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
B.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一首壮词,作者辛弃疾,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便出自其中。
D.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重阳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2、下面不属于傅雷写信目的的一项是( )
A. 给儿子强调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B. 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针对儿子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C. 深爱儿子,迫切想了解儿子每时每刻的一举一动。
D. 密切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给予指点。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藻饰(zǎo) 狡黠(xié) 傅彩(fù)
B.诘难(jié) 咀嚼(jiáo) 味同嚼蜡(jué)
C.滞碍(chì) 阐证(chǎn) 幽居(yōu)
D.轻鄙(bǐ) 粗糙(cāo) 吹毛求疵(cī)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诗选》中《礁石》一诗借“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骆驼祥子从农村来到军阀混战的上海,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三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车夫,然后追求并娶了虎妞。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作品不仅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时弊的批判,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D.《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世界。2021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
……
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②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穷理, 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选自《明史》)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 (邀约,偕同) B. 帝益怒,悉下诏狱(更加)
C. 先是,廷和当国 ( 这 ) D. 及是伺诸途(各个,各条)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1)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2)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
【3】从文中可以看出杨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事例简要说明。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白居易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题中“酬”是“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B. 首联中“凄凉地”、“二十三年”等词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C. 颔联通过运用典故表达了怀念故友和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表达诗人只能悲观地唱歌、饮酒,却也无法消除心中的苦闷。
【2】请写出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蕴含的哲理。
7、综合实践活动。
某班级开展主题为“微笑面对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有同学为出一期本主题的黑板报准备了几句名言,其中有一句不合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补写一个关于微笑着面对挫折并最终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不超过50字)。
A.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普希金)
B.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
C.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拉伯雷)
D.“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海伦·凯勒)
不合适的一句名言是: (只填选项)
补写名人故事:
(2)你的一位同学成绩一直不理想,虽然很努力,但进步不大。他的父母十分着急,经常责怪他不争气。他感到前途渺茫,觉得生活没意思,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参与了本次活动后,你打算去劝他,该怎样说?
(3)某同学为主题班会写了一段结束语,其中有几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微笑,像阳光,拨开重重阴霾,让人看见希望的光芒;微笑,像雨露,滋润枯萎受伤的心灵,【A】让人重新散布青春的光彩。微笑,能把如山的困难推倒;微笑,能把忧郁的情绪冲散;【B】微笑,能让美好的生活重现……。【C】谁能否认,人生不需要微笑呢?请你微笑着面对生活吧!
①【A】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把“ ”改为“ ”。
②【B】处画线句子标点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③【C】处画线句子表意不准确,应改为:
8、文言文翻译、古诗文积累
【1】把下面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
①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
