的句子是:____,_____。
10、填空。
(1)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2)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处?________。(柳永《雨霖铃》)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4)长桥卧波,________?复道行空,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越王勾践破吴归,________。宫女如花满春殿,________。(李白《越中览古》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观在《鹊桥仙》中表达自己独特的爱情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最能反映自己孤寂心境及聊以自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表达自己年轻时报国从军的夙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笔力遒劲,境界宏阔,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写景转到写人,承上启下。
(3)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杂咏八首·白鹭①
刘长卿
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
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
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
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
[注]①这是至德三年,诗人写给“上礼部李侍郎”的干谒之作《杂咏八首》第八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述白鹭在江河之上亭亭独立、伸延长颈,突出它的幽雅风姿。
B.本诗用词准确,描写形象,如“亭亭”状白鹭优美之姿,“延颈”写顾盼之态。
C.第三句“秋水”紧承第二句“川 上”落笔,“寒”表现了白鹭所处的困境。
D.第四句“孤影”照应首句的“独立”,而夕阳的背景为诗歌增添了亮色。
【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分析作答。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对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 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俾:命令
B. 或请救安庆 或:或许
C. 薄安庆 薄:接近
D. 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 拜:拜见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B.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C.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D.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 “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 “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 “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守仁很懂兵法,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这一战术与围魏救赵的战术和效果是一致的。
B. 王守仁宽厚仁慈,张忠、许泰等人纵使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最终感化了京兵。
C. 王守仁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军一片欢呼,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D. 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瑾被诛,他得以再度升迁。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我们不计代价停工停产停学停运,是为了早日过上正常生活。
材料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材料三:水若停滞即失其纯洁,倘若我停着不动,我便“生锈”。
材料四:停运不停爱,停课不停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触?请综合理解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要脱离材料范文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