②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 。
④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化用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一句来
希望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月色的句子是: , 。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角落
买房子时,爱人非要买大一点的,我则主张买小一点的,理由是:小房子,好打扫,也便宜,就省得当房奴了。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100平米的。搬进新房后,发现这100平米,住起来还是绰绰有余。
其实,我们需要的就那么点地方,多出的那些,几乎都闲置了。
那一次,去一位朋友家做客。朋友是做生意的,这几年,发了点财,于是买了一栋别墅。可是,我发现他家里的很多房间都空荡荡的,甚至到处都是蜘蛛网。朋友竟因此美其名曰“网吧”。他们平时忙于生意,孩子都在外上学,所以整个家都空着。即使逢年过节,家人团聚,也只是用一两间而已,多数还是空着,朋友的爱人因此打算要将它卖掉,再买个小一点的,那才有家的样子、家的味道。我理解她的心情,房子大了,显得空旷、森然,缺少人气。
话又说回来了,人啊,就需要那么点地方,多了,未必就意味着快乐多、幸福多。恰到好处最好。
当年,苏格拉底曾在一条商业街上闲逛,看见路两边琳琅满目的商品,他感慨道:原来,人有那么多东西用不着。角落也是这样。很多的角落都“荒芜”了。
可是,如今很多人都被物化了,他们认为大房子、大角落才是财富、身份的象征。我的一位亲戚,是个暴发户,那天,有事来我家,看到我的小家,他竟然说道:“你怎么买了这样一个小面积的啊?你没钱,我借给你。”在他看来,地方小,象征着贫穷、没有身份。
可是,就在这么个小角落里,爱人一下班,就急匆匆往家赶,我一下班也是赶紧回家,看孩子做作业、跟孩子做游戏,尽享天伦之乐;就在这么个小角落里,爱人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孩子感受到了什么是温馨,我感受到了什么是责任;就在这么个小角落里,我读书、写作,在短短的几年里,一篇篇文章像花儿一样,在全国的200余家报刊上绽放……
年轻时,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原以为窗口很小,没想到,它却能容下满天的星星……”小角落,就有这样的开阔。
后来,读到法国作家都德的故事,我才彻底知晓了角落的内涵。当年,他流浪归来后,发现郊外山冈上的一座老磨房是个写作的好地方。可是它已荒废了20多年,杂草丛生。他却不在乎,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当书桌,在那里开始专心写作。有一天,有人看见他全身被屋顶漏下的雪水打湿了,他也浑然不知,于是各种传言很快流传开了,许多人都跑到磨房里看他又在干什么傻事。各种干扰影响了他的写作,于是他去找磨房主,要高价买下老磨房。所有人都嘲笑他,家人更是百般劝阻,可他还是执意买了下来。此后,他在磨房四周竖起“闲人勿扰”的标识,整天呆在里面写作,直到写成了闻名于世的短篇小说集《磨房书简》。原来,像都德那样品德高尚有成就的人,往往都不在乎角落的大小,也不在乎它是否豪华。正所谓:谁需要的越少,谁就越近似于神。这个理,我信。
像老磨坊这样的角落还有很多,比如一棵苹果树下、一把水壶的旁边、一片草叶、一间普通的保卫处、一块土地、一个日常的工作平台……牛顿在那树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在那水壶的旁边受到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鲁班根据草叶的“啮齿”发明了锯,列文虎克在看门之余发明了显微镜……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角落。要知道,所有的角落只是一个载体,它就像一条路,你沿着它,能找到你要去的彼岸;它就像一条河,你沿着它,能找到你想要的浩瀚;它就像一个台阶,你踩着它,能抵达你梦想的制高点;它就像一片沙漠,你能从中找到期盼已久的绿洲;它甚至像峭壁上的破岩,你要像松树那样在此安营扎寨,别无选择……如果我们都能像都德等人那样,在自己的角落里,安心做自己的事情,那么我们也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原来,心在哪里,奇迹就在哪里,美好就在哪里,辉煌就在哪里。
在我们的一生里,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角落,或似荆棘,或似花丛,不管什么样的,都要敢于面对,就像走路一样,不管遇到怎样的路况,都得想方设法前进,如果因为沟壑就停止前进,那么就会与前面的胜景失之交臂。
只要心丰富了、强大了、高贵了,它就能容纳千千万万的美好,同时,也能融化所有的惆怅、羁绊和失败。要知道,世上最值得信赖的角落就是我们的心。
【1】简要概括选文所叙述的令作者对“角落”产生认识的事件,并说说这些事件分别让作者对“角落”产生了怎样的认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要知道,所有的角落只是一个载体,它就像一条路,你沿着它,能找到你要去的彼岸;它就像一条河,你沿着它,能找到你想要的浩瀚;它就像一个台阶,你踩着它,能抵达你梦想的制高点;它就像一片沙漠,你能从中找到期盼已久的绿洲。
【3】作者在行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技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作者为什么认为“世上最值得信赖的角落就是我们的心”,请概述作者的理由。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电话打不通的那个早上
①十多年前,我是一名航空公司的飞行签派员,职责是放行飞机。那天我上早班,从5点多就开始做航前准备工作,为每一架早班飞机准备文件。在检查航行气象情报的时候,我发现四川的一处机场没有发来当地天气报告。6点,早班飞机已经开始启动引擎了,天气报告还是没有发过来。我忙着放行飞机和临时调整航班,就把这个异常状况移交给了我的副班,请他去查明情况,如果没有拿到准确的对方机场的天气报告,我这里因为缺少相关文件,就不能放行飞机。
②到我7点钟忙完一个段落,扭头问副班是什么状况。他安安静静地坐在席位上,抬头回答我说:“电话打不通,无法联系到对方机场气象台。”我再问:“联系机场的调度了吗?让调度去问一下。”他回答说:“通信录上对方机场的所有联系电话都打不通。”我追问一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他说:“半个小时前。”突然,我觉得怒气上涌,盯着他问:“然后呢?”他大概是觉得我有点莫名其妙:“什么然后呢?”我耐着性子提示:“打不通电话,然后你做了什么呢?”他平静地回答我说:“等消息。”我是真的火大了:“飞机一会儿就要起飞,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等到航班延误吗?”没想到他的火气更大:“我能有什么办法?通信录上所有电话都打不通,你让我找谁去?”
③我冷静了一下,告诉他由我接手这件事,请他接替我的席位,继续放行飞机。然后,我给本地飞行调度打了一个电话,问他们有没有关于那个机场的消息。调度回答我说,因为当地下大雨,山洪爆发,造成通讯线路中断。这时候,飞行员已经在无线电里呼叫,要求我们尽快提供放行文件。我的副班听见了这一切,用一种“看来你也没办法”的目光看着我。就在这时候,我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急忙翻开文件夹,发现对方机场除了气象报告之外,其他的航行电文都在!这也就是说,对方起码还有一根线路是通畅的,通信并不是完全中断。而且,没有任何运行异常的警报,说明对方机场正在照常工作。现在的问题变成了:通信录上我们掌握的电话全都打不通,那么,应该怎样才能找到能打通的电话呢?
④我没想到结局如此顺利:我拿起电话,拨打对方当地的114查询台,查到了机场总机的电话,请总机找到机场问询,再请机场问询紧急找到能联系得上气象部门的人,他在电话里向我口述了该地最近的天气报告。我复述完报告内容,并且请他报上姓名和职位,确保这段话的录音里有我们各自的身份记录,然后就把这份手抄加签名的文件送上了飞机,航班没有延误。
⑤我的副班同事是一名优秀的员工,在那个电话打不通的早上,他按照标准的工作流程做了所有的事情,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即便最后航班延误,他也不会有任何责任。面对困境的时候,他选择了最安全也最不负责的等待,而我却做不到。
⑥对我来说,设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是一种本能;对他来说,避免承担工作中的风险,也是一种本能。
⑦每当有人问我人生选择的事情,我就会给他讲那个早上的事情。想尽办法打通电话的我,在随后的人生中面对着更多打不通的电话,更多无路可走、无计可施的困境。但是,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原地安静等待总是我最后一个选项。当世界对你说“不”的时候,你的选择,就是你未来的人生。
【1】那个“电话打不通的早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以文章第②段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塑造“我”这一人物形象的。
【3】请抓住句式特点,赏析第⑥段的画线句。
对我来说,设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是一种本能;对他来说,避免承担工作中的风险,也是一种本能。
【4】本文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来揭示文章主题,请结合内容赏析。
11、现代文阅读
微阅读时代更需阅读经典 杨福成
①而今,“微阅读时代”已经来临。与正襟危坐捧一本经典厚书来比,微阅读的趣味性是大大增强了,鼠标一动、手机一点,浏览便捷、直观,内容简单、轻松。
②微阅读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经典吗?
③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人心浮、轻文化、重娱乐。这与这个社会疏远了经典,疏远了那些能够让心灵沉静下来的书籍不无关系。
④曾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演绎了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风景,而现在,我们演绎了什么呢?错字病句连篇的网络小说点击率超万上亿,娱乐八卦、吃泥鳅治病的“养生秘笈”稳坐排行榜……现代人的阅读已经从精神的云端跌落到低谷。微阅读正在消解崇高,远离理想,放置经典名著的书架已经成了博古架。
⑤多么浅薄的阅读时代啊!
⑥与微阅读缺乏深度、容易导致人的精神平庸化甚至低级化相比,经典则不一样,它叫人领悟的是以德润身,以智化身,以神塑身,以“大我”行事处世。因而,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经典阅读。
⑦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我们的精神高度由阅读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⑧当经典被束之高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就荒芜了,这个社会也就浮躁了。
⑨因此,在微阅读时代,我们更需要阅读经典。(原文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全文看,阅读经典有哪些好处?
【3】解释“荒芜”一词在文中的含义。
当经典被束之高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就荒芜了,这个社会也就浮躁了。
【4】第④自然段画线句子举了七八十年代大学生排队买书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12、题目: 哦,我终于发现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